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資料文庫 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范文

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是教育部倡導的大學生學科競賽之一,是面向大學生的群眾性科技活動,目的在于推動高等

學校促進信息與電子類學科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的改革,有助于高等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實踐創新意識與基本能力、團隊協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有助于學生工程實踐素質的培養、提高學生針對實際問題進行電子設計制作的能力;有助于吸引、鼓勵廣大青年學生踴躍參加課外科技活動,為優秀人才的脫穎而出創造條件。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特點是與高等學校相關專業的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改革密切結合,以推動其課程教學、教學改革和實驗室建設工作。競賽的特色是與理論聯系實際學風建設緊密結合,競賽內容既有理論設計,又有實際制作,以全面檢驗和加強參賽學生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創新能力。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組織運行模式為:“政府主辦、專家主導、學生主體、社會參與”十六字方針,以充分調動各方面的參與積極性。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

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交流社區:

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交流社區簡介

專注于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一切服務于電子設計競賽,讓參賽者在本社區自由交流,在賽場上我們是對手,在這里我們是朋友,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為電子設計競賽事業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該社區立志于做中國最大的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論壇,以“方便廣大電子愛好者,服務于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為宗旨,以“一切皆有可能,沒有什么不可以”為理念,他們一直在努力,為了方便一切的電子愛好者!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章程

一、總則

1.指導思想與目的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是教育部倡導的大學生學科競賽之一,是面向大學生的群眾性科技活動,目的在于推動高等學校促進信息與電子類學科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的改革,有助于高等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實踐創新意識與基本能力、團隊協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有助于學生工程實踐素質的培養、提高學生針對實際問題進行電子設計制作的能力;有助于吸引、鼓勵廣大青年學生踴躍參加課外科技活動,為優秀人才的脫穎而出創造條件。

2.競賽特點與特色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特點是與高等學校相關專業的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改革密切結合,以推動其課程教學、教學改革和實驗室建設工作。競賽的特色是與理論聯系實際學風建設緊密結合,競賽內容既有理論設計,又有實際制作,以全面檢驗和加強參賽學生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創新能力。

3.組織運行模式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組織運行模式為:“政府主辦、專家主導、學生主體、社會參與”十六字方針,以充分調動各方面的參與積極性。

二、組織領導

4.領導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信息產業部人事司共同主辦,負責領導全國范圍內的競賽工作。各地競賽事宜由地方教委(廳、局)統一領導。為保證競賽順利開展,組建全國及各賽區競賽組織委員會和專家組。

5.組織委員會

(1)全國競賽組織委員會由教育部、信息產業部、部分參賽省市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或有關學校專家組成,組委會成員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以文函形式任命,每屆全國競賽組織委員會和賽區組委會任期四年。

全國競賽組委會設立秘書處,設秘書長一人,常務副秘書長一人,副秘書長若干人,主持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日常工作。

(2)各賽區競賽組委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教委(廳、局)、高校代表及電子類專家、企事業代表組成,負責本賽區的競賽組織領導工作。

(3)原則上以?。ㄗ灾螀^)、直轄市獨立組成一個賽區。若參賽學校少于3所或參賽隊少于20個隊時,可與鄰近省市聯合組成一個賽區。

6.專家組

(1)全國只組建一個全國專家組,主要由來自高等學校電子及其相關專業的專家組成,全國專家組由責任專家、專家和專家庫成員三個人員層面構成,全國競賽的命題和評審工作以責任專家為主體。

(2)各賽區成立賽區專家組,由賽區內高校電子及其相關專業的專家組成,負責本賽區的競賽征題、評審工作。

7.參賽單位

以高等學校為基本參賽單位,參賽學校應成立電子競賽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本校學生的參賽事宜,包括組隊、報名、賽前準備、賽期管理和賽后總結等。

8.參賽隊和參賽學生

每支參賽隊由三名學生組成,具有正式學籍的全日制在校本、??粕匈Y格報名參賽。

9.輔導教師

對于賽前輔導教師的辛勤工作,應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下發的《關于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指導大學生科技競賽活動的通知》(教高司函[2003]165號)精神,承認并計算其工作量。

三、競賽時間和方式

10.競賽時間和競賽周期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每逢單數年的9月份舉辦,賽期四天(具體日期屆時通知)。在雙數的非競賽年份,根據實際需要由全國競賽組委會和有關賽區組織開展全國的專題性競賽,同時積極鼓勵各賽區和學校根據自身條件適時組織開展賽區和學校一級的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

11.競賽方式

競賽采用全國統一命題、分賽區組織的方式,競賽采用“半封閉、相對集中”的組織方式進行。競賽期間學生可以查閱有關紙介或網絡技術資料,隊內學生可以集體商討設計思想,確定設計方案,分工負責、團結協作,以隊為基本單位獨立完成競賽任務;競賽期間不允許任何教師或其他人員進行任何形式的指導或引導;競賽期間參賽隊員不得與隊外任何人員討論商量。參賽學校應將參賽學生相對集中在實驗室內進行競賽,便于組織人員巡查。為保證競賽工作,競賽所需設備、元器件等均由各參賽學校負責提供。

四、競賽規則

12.為保證競賽工作的順利進行,應嚴格遵守全國競賽組委會屆時頒布的《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競賽規則與賽場紀律》。競賽期間,各賽區組織巡視人員,嚴格執行巡視制度。

五、競賽命題與相關規定

13.競賽題目

競賽題目是保證競賽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應由全國專家組制定命題原則,賽前發至各賽區。全國競賽命題應在廣泛開展賽區征題的基礎上由全國競賽命題專家統一進行命題。全國競賽命題專家組以責任專家為主體,并與部分全國專家組專家和高職高專學校專家組合而成。

全國競賽采用兩套題目,即本科生組題目和高職高專學生組題目,參賽的本科生只能選本科生組題目;高職高專學生原則上選擇高職高專學生組題目,但也可選擇本科生組題目,并按本科生組題目的標準進行評審。只要參賽隊中有本科生,該隊只能選擇本科生組題目,并按本科生組題目的標準進行評審。凡不符合上述選題規定的作品均視為無效,賽區不予以評審。

六、競賽報名、評審和評獎工作

14.競賽報名

參賽學校應在廣泛開展校內培訓與競賽的基礎上選拔出適當數量的優秀代表隊報名參賽。每個報名的參賽隊必須在報名時按照規則確定本隊參賽選題的組別(本科生組或高職高專學生組),開始競賽時不得更改。各賽區負責本賽區的報名工作,填寫全國統一格式的賽區報名匯總表,并在規定的截止時間內上報全國競賽組委會秘書處備案。

15.評審工作與要求

根據競賽評獎模式,競賽評審分賽區和全國兩級評審,按本科生組和高職高專學生組的相應標準分別開展評審工作。賽區的競賽評審工作由賽區組委會組織、賽區專家組執行,需嚴格按照全國專家組制定的統一評分及測試標準執行,并在全國統一評分及測試標準基礎上制定賽區的評分標準及測試細則,每個測試組至少由三位賽區評審專家組成,每位評審專家的原始評分及測試記錄必須保留在賽區組委會,賽區向全國組委會推薦申請全國獎代表隊時,必須將報獎隊的設計報告、有賽區評審組每位評審專家簽字的各項詳細原始測試數據及評分記錄、登記表和推薦表一并上報,否則不受理評獎。各賽區評分及測試細則需要上報全國組委會秘書處備案,以備全國評審時參考。

全國競賽評審工作原則上由一個專家組在一地完成。全國競賽評審分為初評和復評兩個階段。全國競賽組委會負責組成全國競賽評審專家組,對各賽區按比例推薦上報的優秀代表隊的作品,按照命題時制定的全國統一評分及測試標準,參考賽區評審原始記錄進行初評。

全國一等獎候選隊一律集中在一地參加復評,原則上不再另行命題,以原競賽題目為基礎,由專家組確定測試內容和方式,參加復評的代表隊名單以全國競賽組委會屆時公布的有關通知為準。

16.上報全國評審的比例

賽區和全國對參賽規模進行統計時,一律以實際參賽隊數量為準。實際參賽隊是指已經正式報名并按時向賽區組委會上交參賽作品(含制作實物和設計報告)的參賽隊。在賽區評審、評獎的基礎上,賽區組委會應按時向全國組委會推薦本賽區的優秀代表隊參加全國評審,推薦的隊數分別不得超過當年本賽區本科生組和高職高專學生組實際參賽隊數量的10%,逾期未上報的不予受理。

17.評獎工作

(1)評獎工作采用“校為基礎、一次競賽、二級評獎”的方式進行,即競賽建立在學校廣泛開展課外科技活動的基礎上,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活動,每次全國競賽后,經賽區評獎(第一級評獎)后再推薦出賽區優秀參賽隊參加全國評獎(第二級評獎)。

(2)各賽區組委會聘請專家組成賽區評委會,評選本賽區的

一、

二、三等獎,獲獎比例一般不超過總參賽隊數的三分之一。此外,對參賽成功者,賽區也可酌情頒發“成功參賽獎”或“成功參賽證書”。

(3)由于各賽區采用的是全國統一制定的競賽命題和測試評分規則,賽區頒發的獲獎證書、獎杯等冠名原則上為“XXXX年XXX杯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XX賽區(本科生組或高職高專學生組)”。

(4)全國分組設立

一、二等獎。本科生組和高職高專學生組獲獎隊數量分別不超過當年實際參賽隊的8%,其中一等獎和二等獎的比例原則上為3:7。競賽頒發全國統一的獲獎證書。全國頒發的獲獎證書、獎杯等冠名為“XXXX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本科生組或高職高專學生組)”。

18.異議制度

為保證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評獎工作的公正性,對全國和賽區的評獎初步結果堅持執行異議制度,“異議期”自公布評審初步結果之日起為期15天,過期不再受理。異議期間,各賽區競賽組委會和全國競賽組委會受理參賽隊有關違反競賽章程、競賽規則和紀律的行為等。異議須以書面形式提出,個人提出的異議,須寫明本人的真實姓名、工作單位、通信地址,并有本人的親筆簽名;單位提出的異議,須寫明聯系人的姓名、通信地址、電話,并加蓋公章。賽區競賽組委會和全國競賽組委會必須對提出異議的個人或單位嚴格保密。

全國競賽組委會充分尊重各賽區的評審及評獎結果,賽區評審中出現的異議由各賽區組委會協調解決。

七、競賽經費

19.關于報名費

全國競賽組委會不向參賽單位和參賽隊收取報名費。賽區競賽組委會應積極辦理收費許可,適當收取報名費。參賽單位統一向賽區競賽組委會交納報名費,每隊的報名費金額由賽區競賽組委會根據組織工作的需要自行確定,原則上不超過200元。報名費只限用于當年競賽的組織工作。

20.社會資助

全國和各賽區競賽組委會可積極爭取社會各界的資助。

八、其他

21.全國競賽組委會組織開展的全國性專題邀請賽章程有另文細述。

22.本章程的具體解釋權歸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組織委員會。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章程》

(1997年修訂)

一、總則

1.指導思想與目的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是教育部倡導的四大學科競賽之一,是面向大學生的群眾性科技活動,目的在于推動全國普通高等學校促進信息與電子類學科面向二十一世紀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的改革,促進教育也要實現兩個轉變重要思想的落實,有助于高等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協作精神和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有助于學生工程實踐素質的培養、提高學生針對實際問題進行電子設計制作的能力;有助于吸引、鼓勵廣大青年學生踴躍參加課外科技活動,為優秀人才的脫穎而出創造條件。

2.競賽特點與特色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努力與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改革密切結合,與培養學生全面素質緊密結合,與理論聯系實際學風建設緊密結合。競賽內容既有理論設計,又有實際制作,可以全面檢驗和促進參賽學生的理論素養和工作能力。

3.組織運行模式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組織運行模式為:“政府主辦、專家主導、學生主體、社會參與”十六字方針,以充分調動各方面的參與積極性。

二、組織領導

4.領導

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及信息產業部人事司負責領導全國競賽工作,各地競賽事宜由地方教委(廳、局)統一領導。為保證競賽順利開展,組建全國及各賽區競賽組織委員會和專家組。

5.組織委員會

(1)教育部教高司函[1999]41號文件公布了第二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組織委員會組成名單,任期四年,1999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各項事宜委托本屆組委會具體組織。本屆全國組委會由教育部、信息產業部、部分參賽省市教委代表及有關電子類專家組成,負責全國競賽的組織領導工作。

全國組委會設立秘書處,設秘書長一人,副秘書長若干人,主持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日常工作。

(2)各賽區競賽組委會由省、市、自治區教委(廳、局)、高校代表及電子類專家、企事業代表組成,負責本賽區的競賽組織領導工作。

(3)原則上以?。ㄊ?、自治區)獨立組成一個賽區。若參賽學校少于3所或參賽隊少于20個隊時,可與鄰近省市聯合組成一個賽區。

6.專家組

(1)全國專家組由部分高校電子類專家組成,負責全國競賽的命題、評審工作。

(2)各賽區成立賽區專家組,由賽區內電子類專家組成,負責賽區征題、評審工作。

7.參賽單位

以普通高等學校為參賽單位,參賽學校應成立電子競賽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本校學生的參賽事宜,包括組隊、報名、賽前準備、賽后總結等。參賽學??梢元毩⒔M織不超過20個參賽隊。

8.參賽隊和參賽學生

每隊由三名學生組成,除研究生以外所有具有正式學籍的在校本科生、??粕加匈Y格參加。

三、競賽規模、時間和方式

9.競賽時間和競賽周期

競賽時間定于競賽舉辦年度的9月份,賽期四天(具體日期屆時通知)。從1997年開始,每二年舉辦一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即今后凡逢單數年號時舉辦全國競賽,其他時間賽區、校、系間可開展小規模競賽或群眾性科技活動。

10.競賽方式

競賽采用全國統一命題、分賽區組織的方式,競賽采用“半封閉、相對集中”的組織方式進行。競賽期間學生可以查閱有關文獻資料,隊內學生集體商討設計思想,確定設計方案,分工負責、團結協作,以隊為基本單位獨立完成競賽任務;競賽期間不允許任何教師或其他人員進行任何形式的指導或引導;競賽期間參賽隊員不得與隊外任何人員討論商量。參賽學校應將參賽學生相對集中在一個或幾個實驗室內進行競賽,便于組織人員巡查。為保證競賽工作,競賽所需設備、元器件等均由各參賽學校負責提供。

四、競賽規則

11.為保證競賽工作的順利進行,應嚴格遵守全國組委會屆時頒布的《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競賽規則與賽場紀律》。

五、競賽命題

12.競賽題目是保證競賽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應由全國專家組制定命題原則,賽前發至各賽區。命題過程應廣泛開展征題,拓寬題型。

六、競賽報名、評審和評獎工作

13.競賽報名

各賽區負責本賽區的報名工作,采用全國統一格式的報名表,報名表一式兩份,一份留賽區組委會,一份報全國組委會秘書處備案。

14.評審工作

各賽區負責本賽區競賽的評審工作,需按照全國統一評分及測試標準執行,賽區在全國統一評分及測試標準基礎上制定賽區的評分標準及測試細則,每位評審專家的原始評分及測試記錄必須保留在賽區組委會,賽區向全國組委會推薦申請全國獎代表隊時,必須將報獎隊的設計報告、有賽區評審組每位評閱人簽字的各項詳細原始測試數據及評分記錄、登記表和推薦表一并上報,否則不受理評獎。各賽區評分及測試細則需要上報全國組委會秘書處備案,以備全國評審時參考。

15.評獎工作

(1)評獎工作采用“校為基礎、一次競賽、二級評獎”的方式進行,即競賽建立在學校廣泛開展課外科技活動的基礎上,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活動,每次全國競賽后,經各賽區級評獎(第一級評獎)后再推薦出賽區優秀參賽隊參加全國評獎(第二級評獎)。

(2)各賽區組委會聘請專家組成賽區評委會,評選本賽區的

一、

二、三等獎,獲獎比例一般不超過總參賽隊數的三分之一。此外,對參賽成功者,賽區可酌情頒發“成功參賽證書”。

(3)各賽區向全國組委會推薦申報全國獎的參賽隊比例由全國組委會屆時通知,全國組委會在全國專家組的基礎上根據實際需要聘請有關專家組成全國評委會,評選全國獎。全國設立

一、二等獎。

(4)按教育部、信息產業部的指示精神,競賽頒發全國統一的獲獎證書(包括賽區級獲獎證書),競賽成績記入學生檔案,對成績優秀的參賽學生,各校根據實際情況在評選優秀學生、獎學金及推薦免試研究生時予以適當考慮。對于賽前輔導教師的辛勤工作應予以一定形式的承認,但輔導教師的工作應納入學校教改和教學基礎建設的整體中予以考慮。

七、競賽經費

16.報名費

參賽隊按有關規定向賽區組委會交納競賽報名費。

17.社會資助

全國和各賽區組委會可積極爭取社會各界的資助。

組織與領導

為保證競賽順利開展,組建全國及賽區組織委員會和專家組。

l、全國競賽組委會由國家教育部、信息產業部及部分參賽省市教委代表及電子類專家組成,負責全國競賽的組織領導、協調工作。全國競賽專家組由電子類專家組成,負責命題、評審工作。

2、每個參賽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為一個賽區。各賽區組委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教委(教育廳、高教廳)、高校代表及電子類專家組成,負責本賽區的組織領導、協調工作。各賽區專家組由本賽區的電子類專家組成,負責組織在本賽區內的征題并向全國專家組推薦、速選所征題目及賽區評審工作。

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委(教育廳或高教廳)認真籌備、精心組織好本賽區的電子設計競賽活動。做好宣傳和發動工作,鼓勵各校積極參與,并正確理解競賽的目的,不要因組織競賽而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保證競賽健康發展。

現任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組委會主任簡介

王越,男,漢族,1932年4月生。教授,信息與通信系統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國兵器工業部206所所長、北京理工大學校長,現任北京理工大學名譽校長。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兵工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電子學會會士、北京市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顧問團成員、國防科工委專家咨詢委員會成員等職務。長期從事電子學與通信領域的科研工作,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部科技進步特等獎、全國科學大會獎、光華基金一等獎等獎勵,以及兵器工業功勛獎、兵器工業先進工作者、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1991年11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主任;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任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常委。自1995年至今,擔任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組織委員會主任。

內容與要求

l、以電子電路(含模擬和數字電路)應用設計為主要內容,可以涉及模-數混合電路、單片機、可編程器件、EDA軟件工具和PC機(主要用于開發)的應用。題目包括“理論設計”和“實際制作與調試”兩部分。競賽題目應具有實際意義和應用背景,并考慮到目前教學的基本內容和新技術的應用趨勢,同時對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起一定的引導作用。

2、題目著重考核學生綜合運用基礎知識進行理論設計的能力,考核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獨立工作能力,考核學生的實驗技能(制作、調試)。

3、題目在難易程度方面,既要考慮使一般參賽學生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基本要求,又能使優秀學生有發揮與創新的余地。

參賽形式

l、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原則上安排在單數年的9月中旬舉行,為期4天。競賽以賽區為單位統一組織報名、競賽、評審和評獎工作。

2、鼓勵設有信息與電子學科及相關專業或已開展電子設計科技活動的高等學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

3、學生自愿組合,三人一隊,由所在學校統一向賽區組委會報名。參賽隊數由學校自行確定。

4、為鼓勵不同類型的高校和不同專業或專業方向的學生都能參加競賽,全國競賽專家組根據命題原則,將統一編制若干個競賽題目,供參賽學生選用。

5、競賽所需場地、儀器設備、元器件或耗材原則上由參賽學校負責提供。

競賽規則

l、參賽學生應是高等學校中具有正式學籍的全日制在校本科或??茖W生。

2、參賽學生必須按統一時間參加競賽,按時開賽,準時交卷。各賽區組委會須按時收回學生的答卷(報告和制作實物)并及時封存,然后按規定交賽區專家組評審。

3、競賽期間,參賽學生可以使用各種圖書資料和計算機,但不得與隊外人員討論,教師必須回避。

4、競賽期間,各賽區組委會要組織巡視檢查,以保證競賽活動正常進行。

5、在競賽中,如發現輔導教師參與、隊與隊之間討論,隊員與隊外人員討論、不按規定時間發題和收卷,以及賽前泄題等違紀現象,將取消獲獎名次,并通報批評。

競賽評獎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采取“一次競賽、兩級評獎”方式,評獎等級分為“賽區獎”和“全國獎”兩種形式。

1、各賽區負責本賽區的評獎工作,賽區獎的評獎等級及各獎項獲獎比例由各賽區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

2、賽區評審結束后,各賽區組委會將本賽區競賽優秀參賽隊的設計報告及有關評審材料報送全國組委會,報送的優秀參賽隊數應嚴格控制在本賽區參賽隊總數的12%之內。全國組委會根據全國專家組的評審結果確定全國

一、二等獎,獲獎總數原則上不超過全國參賽隊總數的10%。

3、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設立“賽區優秀組織獎”,對當年競賽組織中表現出色的賽區組委會給予表彰獎勵;同時設立“優秀征題獎”,對當年競賽征題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2005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試題

參賽注意事項

(1)2005年9月7日8:00競賽正式開始,每支參賽隊限定在提供的A、B、C、D、E、F、G題中任選一題;認真填寫《登記表》各欄目內容,填寫好的《登記表》由賽場巡視員暫時保存。

(2)參賽者必須是有正式學籍的全日制在校本、專科學生,應出示能夠證明參賽者學生身份的有效證件(如學生證)隨時備查。

(3)每隊嚴格限制3人,開賽后不得中途更換隊員。

(4)競賽期間,可使用各種圖書資料和網絡資源,但不得在學校指定競賽場地外進行設計制作,不得以任何方式與他人交流,包括教師在內的非參賽隊員必須回避,對違紀參賽隊取消評審資格。

(5)2005年9月10日20:00競賽結束,上交設計報告、制作實物及《登記表》,由專人封存。

2007屆題目

正弦信號發生器(A題)

一、任務

設計制作一個正弦信號發生器。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正弦波輸出頻率范圍:1kHz~10MHz;

(2)具有頻率設置功能,頻率步進:100Hz;

(3)輸出信號頻率穩定度:優于10-4;

(4)輸出電壓幅度:在負載電阻上的電壓峰-峰值Vopp≥1V;

(5)失真度:用示波器觀察時無明顯失真。

2、發揮部分

在完成基本要求任務的基礎上,增加如下功能:

(1)增加輸出電壓幅度:在頻率范圍內負載電阻上正弦信號輸出電壓的峰-峰值Vopp=6V±1V;

(2)產生模擬幅度調制(AM)信號:在1MHz~10MHz范圍內調制度ma可在10%~100%之間程控調節,步進量10%,正弦調制信號頻率為1kHz,調制信號自行產生;

(3)產生模擬頻率調制(FM)信號:在100kHz~10MHz頻率范圍內產生10kHz最大頻偏,且最大頻偏可分為5kHz/10kHz二級程控調節,正弦調制信號頻率為1kHz,調制信號自行產生;

(4)產生二進制PSK、ASK信號:在100kHz固定頻率載波進行二進制鍵控,二進制基帶序列碼速率固定為10kbps,二進制基帶序列信號自行產生;

(5)其他。

三、評分標準

項目滿分

基本要求設計與總結報告:方案比較,理論分析與計算,電路圖及有關設計文件,測試方法與儀器,測試數據及測試結果分析50

實際制作完成情況50

發揮部分完成第(1)項12

完成第(2)項10

完成第(3)項13

完成第(4)項10

其他5

集成運放參數測試儀(B題)

一、任務

設計并制作一臺能測試通用型集成運算放大器參數的測試儀。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能測試VIO(輸入失調電壓)、IIO(輸入失調電流)、AVD(交流差模開環電壓增益)和KCMR(交流共模抑制比)四項基本參數,顯示器最大顯示數為3999;

(2)各項被測參數的測量范圍及精度如下(被測運放的工作電壓為±15V):

VIO:測量范圍為0~40mV(量程為4mV和40mV),誤差絕對值小于3%讀數+1個字;

IIO:測量范圍為0~4μA(量程為0.4μA和4μA),誤差絕對值小于3%讀數+1個字;

AVD:測量范圍為60dB~120dB,測試誤差絕對值小于3dB;

KCMR:測量范圍為60dB~120dB,測試誤差絕對值小于3dB;

(3)測試儀中的信號源(自制)用于AVD、KCMR參數的測量,要求信號源能輸出頻率為5Hz、輸出電壓有效值為4V的正弦波信號,頻率與電壓值誤差絕對值均小于1%;

(4)按照本題附錄提供的符合GB3442-82的測試原理圖(見圖2~圖4),再制作一組符合該標準的測試VIO、IIO、AVD和KCMR參數的測試電路,以此測試電路的測試結果作為測試標準,對制作的運放參數測試儀進行標定。

2、發揮部分

(1)增加電壓模運放BWG(單位增益帶寬)參數測量功能,要求測量頻率范圍為

100kHz~3.5MHz,測量時間≤10秒,頻率分辨力為1kHz;

為此設計并制作一個掃頻信號源,要求輸出頻率范圍為40kHz~4MHz,頻率誤差絕對值小于1%;輸出電壓的有效值為2V±0.2V;

(2)增加自動測量(含自動量程轉換)功能。該功能啟動后,能自動按VIO、IIO、AVD、KCMR和BWG的順序測量、顯示并打印以上5個參數測量結果;

(3)其他。

三、評分標準

項目滿分

基本要求設計與總結報告:方案比較、設計與論證,理論分析與計算,電路圖及有關設計文件,測試方法與儀器,測試數據及測試結果分析。50

實際制作完成情況50

發揮部分完成第(1)項30

完成第(2)項15

其他5

四、說明

1、為了制作方便,被測運放的型號選定為8引腳雙列直插的電壓模運放F741(LM741、μA741、F007等)通用型運算放大器;

2、為了測試方便,自制的信號源應預留測量端子;

3、測試時用到的打印機自帶。

簡易頻譜分析儀(C題)

一、任務

采用外差原理設計并實現頻譜分析儀。

檢波器

濾波器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頻率測量范圍為10MHz~30MHz;

(2)頻率分辨力為10kHz,輸入信號電壓有效值為20mV±5mV,輸入阻抗為50Ω;

(3)可設置中心頻率和掃頻寬度;

(4)借助示波器顯示被測信號的頻譜圖,并在示波器上標出間隔為1MHz的頻標。

2、發揮部分

(1)頻率測量范圍擴展至1MHz~30MHz;

(2)具有識別調幅、調頻和等幅波信號及測定其中心頻率的功能,采用信號發生器輸出的調幅、調頻和等幅波信號作為外差式頻譜分析儀的輸入信號,載波可選擇在頻率測量范圍內的任意頻率值,調幅波調制度ma=30%,調制信號頻率為20kHz;調頻波頻偏為20kHz,調制信號頻率為1kHz;

(3)其他。

三、評分標準

項目滿分

基本要求設計與總結報告:方案比較、設計與論證,理論分析與計算,電路圖及有關設計文件,測試方法與儀器,測試數據及測試結果分析。50

實際制作完成情況50

發揮部分完成第(1)項20

完成第(2)項20

其他10

四、說明

1、原理框圖中虛線框內的“信號處理電路”和“顯示電路”兩模塊適用于發揮部分(2),可以采用模擬或數字方式實現;

2、制作與測試過程中,該頻譜分析儀對電壓值的標定采用對比法,即首先輸入幅度為已知的正弦信號(如:電壓有效值為20mV,頻率為10MHz的正弦信號),以其在原理框圖中示波器縱軸顯示的高度確定該頻譜分析儀的電壓標尺。

單工無線呼叫系統(D題)

一、任務

設計并制作一個單工無線呼叫系統,實現主站至從站間的單工語音及數據傳輸業務。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設計并制作一個主站,傳送一路語音信號,其發射頻率在30MHz~40MHz之間自行選擇,發射峰值功率不大于20mW(50W假負載電阻上測定),射頻信號帶寬及調制方式自定,主站傳送信號的輸入采用話筒和線路輸入兩種方式;

(2)設計并制作一個從站,其接收頻率與主站相對應,從站必須采用電池組供電,用耳機收聽語音信號;

(3)當傳送信號為300Hz~3400Hz的正弦波時,去掉收、發天線,用一個功率衰減20dB左右的衰減器連接主、從站天線端子,通過示波器觀察從站耳機兩端的接收波形,波形應無明顯失真;

(4)主、從站室內通信距離不小于5米,題目中的通信距離是指主、從站兩設備(含天線)間的最近距離;

(5)主、從站收發天線采用拉桿天線或導線,長度小于等于1米。

2、發揮部分

(1)從站數量擴展至8個(實際制作1個從站),構成一點對多點的單工無線呼叫系統。要求從站號碼可任意改變,主站具有撥號選呼和群呼功能;

(2)增加英文短信的數據傳輸業務,實現主站英文短信的輸入發送和從站英文短信的接收顯示功能;

(3)當發射峰值功率不大于20mW時,盡可能地加大主、從站間的通信距離。

(4)其他。

三、評分標準

項目滿分

基本要求設計與總結報告:方案比較、設計與論證,理論分析與計算,電路圖及有關設計文件,測試方法與儀器,測試數據及測試結果分析。50

實際制作完成情況50

發揮部分完成第(1)項15

完成第(2)項15

完成第(3)項15

其他5

四、說明

1、主站需留出末級功率放大器發射功率的測量端,用于接入50W假負載電阻,以測試發射功率;

2、為測試方便,作品中使用的衰減器(可以自制),應與作品一起封裝上交。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男人的天堂 | 国色天香社区视频免费版 | 一级电影在线观看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久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一区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 | 亚洲人成免费电影 | 妖精永久免费观看 | 亚洲性色成人 | 五月婷婷激情六月 | 国产成人毛片亚洲精品不卡 | 亚洲高清成人 | 国产精品久久久 | av2014天堂网|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 亚洲作爱视频 | 欧美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 | 亚洲一级免费毛片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 在线免费国产视频 | 樱花草在线播放 | 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 | 亚洲 欧美 自拍 卡通 综合 | 最近中文字幕无吗免费视频 | 欧美亚洲精品在线 |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999 | 亚洲视频你懂的 |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色伊人 |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67194成人 | 欧美成人久久一级c片免费 久久免费视频1 | 男人的天堂v | 日本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最近的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 亚洲成人黄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