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信息化技術下風景園林計算機設計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計算機輔助設計是風景園林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文章以吉首大學風景園林專業為例,從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考核等方面對信息化技術背景下風景園林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教學改革進行探討。文章認為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必須堅持以為社會需求為導向,與時俱進,強化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以適應快速發展的信息化技術背景下風景園林專業就業的需要。
關鍵詞:風景園林;計算機輔助設計;教學實踐
UTOCAD軟件,PHOTOSHOP軟件、SKETCHUP軟件是風景園林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教學中目前普遍采用的三大專業軟件。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是風景園林設計基礎,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風景園林工程、城市園林綠地規劃、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等課程的先修課程,是風景園林專業的一門學科基礎課程,因此它在整個風景園林本科課程體系中起著重要的連接紐帶作用[1]。目前風景園林專業不管是完成各類設計課程,還是參加各種學科競賽、包括畢業設計的完成,基本都是采用輔助設計制圖,最后的成果基本上都是以電子化文本的形式呈現,所以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的學習至關重要。
一、風景園林計算機輔助設計教學中目前存在的問題
1.教學時長不夠
目前風景園林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分為大二第一學期和第二學期兩學期開設,每學期48學時,總共96學時,第一學期主要講授二維軟件操作,第二學期講授三維軟件操作,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老師要把這些軟件的基本操作命令、應用技巧講的清楚明了,并且讓學生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學會AutoCAD、Photoshop、sketchup等繪圖軟件的操作技巧,并靈活運用到實際繪圖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難度。
2.教學方式傳統
課程傳統的授課方式為“課堂示范—學生練習”[2]。在傳統的授課過程中一般是教師先用1~2學時進行軟件基本命令的演示操作,然后學生再用1~2學時就演示操作的內容進行課堂練習,教師在一旁指導。但是在實際授課中,因為學生基礎不一樣、學習方式不一樣或者軟件版本不一樣,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明明老師示范的時候知道怎么做,但一到自己動手操作就不會了。有些學生因為平時計算機接觸的比較少,所以初次學習用軟件來進行繪圖就更加吃力了,導致嚴重跟不上進度,極度打擊他們的自信心。此外,學生練習過程中出現的大多數問題,原本授課過程中已經講得很清楚了,但自己動手操作的時候又不會了,極大地影響課程進度。
3.教學設備落后
目前機房實驗室總共有100多臺電腦,在數量上基本上滿足上課所需,但由于整個學院使用人數眾多,所以機房電腦老化嚴重,常常存在軟件無法啟動或閃退、卡頓的情況,因此很多同學上課會選擇自帶電腦,但這樣主機就不能控制全部的電腦,導致操作演示過程中,自帶電腦的同學就無法跟上節奏,嚴重影響授課效率。
4.教學內容陳舊
傳統的教學內容是根據教材上的安排按部就班教學,但信息化技術背景下軟件功能、軟件插件、軟件版本更新速度快,傳統的教學已經不能跟上現代社會需求的發展,為了使學生緊跟市場需求,適應快速發展的信息化社會就業需要,必須與時俱進,更新教學內容。
二、教學改革實踐
1.教學目標
傳統的計算機輔助課程課堂上的時間主要用來講軟件的基礎操作技巧,但學生很難系統地掌握軟件操作知識,并靈活運用到實際項目的景觀設計表現方案中,針對本課程實踐性和綜合性較強的特點,以應用、實踐為原則,通過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手段,使學生在有限的課時,有限的硬件條件下,熟練掌握并運用AutoCAD、Photoshop等專業輔助設計繪圖軟件,快速將設計圖紙通過軟件準確、清晰地表達;綜合運用軟件、構圖、色彩、搭配等技能繪制高質量的圖紙;在學習過程中,內化軟件操作技巧,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表現形式。
2.教學方法
課前:信息化平臺建設[3]:運用超星網絡平臺上建立計算機輔助設計網絡課程,并設置相關學習任務,督促學生課前做好基礎預習工作,并完成學習任務課中:①模塊化教學法:針對傳統教學知識點零散,系統性不強的特點,新一年的教學改革過程中我們采用了模塊式教學法,使整體教學內容形成一個整體,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與運用計算機輔助進行設計,更好地掌握設計流程。②賞罰分明法:傳統的教學模式為教師演練——學生操作,將這種傳統模式加上鼓勵機制變為:教師演練——學生操作——前十名學生加5分,最后十名學生減5分;通過這種獎懲機制,激勵學生形成競爭氛圍,促使學生更快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改掉拖拉的壞習慣。③一案式教學法:在第二學期課程結束后,開展為期兩周的數字化信息技術課程設計,邀請校外設計院導師指導,從實地調研,設計構思,彩平圖制作,分析圖制作,建造模型,制作動畫,后期處理,通過一個完整的案例,讓學生參與到整個設計過程中來。課后:①以賽促練法:鼓勵低年級學生和高年級學生一起組隊參加各種學科競賽,不管獲獎與否都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在參賽過程中,低年級學生能完整地參與到一個項目的設計過程,并在設計過程中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遇到困難也能和高年級同學積極探討,最終實現“先富帶后富”。②超星平臺課后作業:每個模塊學習結束后,在超星平臺上給學生布置相應的課后作業練習,在規定時間內讓大家統一提交,并相互評閱,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共同進步。信息化平臺的建設很好地解決了學生上課效率不高,跟不上節奏的問題,課程內容上傳后學生可以無限次觀看,查漏補缺,軟件素材、案例一直持續更新,學生可以隨時下載學習。
3.教學內容
(1)AUTOCAD:傳統的CAD課程教學主要講授軟件的基本操作命令。本次課程改革主要從三個方面的內容進行調整、補充。第一,講授文字尺寸標注規范的時候,增加風景園林制圖規范的講解,要求學生在繪制圖紙的時候要按照規范、標準制圖;第二,講授景觀方案設計流程的時候,補充CAD在三大軟件中的作用,繪制內容,以及它是如何與另外兩個軟件進行銜接的。第三,增加施工圖的繪制練習。
(2)PHOTOSHOP:貫穿景觀方案設計的始終,引入風格化的圖紙表現形式,主要從四方面進行內容強化:第一,強化方案設計彩色平面圖制作內容,包括純色風格、競賽風格、小清新風格的學習;第二,強化方案設計分析圖制作內容,包括國外風剖面圖、高級立面圖、常用分析圖制作;第三,強化效果圖后期處理內容,包括拼貼風格、渲染風格;第四,強化方案文本制作內容。
(3)SKETCHUP:草圖大師因為它的操作簡單、易于上手成為風景園林輔助設計軟件中的主流建模軟件,在它傳統授課的授課過程中主要講授的是各個軟件工具的操作使用,課程改革主要從三個方面的內容來進行更新。第一,講授模型場景建造階段,增加CAD如何快速導入Sketchup的技巧;第二,增加如何使用三維模型推敲設計方案,強化設計構思,化繁為簡;第三,增加如何利用Sketchup更好地為Photoshop服務,制作景觀分析圖。一個完整的方案設計的完成,最終都離不開這三個軟件的相互協作,相互配合,尤其是PHOTOSHOP軟件貫穿景觀設計方案的始終,并且最后所有圖紙表現都依賴于PS來實現,所以在今后的課程中要更加強化PHOTOSHOP的講解運用,強化軟件間的聯動性,增強連貫性。
4.教學考核
傳統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采用的是30%平時成績+70%期末成績的考試模式,但是作為一門應用性極強的課程,考試只能作為一種檢測手段,最重要的是使學生掌握并熟練運用軟件操作技能。所以該課程我們要更加注重過程控制,新的教學改革我們采用50%平時分+50%基本操作命令考試,50%的平常分包括:隨堂測試分、考勤分、超星平臺任務完成分、課后作業分。而課堂中運用的“賞罰分明法”要求學生對于基本的軟件命令不但要會用,而且要快速掌握,快速繪圖!超星平臺進行過程控制:教師課前利用平臺預習任務,課后布置相應作業,上傳本節課程內容,學生必須在規定時間內上傳自己的作業成果,教師通過平臺數據可以有效監測學生的任務、成果完成情況,及時發現學生問題,及時解決。
5.教學成效
系統的教學改革后,學生明顯進步很大,對軟件知識的掌握更加系統,同時能夠很好地將所學技巧靈活的運用到實際案例中,在2020年下半年舉行的湖南省首屆大學生風景園林設計競賽中低年級和高年級的組合取得了一個二等獎,三個三等獎的優秀成績。
三、結語
社會發展進程不斷加快,信息化技術日益提升,對風景園林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因此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緊跟時代步伐,利用信息化技術解決傳統教學中面對的各種問題,適時更新教學內容。結合當前學生特點、專業特點、職業特點、社會需要,把硬件環境、軟件課程進行升級、轉變,讓學生入課堂如進公司,將學生身份提前轉變成設計師身份,增強職業素養,提升設計創新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齊敦軍;丁娟;陳振華.風景園林專業“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37):214-215.
[2]曹林森;張忠峰.社會需求導向下風景園林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園林,2020,(09):68-73.
[3]李正文;徐小光.高校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淺析[J].美與時代(上),2019,(03):116-118.
作者:袁水清 單位:吉首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