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隔扇在室內裝飾中的創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引言
中國傳統木建筑是具有典型“墻倒屋不倒”特性的大木結構,每個木構件之間用榫卯結構相連,組成一個結構科學嚴謹、獨立負載能力極強的整體。正是有了這樣的結構堅固完整的大木作結構體系,才使隔扇———一種融功能與藝術于一體的小木作構件,在建筑空間內被廣泛使用,達到實用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并呈現出很強的實用價值和藝術感染力。
隔扇又稱格扇(見圖1),其基本形狀是縱向的邊挺和橫向的抹頭組成木質骨架,框架內又分為三部分,上部為隔心,下部為裙板,隔心與裙板之間為絳環板,三部分以隔心為核心部分[1]。如果隔扇要加高的話,一般作法是在隔心之上和裙板之下增加絳環板,組成上、中、下三塊絳環板的隔扇。
1傳統隔扇藝術的總體特征
傳統建筑空間最有特色、最突出之處在于綜合運用隔扇、屏風、罩落等,創造變化豐富、隔而不斷的空間[2]。隨著我國傳統古建筑建造技術的日臻完美,隔扇門的形式、結構也由簡單到華美,在傳統的裝飾藝術文化中散發著獨特的魅力。
1.1傳統隔扇裝飾圖案
圖案裝飾是傳統隔扇藝術的核心,體裁豐富、文化寓意深厚,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隔扇的圖案造型千變萬化、豐富多彩,隔心、裙板、絳環板三部分的裝飾類型和圖案各不相同,頗具想象力和感染力。隔扇的上部隔心高度和下部絳環板、裙板高度比例一般為6∶4。
其中隔心是隔扇裝飾的中心部位,一般分為內外兩層,中間夾紗或者玻璃,或者字畫、刺繡等,主要裝飾圖案有兩種:一種是只用木柵格網來表現的純花紋,用根條拼成各種紋樣,以燈籠框最為常見,有一碼三籌紋、步步錦紋、冰裂紋、龜背錦紋、萬字紋等,變化無窮,如圖2所示[3];另一種常見的是木柵格網中間加嵌雕刻花板或者字畫結組成,構成組合裝飾圖案,如圖3所示[4]。隔扇的絳環板和裙板是實心木板,位置最接近人的視點,所以也是裝飾的重點區域,通常使用深雕、淺浮雕和線雕等多種手法。雕刻圖案內容也相當廣泛,包羅萬象、寓意深刻。如戲曲人物類圖案“三娘教子”“八仙過海”“天官賜福”等。花鳥蟲魚類圖案如“三羊開泰”“魚躍龍門”“喜鵲登梅”等,還有龍梳、云紋、文字器物等圖案。
隔扇中的裝飾圖案蘊涵著多種吉祥寓意,表達的意思因內容不同而各異,如瓶插月季象征“四季平安”;瓶插如意代表“平安如意”;古錢與蝙蝠組合稱為“福在眼前”;石榴代表多子;文房四寶代表文采學識;這些圖案通過諧音、象征等手法都表達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折射出對吉祥和睦、事業興旺、生活平安的追求,達到裝飾和實用的完美結合。
1.2傳統隔扇的功能特性
隔扇在傳統建筑或者室內中的使用范圍非常廣泛,主要是由于其本身的一些重要特性決定的。
1)靈活性。
隔扇在傳統建筑空間里最有特色、最突出的特性在于通過在長度和寬度上隨意變化,來滿足不同高度和寬度的建筑空間,創造出一個變化豐富、隔而不斷的區域空間,也就是說隔扇在長度和寬度上具有“顯調”和“微調”的雙重靈活性[5]。由于傳統建筑的開間不同,容易造成面闊寬窄不一,當面闊懸殊較大時,可以通過增加或者縮小隔扇的數量來適應不同的面闊寬度,這就體現了“顯調”的作用。當開間面闊懸殊程度較小時,則可以通過改變自身的寬窄比例來進行調整,這時就又體現了“微調”的作用。同樣道理,在高度方面也可以像寬度方面一樣,通過雙重靈活特性來進行調節,實現立面高度上的和諧統一。隔扇的高度變化可以通過在隔心和裙板之間增加絳環板的多少來完成,形成三抹頭、五抹頭、六抹頭等的隔扇組合形式來滿足不同房屋的高低要求,充分實現了隔扇在構圖和整體尺度調節方面的完美統一。
2)實用性。
在傳統木結構建筑中,隔扇主要是作為建筑的抬梁和穿斗式木結構之間的外圍護結構,大多用在廳、殿、堂或軒的建筑明間位置,而且通常是偶數的4扇,6扇甚至8扇。從實用性方面來講,主要起著屏蔽和分隔空間的作用。屏蔽方面主要是指遮擋視線,保證室內活動有一定的私密性;分隔空間方面主要是指對建筑的內部空間進行分隔;可以說傳統的隔扇在建筑中起到的是門的作用,類似于我們現在用的推拉門,可以觀景,除此之外傳統隔扇在建筑空間中還起著過道和采光、通風、保溫的多種作用。隔扇和掛落、屏風、家具等一樣可以用來對建筑空間進行劃分,具有減緩氣流、導向人流的作用,同時也是過渡空間的一種常用手法,是一種把傳統建筑構件用于建筑室內空間的有效手法,可以引導人們移動的路線,讓人們感覺空間變換;另外隔扇用在建筑室內空間內還可以形成一種多維空間,半通透的隔扇結構營造了一種模糊之美,對烘托室內氛圍、提升設計品位有著重要的作用。
3)藝術性。
隔扇造型精美,雕刻細膩,圖案豐富,集各種藝術、形式于一體,具有獨特的裝飾功能和藝術價值,在裝飾建筑、室內和美化空間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隔扇本身細膩的材質,精致的做工,還有隔心上具有傳統特色的藝術造型,裙板和絳環板上華美、縝密的雕刻,使隔扇本身就可以作為一件很好的藝術裝飾品,彰顯著建筑空間的獨特藝術魅力。隔扇富有特色的傳統造型,既凸顯出經典的中式傳統特色,又美化了我國古代傳統建筑空間環境格調。隔心上用木條拼成的圖案,裙板、絳環板上雕刻的多種動植物、人文、山水、傳說故事等瑞祥的圖案畫面,用諧音、象征、箋言、比擬、雙關等手法詮釋出人們內心世界對崇尚自然和美好生活的追求,折射出對美好生活和事物的向往,使人心里產生美麗、舒暢的感受和遐想,既很好的裝飾了空間,又營造了一種極高的藝術氛圍。
隨著人們居住環境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傳統隔扇用做連接室外與室內門或者窗的原始功能與現代的生活需求是不相適應的,尤其是在安全、采光等方面都無法滿足。近些年來,隨著傳統復古文化的興起,傳統建筑構件———隔扇,在現代室內設計中被應用的范圍會更加寬廣,其藝術氣息也會隨著環境改變而更加現代化,應用形式也會表現的更加多元化。
2.1功能上的創新應用
由于現代室內環境的變化,隔扇在室內空間中的應用也在慢慢變化。我們可以用替換的手法來將隔扇的功能轉化,比如原來用飛罩、掛落分隔空間的區域,可以用隔扇來代替,同樣可以營造一種虛實的透景效果;又比如在家居環境中,我們的傳統習慣是忌諱“入門見廳”,講究含蓄美,所以在入門與客廳之間用造型精美的隔扇來充當玄關,起到分隔、美化、協調、視覺緩沖的作用。
隔扇還可以用到客廳的陽臺落地窗戶,把穿過隔扇花格的室外景觀巧妙的借到室內中來,完成一種突破空間局限、豐富空間的效果,而且隔扇本身裝飾精美的造型和花紋也是客廳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另外室內利用玲瓏剔透、別致典雅的木隔扇改變一下形式來代替厚重呆板的墻體,形成了隔而不斷、屏而不閉、情景交融的室內景觀,如圖4所示。
2.2裝飾上的創新應用
隔扇本身造型華麗、裝飾圖案精致、圖案寓意豐富的特點,決定了它本身就具有很強的裝飾性,所以作為藝術價值很高的室內陳設品或者裝飾構件出現在室內設計中也不奇怪。尤其是具有傳統風格特征明顯的純手工隔扇,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位和價值都非常高的室內陳設工藝品,其裙板上的雕刻花紋圖案多種多樣、變化多端,簡單點的可以是一些線條圖案、植物圖案構成,復雜點的又可以是歷史人物故事、人文傳說,這些圖案無論是單獨一扇出現,抑或是成組出現,都非常美觀并具有極大的藝術裝飾價值。隔扇裙板和雕刻手法也多種多樣,體現了極高的藝術價值;隔心部分造型又趨于簡單,多是幾何型,在空間使用中又可以達到很好的通透、采光的效果,真正達到了裝飾和實用的完美結合。所以,傳統隔扇文化藝術的傳承和創新與其他傳統文化一樣,根據時代和環境的變遷,挖掘符合當今時代要求的需求和文化內涵,結合現代室內設計需求,對其形式、結構和材料加以合理的改造利用,以滿足當今人們的實用、視覺和情感等方面的要求,最終達到使它在現代社會能很好的繼承和創新。
3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和時代的變化,不僅僅會使隔扇在外觀和功能上發生改變,而且還會賦予這種傳統構件更多的現代文化意義和內涵,未來隔扇的發展會更加符合時代特色和風格,更能體現人文特點。隔扇作為體現中國傳統風格的一個典型表現形式,或者說是一個裝飾陳設用品,可以表現的很現代,也可以表現的很傳統,這都將會由它本身的構造、形態、裝飾符號和自身形式美和功能的完整性而成為一種社會文化符號,并隨著社會人類文化的腳步變化而變化,相信會更廣泛的滿足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也會更加燦爛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