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市園林設計中的海綿城市理論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海綿城市作為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系統理念,其在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一些容易出現洪澇災害的城市,能夠有效地防止城市發生雨洪和內澇出現。文章通過分析海綿城市的基本概述及應用原則,從城市道路綠化帶、自然排水系統、雨水花園、可滲透路面幾方面對海綿城市理念在城市園林設計中的具體應用進行了闡述。從而促進當前城市化進程的發展。
前言
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的快速發展,在城市的建設工程中,建筑面積的在逐漸擴大,綠地植被的面積越來越少,從而直接影響了城市的蓄水功能,從而引起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針對我國城市建設發展的實際情況,為防止城市建設快速發展過程中,受到季節降水影響,發生內澇、長降雨、洪雨情況的出現,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海綿城市理論。海綿城市理論的應用,能夠有效調解城市氣候變化而引發的雨水災害,切實的預防和治理城市內澇和長降雨問題,對于城市建設意義重大。海綿城市理論的被廣泛的推廣與應用,對于促進我國城市化的發展,調解城市的氣候變化以及必須城市發生雨水災害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主要從海綿城市的概述及其原則入手,分析了城市園林設計中海綿城市理論的應用和發展。
1海綿城市的概述
“海綿城市”指的是把城市建設成具有海綿的特性,能夠更好地適應氣候變化和各種自然環境問題,其設計目標即為要求城市整體在應對環境的變化或者遭受面對干旱以及洪澇災害等自然災害時具有較好彈性,當雨量較大時,能夠有效的進行吸納雨水、滲水以及儲水,處于干旱時,則能夠及時有效的排出雨水[1]。是一種優先考慮了生態原則的有效的可持續城市設計理念,將自然途徑與人工設計相融合,與合理的園林規劃設計相結合,充分發揮城市園林的作用,有效的防止防治和治理城市排水防澇現象,并且最大限度的積存、滲透了城市區域內的雨水,并對其起到一定的凈水作用,使得雨水資源得到了更好的利用。海綿城市的應用與傳統城市的建設方式對于環境的影響相比有明顯的區別和優勢見下表所示。
2海綿城市應用的基本原則
2.1注重生態效應
在城市園林設計中,海綿城市理論的應用與發展,首先要考慮城市的是生態效應。在過去我國的城市化建設過程中,管道、溝渠以及泵站工程等灰色設施的建設往往是城市建設的重點。海綿城市作為一種綠色工程,在其設計和建設過程中需要靈活運用環境特點和生態環境因素,針對雨水的收集和排放工作進行科學有效的設計和建設,更好地保護城市生態環境。針對更容易發生雨水徑流情況,雨水系統更為老舊的老城區,在設計時應選用影響較小的雨水設施和系統,從而更好的確保雨水管理,明確海綿城市的設計應用首先應注重結合生態效應的原則。
2.2合理優化規劃設計
根據《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要求,在城市建設過程中,要充分保護河流、綠化、樹木等自然原生態環境。因此,在城市園林設計的前期階段,應充分進行考察研究工作,結合城市地理和氣候環境,將城市雨水、 雨水管渠以及超標雨水徑流排放系統的相互配合統一應用,注重城市建設發展的可持續性發展,將海綿城市的綠色設施與灰色設施、源頭減排結合進行末端調節。在考慮原有城市水循環的各個環節和城市現有水設施、水資源的開采程度后,在盡量不破壞城市原有道路排水系統的基礎上,更好的利用自然,繞過天然河流和湖泊規劃道路的建設路線,合理優化和規劃城市建設的空間布局,對海綿城市進行科學可行的規劃設計[2]。
2.3安全第一
安全是第一生產要務,任何工程的建設安全永遠是最重要的。對于海綿城市的設計也是如此,在海綿城市的規劃設計過程中,應該做好實地勘察,了解項目地的水資源情況和具體氣候降水特點,嚴格按照該城市對水環境保護和城市內澇治理的實際要求及相關規定,確保城市居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前提下,設計出科學可行的海綿城市設計方案。
3海綿城市理論在城市園林設計中的實際應用
3.1城市道路綠化帶的設計
在海綿城市理論的實際應用中,道路規劃方法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道路景觀綠化,另一種是人行道雨水排放。針對城市道路中的景觀綠化,道路凹陷綠地可以通過引流的方式將路面雨水徑流中的存積的雨水引入城市綠化帶當中,由此形成一個綠色天然的儲水設施,以此來減少雨水下滲并對雨水起到凈化作用。同時城市道路中滲透道路的利用可以適當的強化它的雨水滲透作用,但是在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城市道路路面的路面污染狀況,注意泥沙等污染垃圾問題,考慮是否選用滲透路面。
3.2自然排水系統的規劃
自然排水系統的工作原理,是在城市中原有排水系統的基礎上,促使雨水通過不同的集水管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的排放過程中,為城市中的土壤還有植被提供水源。構成這一系統的包括城市中的植被和城市中的地表坑洼地、人工改良的土壤,本土的土壤,以及城市原本的排水管道。
3.3雨水花園的發展
海綿城市設計中雨水花園,主要是指以淺凹陷方式種植灌木、花木、花草等植被,以及城市其它基礎設施中帶植被的區域。雨水花園充分利用了土壤和植物的過濾作用,確保了保證雨水的滲透并降低了雨水徑流,在美化城市的同時將城市雨水管理系統和城市園林景觀的完美設計結合在一起。
3.4可滲透路面的應用
海綿城市設計中可滲透路面的應用是利用多種技術手段的應用將原有城市道路中不可滲的路面轉變為可滲透雨水的路面,是一種直接減少地表雨水徑流的有效方法。其應用是一種對現有雨水問題的有效緩和措施,可以切實減少其他雨水管理辦法,從源頭上解決雨洪水問題。常見被廣泛應用的主要滲透路面材料有水泥磚塊、可滲透瀝青、可滲透混凝土等[3]。例如:福州奧體中心項目采用透水混凝土進行地面鋪裝(見下圖所示),彩色透水地坪擁有15%~25%的孔隙,透水速度更為高速,雨水排出效果更高效,且本身的抗凍耐用性能相對于一般混凝土路面更為突出。
4結語
綜上所述,在城市園林設計的過程中,海綿城市是時展和進步的的產物。隨著城市建設的高速發展,在城市園林設計中,海綿城市的設計和應用可以更好的降低城市園林建設的成本支出和有效的提高城市園林的管理質量,充分的發揮城市園林的各項功能。在提高城市園林建設質量的同時,兼具實用性和美觀性,體現出城市園林的價值,讓整體城市建設朝著更加自然、自然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畢新華.生態公園景觀規劃設計中海綿城市的應用策略探析[J].建材與裝飾,2019(17):87-88.
[2]周勤勞.海綿城市理念在城市園林設計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9(10):164-165.
[3]黨曉娟,董王安.“海綿城市”建設對景觀園林設計的影響分析及對策[J].現代園藝,2018(05):112-113.
作者:林鵬飛 單位:福建翰文景觀設計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