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海綿城市理念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文章簡單闡述了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應用海綿城市理念的意義及應用要點,從道路主體設計、附屬設施設計、綠化帶設計以及城市綠地銜接設計幾方面內容著手,對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中的實際應用進行詳細分析,旨在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海綿城市;市政道路;給排水工程
給排水工程是市政道路建設的關鍵環節,直接影響道路整體的運行質量和效率,海綿城市理念在給排水設計中的有效應用能夠盡可能保障道路的穩定性。但目前其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仍面臨一定的阻礙因素,基于此應對其展開更深層次探討。
1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應用海綿城市理念的意義及要點
1.1意義
(1)提升雨水利用率。對于自然水源系統而言,雨水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在以往開展的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工作中,并沒有充分實現對于雨水資源的利用,使得諸多雨水資源嚴重浪費。但在海綿城市理念的應用下,能夠使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最大限度落實對雨水資源的回收利用,高效將雨水資源存儲起來,為城市中人們日常生活以及工業生產提供水資源支持,能夠實現對當前雨水資源浪費問題的有效改善,還可以緩解水資源不足的現象。
(2)優化生態環境。近些年,我國社會經濟水平迅速提升,但也呈現出越來越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在該時代背景下,人們開始意識到改善環境污染的重要性。海綿城市理念的優化應用能夠有效提升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F階段,我國政府大力宣傳海綿城市建設,并在此基礎上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作為支持,促進海綿城市理念的大面積推廣和應用。此舉既能夠在現有的基礎上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還能夠達到緩解城市生態環境污染的效果,對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3)減少氣候方面的不利影響。對于氣候而言,其本身作為一種自然現象具有強烈的不可預知性,一旦出現難以掌控的氣候變化,極有可能對市政道路給排水系統各方面功能造成負面影響,制約城市居民正常生產生活的進行。合理采用海綿城市理念,可以有效降低氣候方面帶來的不利因素,保障市政道路給排水系統的穩定運行,切實達到高質量的防洪減災效果[1]。
1.2應用要點
在設計過程中,工作人員應嚴格根據保護生態的原則,盡可能將給排水設施、道路系統以及城市生態環境等內容結合起來進行統一規劃,最大限度提升海綿城市建設對于生態環境的優化作用,實現城市發展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和諧統一。設計過程中應當注意防洪防澇的內容,綜合考慮當地所具有的區域氣候條件以及道路周邊環境的實際情況,優化展開對于雨水的收集、存儲以及排水排放設計工作,降低城市內澇出現的可能性。對于市政道路給排水系統而言,其本身在設計和施工方面存在較為復雜的特點,極度消耗人力物力,展開設計時應當立足于節約原則,確保質量的前提條件下不斷提升各項設施設備建設的經濟性。應用海綿城市理念展開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工作時,應當遵循個性化的原則,我國城市眾多,不同城市之間在氣候條件、自然環境、道路規劃以及建筑布局等方面上都存在一定的差異,進行設計時可以適當參考其他城市的先進經驗,分析其對于本地區城市的適用性,進行針對性優化調整。
2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中的實踐應用
本工程為某地區的重要市政道路之一,在該工程的給排水設計過程中采用了當下先進的海綿城市設計理念,采用植草溝、生態樹池以及綠地等功能措施,實現對雨水的有效收集、過濾以及存儲,為后續提升雨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創造良好的條件。在原有的基礎上建立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由兩部分內容組成,分別為匯水以及滲水部分。通過采取植物栽植整合、土壤過濾滲透、地表匯水以及場地排水的措施,將其看作統一進行雨水管理工作的整體部分。進行植草溝以及下沉式綠地的設計,優化采取多樣化的方法,提高土壤的滲透效果,加強土壤的水分的涵養[2]。
2.1道路主體設計
(1)人行道設計。在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中,人行道的設計是需要重點關注的部分之一,對于城市居民而言,其日常出行勢必經過人行道,人行道的質量直接影響人們日常出行的安全性?;诖?,設計人員需要將海綿城市的理念充分應用在人行道設計中。以往的人行道設計工作中,設計人員大多過于關注人行道本身具有的承載能力,沒有從根本上意識到雨季道路使用中潛在的各項問題,使得人行道經常面臨透水性以及滲水性差的問題,加劇了人行道的積水現象,導致人們出行面臨嚴重的風險,阻礙城市正常運行。海綿城市理念的應用能夠促使設計人員在關注道路本身承載力,綜合考慮在人行道上行走的穩定性與安全性。設計人員應當注重對于施工材料的選用,確保應用的材料具有較強的滲水性以及透水性,以免加DOI:10.19301/j.cnki.zncs.2021.18.023劇道路本身所具有的積水問題。設計人員應當明確人行道地面的濕度以及溫度情況,并在此基礎上展開更科學合理的設計工作,促使水循環系統能夠高質量的運行。
(2)車行道設計。車行道是城市道路中最主要的道路,以往在車行道設計方面經常忽略路面透水性方面的考慮,加劇了車行道的積水問題,縮短了車行道路面應有的使用年限,大幅度增加在市政道路建設和維護方面的各類成本投入。設計人員需要強化城市車行道給排水設計中對于海綿城市理念的應用。在材料的選用方面,設計人員應當優先選擇具有較強滲水效果的材料,嚴格依照施工設計方案要求進行路面施工,綜合考慮車行道的實際走向,切實降低地表水徑流量。進行車行道施工時,應當充分結合車行道的實際使用情況,設計采用分層的方式進行施工,通??梢苑譃槿龑?,對非透水性材料以及透水性材料進行混合使用,切實提升車輛行駛的穩定性,減少雨水因素對于路面造成的破壞[3]。
2.2附屬設施設計
市政道路附屬設施主要包括路緣石和路肩邊,路緣石是道路排水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分為立緣石和平緣石兩種類型,采用平緣石能夠使其同地面的高度形成一致,有效規避路面潛在的積水問題,使雨水能夠順利流進雨水口或綠化帶中,立緣石比路面高,能夠方便雨水向雨水口直接流入。如果路緣石本身無法達到高效匯集雨水的效果,應當科學對路緣石的位置進行選擇,展開相應的打孔工作,可以適當選擇使用間隔鋪設的方法,切實保障雨水向綠化帶中的順利流入。工作人員還應當加強對于雨水凈化問題的重視,比如可以采取種植草溝的方式,提升雨水凈化率,使雨水能夠第一時間進行輸送和排放。
2.3綠化帶設計
(1)雨水收集。一般情況下會在路面之下的15~20cm的位置處進行下凹式綠化帶的設計,設置溢流式雨水口,保障雨水口高度能夠略高于綠化帶種植土最低處15~20cm,使其能夠更均勻分布。通過透水路面以及地表徑流的作用,使雨水于綠化帶雨水口處實現提前匯集。
(2)水體過濾。需要按照種植土、礫石層以及滲透管的結構順序達到雨水過濾的效果,滲入地下后對地下水水體的補給。
(3)滲滯蓄用。設計人員需要根據綠化帶布局的實際需求情況設置相應的引流系統,將明溝設置在雨水口的附近,使雨水能夠直接流入明溝,設置相應的出水溝渠,體現其配水作用,使降水能夠在豐水期滯留在綠化帶中[4]。
(4)溢流排放。應當有效實現對排水溝渠、雨水管道以及溢流系統的連通,充分發揮地勢較低綠地的優勢進行雨水存儲,確保大量雨水能夠順利通過溢流系統流向市政管網中,達到科學排出降水的效果,緩解路面積水問題和城市內澇問題。
2.4城市綠地銜接設計
如果市政道路的附近區域中涉及城市綠地的部分,設計人員在進行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的過程中,應當妥善完成城市綠地銜接設計工作,實現對于路面徑流的科學分流,真正展現其良好的分流作用。在海綿城市理念的應用下,一般會采用結合地域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綠地銜接形式。針對水資源比較匱乏的地區,由于有著較高的收集、存儲和利用雨水的需求,應當加強對于排水管的應用,將路面中的雨水向濕地中進行引流,并采取相應的凈化處理措施,進行存儲,達到對于水資源的補充效果。如果區域內的水資源具有較為豐富的特點,應當優化采用雨水截污凈化處理技術,使雨水經過處理后能夠順利地排放到綠地中,對于徑流洪峰能夠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市政道路所在的區域具有較為嚴重的徑流污染問題時,相關工作人員需要采取植被緩沖帶、植草溝以及雨水花園的措施,對雨水進行凈化處理,再向綠地進行排放,達到高效控制污染的效果。
3結語
綜上所述,合理應用海綿城市理念能夠切實保障市政道路的雨水排放效果,對于市政道路整體的持續平穩運行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相關設計人員應加強對其的重視,并積極將海綿城市元素落實在設計的各個環節當中,充分展現出其對于提升道路整體排水及景觀效果的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付林.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J].磚瓦世界,2020(4):205.
[2]楊麗萍.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探討[J].中國房地產業,2020(33):201.
[3]顏富.評價海綿城市理念在山地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20(19):2685.
[4]張戰峰.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研究[J].城鎮建設,2019(3):107.。
作者:陳哲 單位:廣東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