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近年來,跨境電子商務已經逐步成為外貿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本文通過分析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的起源與發展現狀,“一帶一路”、中美貿易摩擦新形勢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重點解析了國家在跨境電子商務領域的政策沿革、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與管理體系、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試點工作等,并根據電子商務產業現狀給予行業發展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跨境電子商務;跨境電商試點;跨境電子商務進口;跨境電子商務出口
跨境電子商務在傳統貿易疲軟情況下,發展迅速并一枝獨秀。根據海關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統計,2018年1~10月中國跨境電商零售總額為1110.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6%。其中出口438.6億元,增幅173.9%,進口總額671.8億元,同比增長53.7%,出口數據雖小于進口,但勝在增幅規模大。
1中國跨境電商的起源與發展現狀
跨境電商企業在“互聯網+國際貿易”情況下,僅以一根網線就能聯通全球,將產品遠銷海外。伴隨著跨境電商的日益興起及其對外貿轉型升級的重大影響,國家相關部門及地方政府高度重視并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為其保駕護航。為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破解體制性難題并尋求解決制約行業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國家分別于2013年10月1日、2016年1月和2018年7月,在上海、天津、將北京等22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力爭通過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和協同發展,進一步完善區域布局,促進行業發展。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跨境電商等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在黨的報告中提出“拓展對外貿易,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推進貿易強國建設”。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指出“加快發展跨境電商不僅有利于更好滿足群眾消費升級和國內發展需要,而且有利于穩定外貿進出口”,并多次強調對新業態新模式要堅持“鼓勵創新、包容審慎”的監管原則。2019年3月18日,商務部部長助理任鴻斌在全國進出口工作會議上指出“改革完善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扶持政策,積極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為完善已出臺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政策,激發消費潛力擴大開放、有利于新動能成長和外貿進出口,促進跨境電商新業態的健康發展,2018年11月2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提高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交易限制,擴大商品清單范圍,調整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收政策。
2中國跨境電子商務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我國跨境電商處于起步階段,屬于新業態、新模式,當前我國的跨境電子商務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和挑戰:(1)與貿易國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沖突。我國跨境電商發展取決于國內外政治經濟環境,大國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就是將中國邊緣化。相關貿易國的貿易保護主義使中國跨境電商快速發展面臨的貿易制裁與摩擦風險加大。(2)復雜落后的交易手段。中國跨境電商目前電子支付結算的方式主要是跨境支付購匯方式和跨境收入結匯方式。由于交易的虛擬性、匯率波動不可控性、國際收支申報和外匯監管的困難性等亟待解決的問題,使我國跨境電商的發展陷入了瓶頸。(3)通關和管理難以滿足需求。貿易流通的關鍵環節是貨物通關,由于技術、安全、政治等多種因素限制,導致檢驗檢疫降低了流通效率,而因場地、設備等硬件條件和人員配備的較大缺口,也導致進口稅金流失、危險敏感物品出入境、貿易統計失靈等風險。(4)跨境物流發展滯緩,形成短板。由于我國物流行業起步較晚,物流網路建設尚不完善,大部分地區基礎設施比較落后,造成大多數物流企業規模小、品牌影響力難以形成,市場競爭力薄弱。少數規模較大的物流企業依然存在物流價格高、效率低、服務不到位等現象,僅具備一定的區域規模效應。(5)專業人才匱乏和有效管理缺失。跨境電子商務是國際貿易、市場營銷和互聯網技術與商務技術的結合體,這個新業態需要即懂得經貿營銷、外語外貿、又精通網絡技術的復合型人才,我國高等教育開設電子商務專業較晚,這一領域人才極度匱乏。教育嚴重的滯后性嚴重制約了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成為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一道屏障。而且隨著跨境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大量商品以快件、郵包的物流方式實現進出口,在產品品質上難以保障,假貨、仿牌充斥市場,尤其在售后服務環節上表現更甚,退換貨、維修等售后服務難以得到落實,對消費者利益帶來損失。(6)中美貿易摩擦帶來不確定性。2018年7月,在特朗普關稅政策調整的熱潮下,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美國對中國涉及到電器、服裝、工業機械、新能源汽車、航空、鐵路、高科技產品等2000億美元商品加征10%關稅,給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貿易帶來較大沖擊。中美貿易摩擦對傳統貿易影響巨大,但對免稅網購和跨境電商來說,小額訂單幾乎不受影響,它主要影響貨品結算周期和整個B2B生態體系的運作方式,尤其是大宗海外倉,而800美元以內小額貿易因稅收有限反而影響相對較小,跨境電商市場成本結構優勢始終存在。此次中美貿易摩擦對出口跨境電商特別是大宗B2B貿易影響較大,集裝箱形式的海運物流方式會受到沖擊,海外倉模式也可能會受到波及。中美貿易摩擦導致中美跨境電商交易成本上升,進口商品價格的飆升將增加我國金屬制品、機械設備、服裝制造和電子設備等產品出口美國市場的困難,導致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和出口企業銷售額降低、利潤減少。
3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趨勢及發展策略建議
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經歷了七、八年發展,無論是業務層面、服務層面、監管層面,表現都日益成熟。如今,我們應順應全球經貿發展新趨勢,積極探索管理模式創新,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對外開放戰略,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1)強化政府職能,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的建設水平決定了電子商務的發展規模,企業難以負擔技術要求較嚴、風險較高、投資較大的基礎設施建設要求,這就需要發揮統一協調、宏觀調控的政府職能去研發建設,為我國外貿企業的對外競爭提供保障。(2)加強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剛剛起步,人才極度匱乏,我們應建立適合的人才培養機制,著力于送復合型電子商務人才,從而促進行業成長。(3)逐步建立并完善電子商務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逐步實施,中國也將加入國際電子商務競爭市場,電子商務亦會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推動力,而聯合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等國際組織制定的規范電子商務的系列政策尚未完全納入我國法律體系,市場法律法規的建立、跨境電商規范化迫在眉睫。(4)強化物流,完善配送體系。電子商務下的國際貿易是信息、資金、物流三者的結合,而其中的重要支撐是物流。消費者與供應商的距離遠、空間跨度大等因素對物流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國政府應加強與物流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在“一帶一路”政策的推動下,通過從國家層面達成協議、形成共識、建立互信,促進中國物流產業改變傳統的物流運營模式,利用先進的物流裝備和管理技術,建立新型的制度化、現代化、規范化的物流經營管理模式,用信息技術建立智慧物流體系。(5)強化誠信建設。在電子商務貿易過程中交易雙方是以虛擬身份進行交易,雙方身份信息具有不確定性,交易時間、產品質量、商業信用都無法得到有效保證,因此誠信設施建設至關重要。這就需要一個獨立于雙方并且雙方都信任的中介機構協助完成交易。我們應鼓勵有能力的企業提供信用評估與擔保,促進第三方網絡信用中介的發展,推動誠信設施的建設。(6)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交流。電子商務的發展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經濟全球化的進程進一步加快。中國電子商務剛剛起步,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我們應加快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步伐,在合作中獲取信息、借鑒經驗,改進自身。我們還應通過積極參與電子商務下新貿易規則的制定以提高國際兼容性。(7)中美貿易摩擦倒逼中國的跨境電商平臺和賣家在競爭壓力增大的前提下提高競爭力和創造力,這也是中國產業轉型升級的契機。我們應直面美國對華貿易政策調整帶來的挑戰和機遇,依托“一帶一路”的國策,減輕對美國的出口市場依賴,大力開拓美國以外的出口市場。(8)大力促進“一帶一路”背景下跨境電商發展,借助第三方平臺,加速企業轉型升級與融合。采取企業并購方式創建中資創新性跨國企業,引進資本與先進技術。通過加強境外合作達到提升產品服務質量和效率。(9)打造中國的“世界品牌”。海外采購商一直是在相對成熟的國際消費環境中成長,他們對中國服務平臺和供應商的要求逐步提高,要求中國的新一代采購平臺必須立足品牌和質量,尤其對于小額跨國采購平臺的要求更是向亞馬遜、沃爾瑪等國際頂尖企業標準看齊,所以中國得企業應準確定位自身,分析產品結構并以服務助推轉型升級,努力塑造世界品牌形象,提升國際核心競爭力。(10)瞄準新型B2B,融合線上線下,搭建新型交易體系,優化升級供應結構。
4結語
跨境電子商務已經成為進出口貿易方式轉型升級不可逆轉的潮流,我國應力促跨境電子商務的健康持續發展,才能在貿易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贏得話語權。跨境電商進出口企業應適時在優化品類選擇、提高供應鏈整合能力等方面做文章,提高自身在跨境電商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楊堅爭,劉涵.我國不同規模企業跨境電子商務應用狀況調查分析[J].當代經濟管理,2014(1):25-29.
[2]中國企業評價協會.中國電子商務企業發展報告[M].中國發展出版社,2013.
[3]楊寧.中國跨境電商發展的機遇、潛力與建議——“一帶一路”視角下[J].商業經濟研究,2019(4):81-84.
作者:田玉娟 單位:天津商務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