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現代人與情緒化移動端交互設計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泛濫的時代,互聯網產品也貫穿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面對著“情緒化”的現代人,“情緒”這一元素的引入,為移動端的交互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法,本文從情緒心理學出發,探索研究情緒調節理論在移動端交互設計中的應用。
關鍵詞:情緒調節;情緒化;交互設計
這里所說的“情緒化”并非是具有貶義的,而是針對在現代緊張生活和巨大壓力環境下情緒瞬息萬變的現代人而言。移動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人們與之相處最多的或許不是真實的身邊人,而是手機與手機中的各種應用程序。那么面對“情緒化”的人們,“情緒化”的互聯網產品是不可或缺的,也就是說,一款APP不僅要提供其基本的功能性服務,還要照顧到用戶的情緒,從而滿足用戶更高層次的心理、情感上的需求。
一、現代人的需求和交互設計的發展
人們在享受高度發達的經濟帶來的更好的物質生活以及更高度自由的同時,也面臨著更加嚴峻的社會環境,快節奏的生活、職場的壓力、人際交往的壓力,讓人們時刻處于一個緊張、充滿壓力的環境中,而移動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我們的工作、生活、社交等活動仿佛都離不開手機與手機中的應用程序,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對移動端的交互設計有著更多的體驗又同時提出著更高的要求,即在得到功能、情感上的滿足后,我們還渴望著被“照顧”。也就是在交互過程中我們所產生的情緒需要被調節。2002年美國認知心理學家唐納德•諾曼提出了情感化設計的概念,他將產品特質劃分為功能性、有用性、易用性和愉悅性四個層面,由低到高,情感化設計則是處于最高的愉悅性層面,目前大多數產品都是以情感化設計為目標來進行設計研發的,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產品不斷地涌現,好的互聯網產品不僅要將情感化設計做好,還要將這種短暫的情感滿足和體驗延續下去,這時“情緒”元素的引入,就為移動應用的交互設計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相應的情緒調節策略也為設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格魯斯的情緒調節理論研究
情緒調節理論是在20世紀80年代于發展心理學內部興起的,心理學界一般認為情緒調節是指個體根據內外部環境的要求,采用生理上、認知上和行為上等的策略對情緒進行調節和修正的一種心理過程。Gross認為,情緒在對行為進行調節的同時其自身也需要被調節。在這里主要提到的就是格魯斯的情緒調節過程模型以及所對應的策略。JamesGross(2002)提出了情緒調節的過程模型,這個模型根據各種情緒調節策略在情緒過程中的位置將它們組織在一起,這個模型重點強調了三種主要的情緒調節策略:1.情境關注策略它通過選擇情境或在某種程度上改變情境來發揮作用,這里又分為(1)情境選擇:選擇進入讓人享受并且可能會有長期好處的情境中,也就是對于可能會產生負面情緒的場景我們可以選擇不進入,就比如一個我明知道提出一個話題會引起與朋友的爭執,那么我可以選擇不提這個話題;(2)情境修正:在這一策略中,我們采取一定的措施來改變我們身處的環境,以這樣的方式達到我們想要的情緒狀態。2.認知關注策略在已經發生的情況下,我們經常可以通過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情境的一個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或者嘗試用另一種方式來解釋它的意義。(1)注意控制:注意控制對于情緒的調節非常有效,也就是轉移注意力;(2)認知重評:通俗點來說也就是改變自己對現有情境的看法或者換一個思考理解的角度,也就是在我們對剛剛發生的一件不愉快的事情進行一個回想時,可以換一個角度來思考,從而可以減緩這件事對自己所造成的負面影響。3.反應關注策略一旦情緒產生就要求我們改變情緒的效果,那么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去改變這個情緒所帶來的。(1)表達你的感受:通俗心理學總是會建議你“釋放你的情緒”,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宣泄。事實證明,當你將不愉快向朋友或家人傾訴時,總好過一個人“消化”這些不愉快。(2)鍛煉:研究一再表明,鍛煉是一種可靠的預防抑郁的方式,如果能長期堅持,鍛煉也可以幫助預防焦慮;(3)放松:冥想就是放松的一種方式,對于人們情緒的放松是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的;(4)情緒表達抑制:即控制情緒的行為表達。大量研究認為,情緒能影響人們的認知加工過程,而在人們使用移動應用進行交互行為時,也會隨時產生或感知到各種不同的情緒,這時就需要設計師在設計時考慮到APP的功能設置和不同情境下用戶的情緒變化,從而采取一些干預、調節手段來達到一個“照顧”用戶情緒的作用,使用戶在交互過程中得到更好的體驗。
三、情緒調節理論在移動端交互設計中的應用
情緒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而對于發生這些情緒的事件、環境我們也是很難選擇的,因此情境關注策略在移動端中的應用是很少見的,移動端中的情緒調節策略主要集中在認知關注策略和反應關注策略兩個方面。1.“控制”用戶的情緒對于有起床氣的人來說,鬧鐘是很不美好的存在。針對這種現象,各種各樣的趣味鬧鐘應用出現了,鬧鐘響起時,不是單純的按掉就可以停止,而是添加了很多有趣味性的互動游戲來使用戶在玩游戲的過程中逐漸清醒過來,轉移其對起床痛苦的關注度,從而減輕其起床時的負面情緒,也就是將用戶的注意力從一個不太舒服、不太開心的事件上轉移到另一件上,在轉移注意力的過程中得到情緒的一個緩解和調節。同樣的,一些非常微小的交互設計也可以對用戶的情緒起到一個調節和干預的作用。比如APP跳轉頁面的小動畫和提示語,一方面動態的動畫可以吸引用戶的目光,轉移一部分注意力,從而將等待的時間弱化,另一當面動畫和提示語都是對用戶操作的一種反饋,對用戶的情緒起到安撫作用。2.“表達”用戶的情緒社交軟件QQ、微信、微博等的更迭變化,足以顯示出用戶對于一款社交類的APP的要求不僅僅停留在基本的聊天功能上,空間、朋友圈、好友之間的互動等設置也使用戶得到除聊天社交之外的其他愉悅度和滿足感。而在其中伴隨的還有用戶的情緒體驗和改變,比如當用戶通過朋友圈動態時,如果其情緒比較低落、沮喪,動態下好友的關心互動就會給用戶帶來一種社會支持,從而使其得到安慰;再比如用戶將開心的事情分享出來,得到好友的點贊、評論同樣可以使用戶這種開心的情緒放大并持續的更長久,這樣的情緒調節作用可以帶給用戶一個積極的、愉悅的用戶體驗,從而提升對產品的滿意度和依賴。而我們常見的一些共享單車、外賣等APP中,對于壞單車進行舉報和外賣催單、投訴等設置都屬于一種反應調整策略,使用戶可以通過特定的操作得到負面情緒上的宣泄,從而提升使用感。3.“認識”用戶的情緒不僅是普通的移動端應用中開始出現情緒調節的對應手段和策略,目前關于情緒調節類的APP也開始得到了重視。國外對于情緒的關注早于國內,比如一款叫作“themagicbuttom”的APP,就是聚焦用戶不好的情緒體驗誕生的一款移動端交互設計,整個頁面只有一個按鈕,按鈕上面寫著“makeeverythingok”,用戶在點擊這個按鈕的同時,受到這句話的正念引導,從而對自己目前的處境或負面情緒進行一個認知重評或者緩解的作用,達到放松自己、緩解負面情緒的效果。
四、“情緒化”設計在移動端交互設計中的意義
面對“情緒化”的現代人勢必就要有“情緒化”的APP來與之對應,“情緒”元素的引入,也使得用戶與產品的交互過程更加愉快、順暢,這是對產品提出的新要求,同時也是設計師們需要關注的問題,如何“照顧”好用戶,恐怕也是今后設計的重點之一。當用戶處于一個比較消極的環境中,APP的設計應該相對應的設置一些獎勵、鼓勵機制,以此來調節用戶的負面情緒,對用戶起到一個安撫的效果。這就需要設計師要站在用戶的角度,去體驗用戶使用產品時的情境,以此為設計的依據,對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所產生的情緒進行調節。更應該在功能、交互等設計中關注用戶的情緒體驗,在用戶與產品的交互過程中“照顧”好他們。總之,“情緒化”的設計對于現代人是非常重要的,他們在得到基本的使用功能和情感滿足之后,還渴望著被“照顧”的更好,這也就對當下移動端應用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MICHELLEN.情緒心理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5.
[2]諾曼•唐納德.設計心理學[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作者:白珂 段嶸 單位:浙江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