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礦山地質勘查設計與水文地質問題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我國的地質勘查設計工程當中,礦山工程屬于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在進行勘查和施工時,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礦山工程勘查結果的準確性和精確性。在實際的勘查當中,需要對其中存在的不穩定因素進行全面的分析,最終可以實現對整體工程質量的提升。在本文當中,對水文地質因素對地質災害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礦山地質;勘查設計;施工;水文地質問題
在礦山工程當中,其中的水文勘查工作可以說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和因素,其中需要對其施工建設場地的各種因素進行全面的分析,其中包括水文地質特點、環境特點以及礦山工程條件等,根據勘查到的信息進行勘查文件的編寫繪制。在進行勘查的過程當中,如果出現了不到位的現象,對于其中存在的工程地質問題沒有進行及時的發現,則對于地面上的工程構造設計方面的合理性會造成嚴重的隱患,因此對整體的地面工程造成相當大的安全威脅。
1水文地質因素對地質災害的影響
第一,松散對基層的影響:在對現場進行勘查的過程當中,地質災害發生的范圍內存在的松散堆積物是相對較大的,集中體現在粉質黏土和沙土碎石的混合物之當中,其中的厚度可以處于1到3米的范圍內,在結構當中出現了較為松散的現象。在此種情況下,如果在遇到水的情況下,其抗剪能力就會大大的減弱,失去穩定性,發生滑動的概率是相對較大的。在礦區的地質以及地形條件因素當中,礦區的地質本身就屬于容易發生災害的區域當中,整體呈現出了平整的現象,坡度還處于34°的左右,局部甚至于達到了42°的范圍。在此種情況下,相對較大的坡度在邊坡表面的砂層發生崩塌和滑動的現象概率是相當大的。第二,在當地的地面沉降作用下,會導致其當地的巖土體本身的強度以及結構內部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弱化的現象,從而使得巖體本身當中所存在的原有力學平衡現象發生變化,最終對于斜坡來說在一定程度上會發生斜坡失穩的現象,產生向下滑動的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斜坡本身的表層所覆蓋的巖土體當中,在沉降作用下已經產生了松動的現象,最容易發生局部塌陷的現象,因此在坡度不斷加大的情況下就會造成穩定性失衡的現象。第三,在水文地質因素方面,對于地質災害所造成的影響也是相當巨大的,對于礦區當中地下塌陷的現象來說,最直接的誘發因素就是降雨或者洪水現象,并且在排水、蓄水以及抽水等一系列的施工工程頻發的活動下,對于當地的地質災害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其發生的概率。在每年的8月份到9月份之間,如果出現了連續的強降水,則對于巖土體本身來說,在雨水的作用下會形成破壞本身的現象,對于礦區斜坡的破壞力度也會不斷的增加。在發生強降雨的時候,雨水可以使得滑動面產生軟化的現象,對于其中所存在的抗剪強度也會不斷的縮小,因此造成失穩現象而發生災害。因此,可以看得出,對于坡體的位置以周圍的環境地質條件,如果存在條件相對較差的話,則需要對以上的各種條件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從而分析得出破壞力度最大的因素進行采取完善的措施。
2.1工程案例
在本文當中,主要以某地區的建筑工程來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在該工程當中,施工面積為1290平方米,工程的建設總高度為52m,其中分為地上15層,地下2層,在整體工程的施工設計當中,采用的是鋼筋混凝土的框架剪力墻結構進行施工。在對其進行施工的過程之前,對于其施工的環境做出了地質勘查,做出了當地的水文地質資料的分析。在該工程的地質勘查范圍當中包含了室內和室外兩個部分的內容,在該區域當中的地下水主要呈現出孔隙潛水的方式,主要存在于砂礫層當中,水深在地下1米到2.5米的范圍內,該地區的年水位變化幅度在1m的范圍內。
2.2具體的對策措施
在對該工程進行采取措施的過程當中,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采取科學全面的措施。首先需要不斷的加強對水文地質勘查的監督管理,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當中,需要按照我國出臺的相對應的規范來進行施工管理,根據自身的地質勘查現狀來實現嚴格的監督管理,最終可以當地的水文地質勘查數據結果的基礎上,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進行安全高效的施工。其次需要不斷的提升地質勘查人員自身的知識水平。對于水文勘查制度來說,需要利用全面的知識水平來對其當地的工程地質的資料實現科學的分析,根據最終的地質勘查結果來做出施工方案的設計,最終可以實現工程的安全順利完成。在此種情況下,需要對該區域當中所體現出的地質現狀作出全面的調查和分析,對區域內的各項屬性特點進行勘查和分析,其中包括地質地貌、水文信息等各種歷史信息,在眾多的數據基礎上制定出嚴格周密的勘查工作計劃。在對當地的水文地質情況資料進行勘查調查的過程當中需要利用大量專業知識以及工作能力,因此在對勘查人員的選擇方面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內容。對于項目施工單位來說,需要進行定期的技術培訓和考核,以此來不斷的提升勘查人員本身的水平和知識。在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對于技術和方式進行及時的更新,利用先進技術和設備的基礎上,最終實現對地質勘查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有效提升。在施工單位當中,需要最大限度的調動勘查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通過制定出獎懲措施,來對工程的順利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礎。最后,還要不斷的完善其地質勘查的制度,對于每一個工作環節以及評價任務和目標等多方面的內容都要做出規范性的流程,最終可以在進行地質勘查的過程當中有效的提升地質勘查本身的工作效率。與此同時,在進行勘查完畢之后,還要對其評價環節做出高度的重視,對于地質勘查工作來說,主要是對建筑物本身所造成的影響基礎上進行開展的,因此需要對該項目當中的基礎地質勘查資料進行詳細的搜集,全方位的保證可以得到高水準的水文地質評估質量。如果在項目施工的過程當中發現和水文地質勘查當中不統一的現象,則需要對其進行重新評估和分析,最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措施策略。
3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的巖土工程勘查設計和建設的過程當中,水文地質問題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內容和因素,對于其巖土工程本身的開發和建設質量起到了決定性的關鍵作用。在實際的建設工作過程當中,需要最大限度的提升對水文地質勘查問題的重視程度,從而實現對其重點勘查項目的全面分析,其中包括地下水的水位、分布、含水量以及變化趨勢等,從而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實行具體的應對策略,對建筑物本身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做出全方位的評估,最終可以提升我國巖土工程本身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峰.工程地質勘察中的水文地質危害分析及對策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26):407.
[2]黃小平.礦床水文地質勘查類型劃分探討[J].大科技,2015,(2):188-188,189.
[3]李威.淺析地質勘察中水文中存在的地質問題[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4,(15).
[4]張華,李勝,朱聰林.關于工程地質勘察的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1).
作者:陳萬華 單位:臨朐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