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無人機智能投放收取滑輪裝置設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在深入研究檢修作業工作特點以及無人機應用技術、定滑輪投放收取的工作流程和330kV以上輸電線路的電磁場特性的基礎上,設計了利用無人機智能投放收取定滑輪的裝置,實現了針對輸電線路地線精準投放收取定滑輪。無人機智能投放收取定滑輪技術在符合安全規范的工況下,無需作業人員攀登桿塔實現定滑輪的精準投放;節省人力物力,對工作環境沒有特殊要求,可有效減少作業人員高空作業,及時消除人員安全隱患,提高工作效率。
【關鍵詞】輸電線路;定滑輪投放;無人機;輸電檢修;高空作業
輸電線路檢修是輸電線路運行的保障,輸電線路是電力系統輸送電能的重要設備,對于輸電線路的檢修工作是輸電線路正常運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對于輸電線路的檢修工作對于電網維持穩定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長期以來輸電線路定滑輪的投放一直沿用人工攀登桿塔,使用拋鉤后釋放引線的方式進行,高空作業量多而且效率低。迄今為止,未發現國內外有使用無人機在地線上投放收取定滑輪的技術裝置出現。在國內,無人機在電力行業的應用主要是異物消除、架空線路放線、線路巡視等。歐美國家裝備了大量的直升機及直升機掛載設備,在無人機使用領域未發現同類技術。隨著無人機在輸電線路中的多項應用,并結合檢修公司在無人機項目上取得的一些經驗和技術,針對電力檢修工作對無人機智能投放收取定滑輪的需求,在深入研究無人機應用技術、定滑輪投放收取的工作流程和330kV以上輸電線路的電磁場特性的基礎上,本文設計了一套“利用無人機智能投放收取定滑輪的裝置”,實現了針對輸電線路地線精準投放收取定滑輪。無人機智能投放收取定滑輪技術利用無人機掛載平臺、智能投放收取平臺、新型定滑輪、一體化地面控制站等高新技術,智能投放收取定滑輪的方法,實現定滑輪在輸電線路地線上的精準投放和收取。無人機的參與,減少了人工攀爬桿塔的工作量,提高了線路檢修時投放收取定滑輪的工作效率。無人機智能投放收取定滑輪技術在符合安全規范的工況下,無需作業人員攀登桿塔實現定滑輪的精準投放;節省人力物力,對工作環境沒有特殊要求,可有效減少作業人員高空作業,及時消除人員安全隱患,提高工作效率。
1智能投放收取定滑輪流程
1.1投放定滑輪流程
無人機載機起飛前,凱夫拉軟索通過卷揚設備卷起收納在無人機底部,掛鉤通過電磁鐵固定在承重水平橫桿V型部位的磁性吸片上。起飛后,當無人機姿態穩定時,操作人員通過地面控制站發出釋放軟索的指令,卷揚設備將軟索以一定速率放出,直至軟索全部釋放,傳感器探測到軟索末端的位置信息后,卷揚設備自動停止。通過視覺圖像系統,控制無人機懸停到高壓線路地線正上方,以垂直碰桿10cm-30cm處碰觸地線線纜,通過視覺系統及位置傳感器的信號,操作人員通過地面控制站發出關閉電吸鐵去磁的指令,掛鉤與承重水平橫桿分離,下面的垂直碰桿通過重力作用沿著線纜垂直下落,掛鉤鉤住線纜,掛鉤內的安全機構鎖止。投放過程完成后,在降落前,操作人員通過地面控制站發出收回軟索的指令,卷揚設備將軟索以一定速率回卷,直至軟索全部收回,傳感器探測到軟索頂端的位置信息后,卷揚設備自動停止。
1.2收取定滑輪流程
線纜上作業完畢后,需要回收定滑輪。起飛后,當無人機姿態穩定時,操作人員通過地面控制站發出釋放軟索的指令,卷揚設備將軟索以一定速率放出,直至軟索全部釋放。操作人員控制無人機的飛行,使智能收放平臺上收放裝置的水平承重碰桿對著高壓線路地線上掛鉤下面的垂直碰桿,操作人員通過地面控制站發出開啟掛鉤安全裝置的指令,使鎖片回置于鉤體內。通過多視覺圖像系統,以水平承重碰桿直接碰觸垂直碰桿10cm30cm處,碰觸后,無人機仍然以一定的安全速度慢速前飛,水平承重碰桿沿著垂直碰桿進入鉤體內,通過無人機的前飛拉力,將定滑輪帶離地線線纜。回收過程完成后,在降落前,操作人員通過地面控制站發出收回軟索的指令,卷揚設備將軟索以一定速率回卷,傳感器探測到軟索頂端的位置信息后,卷揚設備自動停止。
2系統的試驗結果
2.1無人機飛行承載性能優化實驗
要完成精準投放及收取定滑輪,需要無人機具有較大的負載、極強的穩定性、可操控性、抗強電磁干擾。本文利用控制變量法,對無人機載機的電機、螺旋槳、推力進行了6組測試,測試螺旋槳型號選用目前性能最優的6款螺旋槳,包括:1555、1760折疊槳、1760蜻蜓槳、1760碳槳、17寸以及18寸碳槳。不同型號螺旋槳的實驗結果如表1所示。根據表1中的數據,將實驗結果中不同型號螺旋槳的槳推力-施加電流值進行折線圖統計,統計結果如圖1所示。由圖1可以看出,碳材質的螺旋槳在相同推力的情況下,所需施加的電流更小,即槳的飛行性能更加優越。在3種碳材質的螺旋槳中,18寸碳槳具有更加優越的性能,因此本文中選用18寸的碳槳作為無人機螺旋槳,優化無人機性能。
2.2系統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實驗
為了檢測無人機智能投放收取定滑輪系統在實際工作中的性能,本文在330kV線路工作現場開展了投放收取定滑輪的現場應用實驗,實驗結果如圖2所示。如圖2所示,本文設計系統在現場按照工作要求完成了定滑輪的投放、收取工作。在地面測試狀態(線纜高度為3米)時,從起飛到完成定滑輪的精準投放再至降落,時長為2分30秒。從起飛到完成定滑輪的精準回收再至降落,時長為2分10秒。時間總和為4分40秒;在現場實際實驗(線纜高度為60米)中,從起飛到完成定滑輪的精準投放再至降落,時長為4分20秒。從起飛到完成定滑輪的精準回收再至降落,時長為3分50秒。時間總和為8分10秒。
3結論
無人機智能投放收取定滑輪技術利用無人機掛載平臺、智能投放收取平臺、新型定滑輪、一體化地面控制站等高新技術,智能投放收取定滑輪的方法,實現了定滑輪在輸電線路地線上的精準投放和收取;使用電磁控制的方式精準投放定滑輪的技術;使用碰桿作業法精確回收定滑輪技術;完成基于無人機的輕量化智能卷揚機的研究與實現;實現新型掛鉤安全閉鎖裝置的遙控控制以及多視覺圖像系統的調試安裝。無人機的參與,減少了人工攀爬桿塔的工作量,提高了線路檢修時投放收取定滑輪的工作效率,具備在電力系統大量使用和推廣應用的價值。
作者:陳貴鋒 杜強 馬永鋒 馬慶龍 張國鋒 單位: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