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工業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分析及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 要:本文對武漢市2020年工業產品抽查質量狀況進行了介紹,對15個行政區和11類產品進行了對比分析,找出突出質量問題,給監管部門提出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監督抽查;質量分析;對策與建議
2020年,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和民生關注問題,按照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省市場監管局及市政府有關產品質量監督工作總體要求,認真履職盡責,堅持以“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的工作方針,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管理暫行辦法》及有關法律法規,進一步落實國家、省、市局產品質量提升戰略,扎實推進全市產品質量提升工作,結合全市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實際,突出年度工作要點和抽查計劃,對全市紡織服裝、建筑和裝飾裝修材料、日用品及家用電器、化工產品、普通機械、電子產品及通訊設備、電器機械及器材、能源制品、汽車零部件、儀器儀表、消防產品等11大類179種產品開展質量監督抽查,現就抽查有關情況分析如下:
1 抽查結果情況
2020年度共抽查各類產品7420批次,合格6921批次,抽查總體合格率為93.3%,與2019年同期合格率92.5%比較,提高了0.8%,呈現平穩上升趨勢,具體情況分析如下。(1)紡織服裝抽查。2020年抽查了針織服裝、嬰幼兒及兒童服裝、婦女服裝、男士服裝、學生校服、防護服、床上用品等9種紡織服裝282家次生產(銷售)企業共計604批次,合格511批次,不合格93批次,抽查合格率為84.60%,與2019年同期合格率85.84%比較,下降了1.24個百分點。不合格指標主要為纖維含量標注不合格。合格率較低的產品為服裝面料、鞋帽,產品不合格率分別為23.08%和33.33%。(2)建筑及裝飾裝修材料抽查。2020年抽查了建筑鋼筋、水泥及水泥制品、建筑石材、防水材料、人造板、保溫材料、水龍頭排水管、塑膠跑道、鋁型材、建筑玻璃等34種建筑和裝飾裝修材料601家次生產(銷售)企業的建筑及裝飾裝修材料1187批次,合格1121批次,不合格66批次,合格率為94.44%。與2019年同期抽查合格率87.17%比較,提高了7.27個百分點。其中,建筑鋼材、水泥、塑料管材、型材、木地板、人造板、外加劑、石膏、粉煤灰、墻紙、水龍頭、玻璃制品、農地膜等21種產品抽查合格率為100%。合格率較低的產品為密封圈(25.00%)、橡膠制品(45.45%)、井蓋(68.42%)。(3)日用消費及家用電器抽查。2020年共抽查了非醫用口罩、兒童玩具、箱包、學生書包、定配眼鏡、一次性餐飲具、洗滌劑、消毒液、生活用紙、紙尿褲、文教用品、空調、洗衣機、電熱水器等88種日用品及家用電器1029家次生產(銷售)企業的3508批次日用消費品及家電產品,合格3275批次,不合格233批次,抽查平均合格率為93.36%,與2019年同期抽查合格率95.45%比較,合格率下降了2.09個百分點。其中毛絨玩具、貴金屬飾品、食品相關產品、文教體育用品、家具、燃氣灶具、空調、抽煙機、電熱水器等44種產品抽查合格率為100%。合格率較低的產品為非醫用口罩(31.98%)、老人鞋(69.23%)、電火鍋(76.74%)。(4)化工及石油產品抽查。2020年共抽查了化肥、車用尿素、煙花爆竹、油漆、粘合劑、危化品等9種化工產品及石油產品95家次生產(銷售)企業的257批次產品,合格252批次,不合格5批次,抽查合格率為98.05%,與2019年同期抽查合格率89.38%比較,合格率提高了8.67個百分點。(5)普通機械產品抽查。2020年共抽查了?;钒b6家次生產企業的16批次產品,合格16批次,抽查合格率為100.00%,與2019年同期抽查合格率100.00%相比,合格率持平。(6)電子產品及通訊設備抽查。2020年共抽查了電子計算機顯示器、激光產品等2種電子產品38家生產(銷售)企業的73批次產品,合格51批次,不合格22批次,抽查產品合格率為69.86%,不合格產品全部是激光產品,不合格項目主要為銘牌標識問題。(7)電器機械及器材抽查。2020年共抽查了低壓成套設備、電線電纜、電池等4種電器機械及器材產品147家次生產(銷售)企業的545批次產品,合格516批次,不合格29批次,抽查平均合格率為94.68%。與2019年同期合格率87.77%相比,提高了6.91個百分點。(8)能源制品抽查。2020年共抽查了車用汽油、車用柴油、車用天然氣、車用制動液、車用潤滑油、煤炭等9種能源制品307家次生產(銷售)企業的803批次產品,合格795批次,不合格8批次,抽查平均合格率為99.00%,與2019年同期合格率99.10%相比,幾乎持平。其中車用天然氣、液化石油氣、車用柴油、溶劑油、焦炭抽查合格率為100%。抽查中發現3批次潤滑油、3批次煤炭、2批次車用汽油不合格。(9)交通運輸設備產品抽查。2020年共抽查了車燈、反光鏡、制動軟管、汽車內飾件、電動自行車等6種交通運輸設備103家次生產(銷售)企業的181批次產品,合格178批次,不合格3批次,抽查平均合格率為98.34%,與2019年同期合格率99.10%相比,降低了0.76個百分點。其中汽車內飾件、車燈、反光鏡、制動軟管抽查合格率為100.00%。(10)儀器儀表及計量器具產品抽查。2020年共抽查了水表、電能表、煤氣表、壓力表等4種民生儀器儀表11家次生產企業36批次產品,抽查合格率為100.00%,與2019年同期合格率88.30%相比,提高了11.7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去年流通領域民生三表有抽查不合格,今年流通領域中由于疫情原因,許多經銷門店尚未開店復工,抽檢僅在幾個大的經銷商處抽取,但這兩年在生產企業抽查的儀器儀表合格率都為100.00%。(11)消防產品抽查。2020年共抽查了滅火器、消防栓、消防水帶、防火門、防水涂料等14種消防產品101家次生產(銷售)200批次產品,合格159批次,不合格41批次,抽查合格率為79.50%,與2019年同期合格率98.86%相比,下降了19.36個百分點,其中火災警報裝置、消防員防護設備、消火栓箱、滅火器箱、消防呼吸器、防火卷簾、防火涂料等9種產品抽查合格率為100、00%。抽查不合格的產品為手提式滅火器(93.94%)、消防水帶(93.10%)、防火門(78.57%)、消防排煙風機(54.55%)、防火排煙閥門(25.64%)。
2 對比分析
2.1各區監督抽查結果比較
統計2020年抽查數據,發現市級監督抽查主要集中在東西湖區、黃陂區、江漢區、硚口區、漢陽區、蔡甸區、武漢經開區(漢南區)、新洲區等區域。從抽查合格率來看:東湖風景區、武漢經開區(漢南區)、江岸區、硚口區、漢陽區、青山區、東西湖區、江夏區、蔡甸區等10個行政區產品抽查合格率均高于全市93.3%的平均水平,合格率較低的是黃陂區和東湖高新區,黃陂區合格率為87.81%,主要由于該區域的紡織服裝及面料抽查合格率偏低。東湖高新區合格率為81.22%,主要由于該區域激光產品合格率較低。
2.2十一大類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比較
2020年對全市紡織服裝、建筑和裝飾裝修材料、日用品及家用電器、化工產品、普通機械、電子產品及通訊設備、電器機械及器材、能源制品、汽車零部件、儀器儀表、消防產品等11大類179種產品開展質量監督抽查,統計11大類產品合格率發現電子產品及通訊設備、消防產品、紡織服裝低于平均合格率93.3%。電子產品及通訊設備合格率較低原因是激光產品有22批次不合格(合格率為63.33%),消防產品合格率較低原因主要由于消防通風設備有34批次不合格(合格率為32.00%),紡織服裝合格率低主要由于面料標識不合格。
3 突出質量問題分析
2020年全市產品質量雖然沒有出現或發生區域性、行業性、系統性質量大事件,但從抽查情況和質量分析來看,全市質量持續保障能力還不高,以質取勝、質量強企、質量強市的理念企業還沒有完全筑牢,產品質量核心競爭力還不強,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1)從抽查不合格產品企業來看,大多數不合格產品主要來自于中小型企業和批發市場或商場,這些企業規模小、管理水平低、質量意識差,缺乏質量控制和企業管理所必備的手段和條件,尤其沒有建立起保證質量安全的內控機制,沒有鎖定“原料進貨檢驗關”和“成品出廠查驗關”這兩個關鍵點,致使產品質量不穩定或不合格率較高。另外批發市場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個體工商戶對產品質量沒有把關或把關不嚴。(2)從不合格產品指標分析來看,產品標識標注問題比較突出,紡織服裝八成以上不合格來自于纖維含量標識;激光器及裝備不合格指標幾乎全部來自于標識不合格,其原因是企業對國家相關法律、產品標準等知識理解不深,對產品標識標注不重視,錯誤認為標識標注不屬于產品組成部分。(3)從不合格產品分類來看,抽查合格率較低的日用消費產品主要是紡織服裝、鞋帽和非醫用口罩。紡織服裝和鞋帽不合格指標主要集中在纖維含量標識上,這也暴露出一些中小企業對標準把握能力較欠缺。非醫用口罩的不合格指標主要集中在過濾效果和防護效果等指標上,這些質量問題反映出生產企業對國家產品標準理解及執行有偏差,一些廠商在選擇熔噴布時以次充好謀取暴利,導致產品合格率偏低。
4 監管對策及建議
(1)堅持以問題為導向,進一步強化對民生消費品的監督抽查。加強對不合格產品的跟蹤抽查,督促企業改進管理方式,落實產品質量管理制度,切實提升產品質量。突出問題產品質量監管,拓展產品抽查的種類和范圍,提高質量監管的效率和水平。加快產品質量風險評估系統建設,充分利用風險監測信息系統輔助產品質量監督,監管前移,確保安全。
(2)充分發揮質檢機構的技術力量,加強對企業質量技術幫扶服務。給生產企業各個環節的質量控制提供技術支持,改善生產環節控制水平和質量管理水平。在流通領域,增強進貨質量安全檢查方面意識,按照相關質量法律法規,對不合格企業進行有效跟蹤,督促企業糾正錯誤,牢固產品質量意識,重視公眾和社會利益,有效保護消費者權益。
(3)提高監管部門服務水平。適時組織召開產品開展質量分析會和標準宣貫會。根據平時委托測試和監督抽查中發現的問題,召開企業和行業質量分析會,邀請企業主要技術人員參加,把不合格的問題擺出來,不合格的原因找出來,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辦法,助推行業質量提升。
(4)創新監督抽查工作機制,提高監督抽查效果。實施“常規抽查、專項抽查、跟蹤抽查、風險抽查、互動抽查”五位一體抽查方式,結合地方特色和行業特點,開展不同的監督抽查方式,提高監督抽查針對性和有效性。另外,進一步健全完善抽查機制。建立健全承檢機構交叉抽樣機制,監管人員參與不合格跟蹤抽查、重點產品專項抽查相互監督機制,同時加強抽查全程視頻留證管理,提高了監督抽查的公正性與公信力。針對武漢質檢所購樣發票問題,可以實施不同檢測機構互相抽樣,擴大抽查覆蓋面,特別是一些城鄉結合部、小商店、小批發市場,實行監督抽查領域無死角。
(5)擴大產品質量抽查覆蓋面,提高產品安全問題發現率。堅持“強專項、重終端、擴領域”的產品抽查新思維,大力開展產品質量社會互動活動,提升社會各界的關注度和參與度,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和市場調節倒逼企業質量提升。結合武漢市產業分布,合理安排產品抽查計劃,創造各種條件擴大產品抽查覆蓋面,促使產品抽查更加科學、更加合理、更加切合武漢產業實際。(6)進一步完善產品質量監督管理機制,強化區域產品質量監管責任,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區兩級質量抽查機制。健全全市產品質量抽查報告制度,把產品質量抽查分析報告作為引導各區推進質量工作的重要抓手。強化產品質量抽查信息互通互信機制,定期向建設、商務、經信等部門通報抽查信息,建立部門間聯動抽查和信息互通互用機制,實現產品抽查信息共享共用,努力打造出產品質量監督共管共治的大質量、大監管新格局。
5 結語
產品質量關乎千家萬戶,涉及每個消費者和用戶得利益,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大事。各部門應通力協作,提稿監督抽查制度得有效性,提高我國產品質量得整體水平,進一步促進我國經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艷.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制度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標準化.2017,(10):44.
[2] 宋忠秋.工業產品質量安全不容忽視[N]中國質量報.2014-02-07(003).
作者:程治 馮為 單位:武漢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