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職工業產品設計課程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中職工業產品設計課程以“服務換技能”的實訓模式,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需求為動力和出發點,通過搭建一個全面的企業、學生、教師交互服務平臺,達到學生能接觸先進的技術、教師能得到技術的支持、競賽能獲得實際的操練、團隊能獲得全面的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
工業產品設計;服務換技能;實訓模式
一、現實教學對服務型實訓模式的需求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悄然走進了社會的各個角落,我們的教育方式也在發生著悄然的變化,從以前的黑板教學到現在的多媒體教學,從實物模型演示到數字化演示,教師的教學形式得到了極大的擴張,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學校與時俱進,通過設立工業產品設計的服務機制,可以完成以下三方面的需求———
1.提高學生工作技能的需要。職高的學生具有強大的創造創新潛力,他們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強。而職高學習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發揮學生的特長,培養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借助工業產品設計的服務模式,教師能完成專業的、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模型,增強教師的教學技能,有助于教師隊伍的成長;有利于教師自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高,緩解傳統教師在新教學模式下的壓力。
3.響應“服務為本位”的需要。本著“以服務為本位”的教學理念,設計以服務為主體的工業產品設計課程實訓模式,讓學生在校不但學習知識技能,同時加深對“服務”的理解;學校通過以服務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來拓展全新的實訓途徑,加快教學與企業的溝通與交流。以“服務”帶動學生、學校、企業三方面知識、技能、經驗的傳遞與提升。
二、“服務換技能”實訓模式的內容和實施思路
“服務換技能”模式的重點在于服務,通過服務來達到知識的實戰運用效果,服務模式作為牽引力,將企業的專業知識和教師的經驗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渴望知識的學生手中;通過服務的成果,即設計經驗積累和設計素材積累來實現從學生到教師、從服務到教學、從學校到企業的三重反饋效果。
1.服務的主體。該服務模式的主體應由以下幾個方面組成:(1)以學生為主體。工業產品課程的全體學生作為設計的主體,以小組合作為主要機制,完成來自學生、老師、企業的各種設計需求。(2)以教師為輔助。教師在服務實訓模式下主要起輔助作用,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老師幫助解決,并且將這些遇到的問題全部記錄下來,以點帶面,起到補充知識、提煉知識的引導作用。(3)以企業為支撐。聘請企業專家為學生、教師提供技術支持,這樣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實踐經驗、教師的教學能力。
2.服務對象。工業產品設計服務對象大致分為三類:(1)學生。學生有著驚人的思維和想象力,但是很多時候,他們的專業知識無法滿足他們思維的腳步,這時,工業產品設計學生就作為技術支持,幫助他們實現他們的設計。(2)教師。以信息化能力較弱的中老年教師為主。他們通過交流看到了先進教學模式帶來的高效與便捷,從而提高學校整體的教學水平。(3)企業。以自身設計改進能力較弱的中小型企業為主。他們無法投入太多的資金在設計與改善上。通過與我們的合作,我們可以將他們部分的想法變成現實,從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3.服務方式。本著“以服務為本位”的教育宗旨,結合本校工業產品設計專業自身的特點,研究搭建以服務為驅動,以專業學生為主體,以教師與相關企業專家為輔助的實訓方式,通過服務對象表達需求→生成服務任務單→學生組隊接單→發現問題→學習、詢問(教師和企業專家)、解決問題→完成服務任務→總結任務經驗這7個步驟來實現服務換技能的實訓目的。
三、實踐中可能碰到的問題及對策
我們的師生已經習慣了傳統的上課模式,對于這種服務性的實訓模式,在實際操作中可能會出現一些以前不曾碰到的問題,需要我們提前準備和應對。
1.服務訂單不足的問題。在本實訓模式開始的初期,學生、教師和企業3方在有需求的情況下,但不知道有我們這樣的服務團隊,不會主動來找我們。這就需要我們師生共同努力在前期做好宣傳工作,儲備一定量的服務訂單,在運行一段時間以后,會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
2.服務訂單的時效性問題。我們知道,有時候師生參加比賽,或者企業試制樣品,對于我們的設計是有時間要求的。如何在短時間內完成他們的設計要求,需要我們合理安排課程,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兩種辦法:合理利用晚自修、活動課和其他休息時間段,開放機房,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參與設計;學生分組完成不同的任務訂單,達到最大的產出效能。
3.服務模式下如何確保知識的全面性和連貫性問題。我們接到的任務都是實際的問題,牽涉的內容難易程度不同,涵蓋的知識點也各不相同。這種教學模式下,考驗老師的是如何既能保證順利完成訂單,又能保證學生獲得全面的知識和技能,這取決于任課教師的合理篩選和分層次教學。中職工業設計服務模式建立后可面向全校師生服務。以我校為例,我們的團隊已經幫助解決了幾十名教師信息化教學方面的困難,幫助其完成教學動畫、模型等制作,效果反饋良好。部分學生和老師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共同參與研發智能仿生魚,第一代仿真魚已完成設計與制作。這些成果充分肯定了以服務為導向的實訓模式的價值,因此,本實訓模式有著較高的推廣意義。
作者:林將毅 單位:浙江省寧波市鄞州職業教育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