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近代歷史旅游文創產品設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大連市是一座旅游城市,其旅游產品以海洋觀光產品為主,旅游文創產品較少,設計制作也并不盡如人意。本文重在研究大連市的近代歷史發展,挖掘其文化內涵,以其能夠形成具有大連文化特色的文創產品,為大連市文創產品設計發展提出一點建議。
關鍵詞:大連;近代歷史;旅游;文創產品
一、大連市近代史跡概況
大連市,別稱濱城,舊名達里尼、青泥洼,位于遼東半島南端,渤海之濱。由于優越的地理位置,大連市已然成為中國東部沿海重要的經濟、貿易、港口、工業、旅游城市。2016年,大連在全國40個宜居城市中排名第四,2017年,被譽為“2017美麗山水城市”。宜居的大連市卻在歷史上經歷了兩次重大的戰爭洗禮,眾所周知的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以及爆發于1904年至1905年“日俄戰爭”都發生在這里,這兩次戰爭不僅給大連市帶來了無盡的傷痛,也成為中國近現代史上的污點,開啟了中國人民長達百年的奮力抗爭史。特定的歷史狀況,使得這座城市具有了一些自身的特點,其近現代史具有極大的愛國主義教育意義,戰爭的傷痛提醒和教育著子孫后代“落后就要挨打”這一不爭的事實,值得深度發掘。[1]
二、大連市近代歷史旅游產品特點
大連市雖然經歷了兩次大型戰爭的破壞,而且歷經沙俄及日本的殖民統治,在歷史情感上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創傷,但不可否認的是,日俄殖民統治時期也給這座城市留下了一些特殊的歷史遺跡,使這座城市帶上了自己的特點。在日俄占領以前,大連市原址處于尚未開發的漁村狀態。1898年,沙俄依仗《旅大租地條約》,軍事占領大連,“俄國人從開始建造大連城市起,就沒有把她當成一個單純的商業城市,一個單純的軍事基地,或者一個療養地,而是把她作為了這三者的綜合體。”當沙俄強盜以一種長期占有的姿態留在大連的時候,其建設的心態便發生了變化,形成了今天大連市的城市雛形。
(一)廣場文化18—19世紀,沙俄受法國文化影響頗深,在設計大連城市雛形的時候,為了向巴黎致敬,以一種膜拜的心理,將巴黎的城市中的廣場中心模式移植到了大連,使得大連城市規劃打破了中國傳統城市的對稱式格局。西方廣場文化的入侵帶來了一種全新的城市格局,以廣場作為街道的中心,形成了城市交通樞紐,環形輻射的街道,錯落有致,依勢而建,相互聯通,形成具有沙俄特點的廣場文化。在友好廣場、三八廣場、港灣廣場等典型歐式廣場風格的積淀下,大連市目前已經形成大大小小上百個廣場,其中星海廣場以占地4.5萬平方米的面積成為亞洲最大的城市廣場,其他上百個廣場也各具特色,成為大連市的一景。[2]
(二)歐式建筑文化沙俄對巴黎的城市復制自然不僅僅體現在廣場文化一點上,作為入侵文化,沙俄將歐式建筑也移植在大連這片土地上,以滿足沙俄人在大連的生活所需,其先后在中山廣場周圍以及旅順地區建造了160多所歐式建筑,在體現沙俄文化的同時也在囂張地展示著當年的軍事及文化入侵。由于建筑功能的不同,其風格也不盡相同,甚至于產生了幾大流派。比如達里尼市政廳的法國古典主義風格,教堂的哥特式建筑,巴洛克風格的民居別墅等。19世紀到20世紀的歐式建筑在藝術性上位居世界前列,而且不拘一格的建筑樣式也使得城市建筑更具有個性化,更為活潑、自由,即使后來沙俄戰敗,大連落入日本人的殖民統治后,依舊延續了這種歐式建筑文化,使得大連的建筑風格基調被奠定,也成為大連建筑的獨特樣式。
(三)游憩文化《樸茨茅斯條約》簽訂后,日本人將原屬于沙俄在大連的一切權利掠奪至自己手中,本著長期占領、永久居住的心理,原本的城市基礎設施已然不能滿足日本人的需求,于是在享樂主義思想之下,游憩文化越演越烈。日本人在大連修建了大量的公園,這些公園種類繁多,設施齊全,甚至于在1941年國際反法西斯運動高漲時期,日本人還對公園增加了防空功能規劃,“作為居民保健設施及城市防空策略必須考慮的要素之一”的公園已經不僅僅是游樂場所。應該注意的是,這些功能齊全、規劃翔實的公園并沒有一個設立于華人居住區,而是日本人特權的體現,是日占的一種象征。雖然這些公園遺存奠定了今天大連市多公園的現狀,但我們應該清醒地意識到,這也是日本人侵略中國、種族歧視、殖民統治的一項鐵證。
(四)戰爭遺存作為中日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的主戰場,大連市遺存了大量的戰爭遺跡,炮臺山遺跡、203高地、老鐵山燈塔、旅順軍港、日俄監獄舊址等景點、景區,既是當年戰爭的經歷者,也是當年國家屈辱史的見證人,在這里,留下了無數尸骸、鮮血,更留下了積貧積弱的舊中國的懦弱,無數故事、屈辱、冤屈、不甘裹挾著海風依舊在風中吶喊,提醒著后人勿忘國恥,警告著后人落后就要挨打的血淋淋的事實。這座城市里,有著血淋淋的歷史,也有著現代文明;有著屈辱過去,也有著今日輝煌。在這座城市中,山海風骨鑄就了他的堅強體魄,英靈鮮血造就了他的靈魂,這是一座有血有肉、有靈有魂的城市。
三、大連市旅游文創產品市場存在的問題
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旅游業已經儼然成為大連市的主要產業之一,發展勢頭快速,產業結構合理,已經發展成為東北地區旅游產業較為成熟的旅游城市。但經過調查發現,大連市的旅游文創產品市場依舊存在一些問題。
(一)發展不平衡大連市作為旅游城市,主要旅游產品定位在山海風光方面,對山海風光開發較多,以觀光旅游為主。這種定位對于一座海濱城市而言是主要方向,但設計者卻忽略了大連市的特殊性,其在歷史上的特殊地位一直沒有被正視,甚至有被回避、隱藏的感覺,以至于很多戰爭遺存的景點要么未被開發,要么未被宣傳,依舊孤零零躺在歷史的塵埃中,每有被給予足夠的重視,其警示作用也被忽略了。在文創產品設計制作方面,大連市僅僅抓住貝殼等海產品元素,對大連市深刻的文化內涵視而不見,導致發展極其不平衡。
(二)缺乏特色作為海濱城市,大連市的文創產品設計過于單一,在市場上隨處可見貝殼制品,如貝殼項鏈、手鏈、擺件等物品,殊不知這些東西在任何一個海濱城市都隨處可見,毫無特色和新意,以至于游客想要購買大連特色禮品作為紀念都很難找到。
(三)監管不到位首先,對旅游文創紀念品重視不夠。沒有形成品牌效應,也沒有相關政策給予扶持,甚至于連相對大一些的文創企業也難覓蹤跡。其次,缺乏監管。市場上的文創產品十分分散,多數集中于景區小攤,由于監管不到位,使得以次充好、假冒偽劣等產品充斥市場,影響政府信譽。
(四)供需不平衡食住行游購娛是旅游六要素,作為一個旅游城市,這六要素應該是缺一不可的,他們是相互關聯的綜合體,但是大連市作為一個旅游城市,卻對“購”這一元素缺少關注,以至于形成了一種供需不平衡的市場怪現象。首先,旅游產品單一,使得游客不知道買什么。其次,文創產品檔次較低,沒有購買的必要。最后,旅游文創產品質量差,與其他城市的旅游文創產品形成差距,難以滿足游客需求。
四、大連市歷史旅游文創產品設計策略
(一)重視特色大連市地區雖有6000多年的開發歷史,歷史悠久,但作為一座都市而言,卻又是一座百年新城,其中初建的幾十年還處于日俄殖民時期,對于一座這樣的新城而言,傳統文化底蘊自然無法與中原地區城市相提并論。歷史的欠缺使得大連市的文創旅游產品數量較少,質量較低。但大連市又有著特殊的歷史經歷,雖然伴隨著血和淚,但歷史不能回避,而且作為歷史的親歷者和見證者,大連市在愛國主義教育方面有著絕對的話語權。因著特殊的歷史經歷,造就了大連市的獨特城市文化,比如廣場文化、公園文化、戰爭遺址遺跡等,重視這些近現代史中的文化內涵,凝練出大連市自己獨具風骨的特色,加以重視,形成品牌意識,方能設計出大連市的文創旅游產品。
(二)正視歷史、兼顧時代性歷史已經發生,是不可更改不可辯駁的,正視歷史,既不回避也不夸大,無論好壞,都是留給子孫后代的寶貴財富。作為一個現代化都市而言,當代的大連市又是一座極具魅力的城市。大連市擁有“服裝城”“花園城市”“足球城”等眾多美譽,“浪漫之都、時尚大連”是今天的大連印象,在正視歷史的同時,兼顧大連發展的時代性,在文創產品設計的時候體現大連的時尚元素,讓時尚大連、浪漫之都隨著文創產品走向世界。
(三)深度挖掘文化元素大連市并非缺少文化底蘊,而是沒有深度挖掘文化元素,文創產品的開發設計也都停留在膚淺的表面,真正能反映地方特色文化又具有較高文化內涵的文創產品較少,以至于游客難以尋覓到能代表大連文化特色的文創產品。旅游文創產品既要有旅游紀念品的實用性、經濟性,又要具有紀念性、藝術性、文化性、民族性等特性,因此,設計開發旅游文創產品本身難度較高,需要深度挖掘城市的文化特性,展現城市的文化元素,而且還要設計精美,符合大眾審美。大連市的文化元素頗多,廣場文化、歐式建筑文化、海洋魅力文化等都可以進行深度挖掘,將歷史與現代相結合,用時尚的藝術性進行包裝打造,不難設計出優秀的、新穎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大連文化形象。[3]
(四)針對性設計大連市具有大量的主題公園、城市廣場,也有歷史戰爭遺跡,這些既是歷史名片,也是大連特色,但全部都是特色即為沒有特色,因此在進行文創產品設計的時候應該突出一點作為主題,形成具有鮮明針對性的文創產品。比如一看見熊貓的形象即想到四川,而天安門和長城就是北京的名片一樣,大連市缺少這種特色鮮明的具有針對性的設計產品。以某一個建筑比如星海廣場,或某一種海洋動物為主題,以系列的形式有針對性地設計出文創產品,形成具有故事性、情景性的宣傳形象,更有利于形成大連市的城市名片。
五、結語
大連市是一座現代化的魅力都市,具有特殊歷史經歷,有著獨特的歷史地位,同時又是一座旅游大城,旅游業已然成為其主打產業之一。旅游文創產品是旅游六要素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同時也是城市形象的展現,深度挖掘城市文化元素,設計出獨特的城市形象,給予足夠的重視與支持,提升品質,使之形成品牌效應,有利于打造出大連市獨特的城市名片,更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大連市旅游業,增加大連市觀光旅游的文化底蘊,降低其被可替代性旅游產品沖擊的風險。
參考文獻
[1]劉丹.大連近代史跡保護與利用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4(34).
[2]李雪軍.俄日殖民時期大連殖民文化特點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8(3).
[3]王鈺超.大連旅游文化紀念品開發與高校工作室教學研究[J].大連民族大學學報,2017(5).
作者:唐湘景 沈真波 單位:遼寧對外經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