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程序設計教學的興趣保持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科技和教育的日益發展,機器人競賽、計算機奧林匹克競賽等競賽活動逐漸風靡到小學生的生活當中,面向小學生教學的程序設計課程在小學生的基礎教學課程中也扮演起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計算機語言教學是小學生程序設計課程的主要部分,主要教學任務是教會小學生使用計算機語言獨立編輯并解決生活、學習中遇到的數學問題。如何保持和提高小學生在程序設計課程中的熱情和興趣,是本文重點探討的內容。
【關鍵詞】
小學程序設計;程序教學;興趣
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知識的重視程度以及人的知識儲備和能力的要求與日俱增。為應對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競爭,當代學生知識能力的儲備和運用需要具備更高的水平。以計算機語言學習為重點的程序設計課程在小學生課程中的開設,開始注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對其綜合素質全面提升具備積極作用。
一、激發興趣,培養學生思維力
程序設計課程相較與其他小學生學習課程而言,顯得比較枯燥。教師的教學不當,很容易讓小學生產生厭學心理,甚至對今后的程序設計課程一直抱著消極情緒。因此,激發學生對于程序設計課程的興趣顯得尤為重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產生興趣之后就容易跟著教師的節奏去學習和摸索,在此過程中思維能力的開拓將得到很好的鍛煉和提升。比如在教授學生學習編程時,在學生開始學習之前,讓學生在編程環境中運行一個算法或者是繪圖的簡單源程序,即讓學生了解程序設計的作用從而產生學習的興趣。程序語言的學習對于邏輯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要求較高,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成功的滋味,對學生的自主求知欲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改進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
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理解、接受并且能夠進行相關實踐操作,并不是指教師自身完成學習任務。因而,教師從學生角度出發,安排程序課程教學的教學任務,充分考慮小學生的特點,針對學生的特質展開豐富多樣的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一)形象比喻,貼近生活眾所周知,以計算機語言為主要教學內容的程序設計課程枯燥、抽象,而且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學生不太容易接受和理解,特備是程序設計中各種算法的教學。作為老師應該具備充分的引導能力,進行形象化的比喻和轉化,削繁就簡,深入淺出。小學生對生活抱有濃烈的興趣,以生活中常見的現象進行比喻和轉化,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幫助學生更快更好的掌握學習內容。比如:學生在學習數據交換時,教師進行如下的引導;有兩瓶飲料,一瓶是果汁,一瓶是可樂,如何實現兩瓶飲料的互換?學生很容易聯想到借助第三個瓶子。同理,程序設計中同樣需要引入第三個變量,形象生活的語言更夠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
(二)開展課外活動,拓寬眼界課外開設程序設計興趣小組,吸引對程序設計感興趣或者擅長的同學加入學習,教授一些課堂外的趣味知識。在校內開設程勛設計比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一方面可以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促進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鞏固、強化以及轉化和運用;另一方面學生成果的分享,有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此外,比賽的歷練,進一步強化和補充程序設計教學的內容,除了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之外,也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能夠促使其更好的學習和提升。
三、加大上機練習,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程序設計課程很關鍵的一部分就是引導學生上機進行操作實踐,以此檢驗、培養其程序設計能力和水平,從而全面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操作”是程序設計的“靈魂”,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感受到程序設計的“靈魂之美”。教授一些簡單的程序編寫,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程序設計基礎,觸及到程序設計的“靈魂之美”,然后逐步加深難度,提高實踐操作的技術和編程技巧,引導學生在實踐中不知不覺的提升技能。做到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齊頭并肩,同步進行。教師在課前做好準備工作,明確學生上機實踐的任務和目的,充分利用課堂45分鐘的學習時間,做到練中有學、學中有練兩相結合,避免“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的程序設計能力在上機操作上得到一定的鍛煉和提升。在學生出現操作問題時,教師恰如其分的引導也有助于學生學習勁頭的保持和操作能力的提升。挑選班級的程序設計課程出色學生擔任“小小輔導員”,協助老師進行上機操作指導,也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編程能力和學習興趣。
四、結束語:
學校因素、教師因素、學生自身因素、家庭環境因素等都會對小學生的程序設計課程興趣產生一定的影響。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理論結合實際,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實施科學、合理、先進、有效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是在新時代背景下對貫徹落實新課標的要求。由于受知識水平以及實際條件等因素限制,在程序設計課程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不盡人意的失誤,這對學校、教師、學生三者而言都提出一定的挑戰和要求。
【參考文獻】
[1]胡風.讓LOGO語言成為撥動學生思維的主旋律———《帶參數的過程》教學案例[J].考試周刊,2013,(59):133-134.
[2]高瑩.北京市西城區率先對小學程序設計教學進行有益嘗試[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0,(1):34.
[3]王旭卿.從計算思維到計算參與:美國中小學程序設計教學的社會化轉向與啟示[J].中國電化教育,2014,(3):97-100.2014.03.017.
作者:王超 單位:寶應縣開發區國際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