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現代主義空間設計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形體與空間的獨立開放性
從現代主義形體與空間的幾何還原性里,我們認識到體量與空間的自明性存在依賴于幾何形的限定,這不僅意味著具有體量的外形有著明確的界限,而由這外形圍合而成的空間必然也是清晰而肯定的,甚至是封閉而內斂的,這與現代主義藝術作品整體而獨立的特征不謀而合。但是,極少主義傾向的空間設計與極少主義藝術又不一樣,作為一種實用藝術,它所依賴的“幾何學是秩序的隱喻”,它“將房屋與宇宙聯系起來”這意味著極少主義傾向的空間又是開放而有序的。首先,極少主義傾向的空間不僅能確定其自身的存在,而且能夠很好地與外界環境融合。幾何學原理作為其存在的基礎,必然使得空間的圍合物一一建筑一一呈現出還原與約減的面貌,而這種還原與約減的程度又是與包含在其中的空間的,開放度緊密相連。雖然處理好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的關系是建筑學的基本任務之一,但對于現代主義的空間設計來說,其幾何還原的特征使得解決這個問題的難度加大。因此,形體與空間的獨立開放性在此苛刻的條件下就顯得尤其突出。
二、場所精神的統治感與和諧性
(一)場所精神的統治感現代主義的空間設計與環境是分割不開的,這個道理可以用圖底關系來闡明。圖底關系是格式塔心理學中的一個術語,即圖形與背景的關系在一定的場所內。人們總是有選擇的感知一定的對象一一有些突顯成為圖形而有些退居襯托地位而成為背景。當圖底對比明顯時,圖形與背景界限分明,容易被感知。之所以我們會對現代主義空間設計的特征有如此敏感的覺悟,皆因為它們突顯于環境。而“極少主義”作為對這種設計傾向的概括,也是在與其周圍環境的比對中得到確定的。但是,格式塔心理學又告訴我們,圖底關系具有互易性,即圖形與背景互為存在而存在。究竟哪一方占據主導地位是由主觀決定的。因此,圖底關系的能力實際上就是產生意識,并且能感受到意識的能力。對于現代主義的空間設計與其環境來說,通過對比,其自身的形式特征得到加強,場所精神也得到展現。
(二)場所精神的和諧性與統治、突出相對,現代主義空間設計的場所精神還具有統一、和諧的一面。這種和諧表現在空間形體與環境的融合,并通過審美的意境來體現。和現代主義空間的精神內涵一致,統一、和諧的精神體現仍然是以追求空間與形體的本體意義為核心的,它拒絕多余的手段和語言,崇尚自然的生成客體。雖然這客體具有幾何抽象的極少主義形式特征,但它不是突兀,不是強調,而是一種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是一種淡薄和寧靜的心靈體驗。這與赫爾佐格和德•穆隆那種相對膚淺的視覺轟動所不同,這種平靜感的表達調動了人類多重的感官,通過深層次的文化訴求作用于人的心靈。所謂深層次的文化訴求,在現代主義空間設計中即是對與之融合的“地域元素”的追求和表現。所謂“地域元素”,指的是自然、物質和社會現實的映像,是對特定自然、地理、景觀、地方材料、技能和文化模式的表達和體驗。1但是,這些元素在空間形體中的具體表現得益于傳統文化的滲透,而非生硬地挪用。同時,傳統文化也并非由這些所謂的地域元素構成,當它與文化相融合時,文化便會逐漸成熟并沉淀下來,成為一種事實和信仰,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和持久性。因此,文化屬于無意識的運行,并且不能從外部來控制。對于空間設計與環境的融合來說,它成為“融合了有意識的意圖和無意識的限制、記憶和體驗的創造性結。
三、結論
本論文作為現代主義的空間設計研究,主要借助了對空間形態及場所精神的特征與表現手法的分析,我們揭示了現代主義空間設計背后更深層次的內涵并由此形成了自己的評價。極少主義傾向的空間設計是簡約純粹的形式與豐富多樣的手法及精神內涵相統一的整體。正如評論家佩羅對主義藝現代術的概括那樣“現代主義藝術中最少或看起來最少的是手段,而不是作品中的藝術。現代主義的空間設計揭示了對立統一的概念,這概念本身就是建設性的,作為生活結構的一部分,對立統一在極少主義回歸本質的意義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激發了空間設計中“經驗”與“現實”之問規律性的聯系,成為極少主義傾向空間設計的能量來源。
作者:于淼單位:南京林業大學南方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