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平面設計教學中學生審美觀的培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教育理念的更新換代,審美素質的教育也在實踐中漸漸成熟發展起來。好的審美能提升一個人的精神氣質。在藝術的道路上審美更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質,它是啟發靈感創造美,實現美的最佳手段,是適應社會需求引領時代潮流的重要技能之一。所以這更加要求教育工作者充分了解學生,配合時下的設計環境和教學環境使審美教育的過程有基礎理論支持和特色教學。審美的教育,不是局限于眼前的,它是歷史沉淀和時下前沿性的文化的高度凝練的產物。從某個方面來說,平面設計的審美基礎教育需要多視角去研究和進行。首先需要學生有一定的平面設計理論基礎還有平面設計技能。其次要有主觀審美的情感素質。最后需要學生能夠有自發的審美能力去進行平面設計的創作。培養平面設計審美的另外一個途徑也可以說是載體,就是通過教育者多方面的引導和啟發,并且系統化有目的性的對學生進行優秀作品的欣賞和鑒別來實現。在當下,很多的大學生都對審美的概念很薄弱,他們更多的是追求一種“速食”文化,求新求異,忽略事物本身的美好,盲B崇拜,過于“娛樂化”。根本性的丟失r心靈深處的感動,所以所謂的“審美”也在漸漸成為空談。而在學習平面設計時,為了追求這種快節奏的文化需求,大部分的學生都忽略了對作品深層次的創作與探究。為了讓這種淺層次的追求升華到深層次的審美意識,教育者應通過專業的語言、鑒賞課程、思維拓展訓練等方式剝落“速食”審美,創作出能走進大眾心理,震撼心靈的作品。大學校園是一個展現自我能力發覺潛質和提升審美的最廣闊的最純粹的空間。培養有懷疑精神,會批判性思維能自我反思和創新思維的優秀設計人才是教育者一直以來的追求,而這恰恰契合了追求審美的幾大特征和條件,這個過程中注定是不拘泥于常規、敢于標新立異、獨辟蹊徑的。
一、平面設計的審美教育
從“foundation”到“emotion”“foundation”本義基礎,顧名思義是審美教育要從基礎做起。審美基礎的培養是設計師夯實設計能力和創造能力最根本的要求。當學生通過基礎知識的學習后就有了更加完善的設計理論基礎,能更好地了解材料的屬性。軟件操作熟練度也直接影響設計的優異成績,也只有基于基礎的設計才能真正發揮設計師的潛能,符合市場,并具實用性與觀賞性于一身。有了基礎的知識和技能(這里的技能指的是軟件操作等必備技能),才能真正發揮主觀能動性去創作和實現想法,保證作品符合大眾的審美,具有實際意義,也能在工作中更加符合客戶的要求,執行客戶所想。及客戶所不及。真正的審美是存在于意識中的,它無法物化成具體的形狀,所以設計中的審美也是情感的抒發即“emotion”,這讓審美真正架構在情感上輸出,而不是淺顯的表面。要作出一個震撼人心的設計作品必須要感動自己感動他人,這就需要我們的審美中有強烈的情感因素,當然這也是建立在理性基礎知識之上的。設計鑒賞是對美的全方位的深度體會與感悟,是需要充沛的情感和理性的介入的,而學生在欣賞和體悟的過程中也能領略到各種作品背后的創作思路和作者對美的詮釋。這更加啟迪了學生對于美的深度詳實的思考。美術鑒賞讓學生感知到一種全新的激發靈感模式,激發對設計的美好向往。同時,設計鑒賞課程還可以為學生們創造力的開發起到重要作用。學生在鑒賞一幅優秀的設計作品時,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調動全部的想象力。根據這幅作品的描繪手段、方法、結構、語言和當時的時代大背景,主觀自覺的去分析作品的內在深層次的含義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真正意圖,也為學生在接下來的作品創作過程中提供更多的靈感和想法。
二、游戲是興趣的開始也是審美的開始
游戲說是藝術起源的重要的學說之一。該學說的代表人物席勒認為:“人的藝術活動是一種審美外觀為對象的游戲沖動。”游戲是人在生活中在藝術中的本能活動,是每個人生活中都必不可少的,它是事物開始的最快、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它可以讓一個枯燥的事情迅速變得有趣,而趣味性正是審美的開始。在平面設計教學中首先要啟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享受創作和思維的過程,只有這樣的開始才能讓他們對設計作品充滿興趣充滿愛,在探究的過程中漸漸提高審美,擁有自己的獨特領悟,設計天賦往往都是自發的,而不是枯燥灌輸的。在英國的設計高校,經常會有一些美術欣賞課和思維啟發課程。學生們通常會在一個自由放松的環境中進行思維發散,頭腦風暴。天馬行空的思維是設計創作的靈感源泉,在游戲中完成欣賞的目的,這讓學生既能學好知識,也能在玩樂中激發創造性思維。在英國索爾福德大學的思維啟發課程中(圖1),老師會讓學生用手頭的畫筆和畫紙根據老師口述的隨機的故事內容形成畫面的創作。整個“游戲”過程所有學生都十分認真投入,有很高的積極性,在老師規定的時間內將“自己、家人、夢境、晚餐、故鄉”等所有故事都栩栩如生的繪圖到紙上,或成系列或獨立發散。期間教師在語言上也對學生進行啟發,讓學生更多的覺得那簡直就是一次有趣的游戲,而不是什么枯燥乏味的課程。而時間的限定也是在某種意義上啟發學生快速的準確的反應能力,也因為有了時間的限定,學生設計的過程也十分順暢,不過多思考無用的信息,只從有效的信息中捕捉自己需要的部分進行發散思維。在此過程中,學生在潛意識中提升了對設計的敏感捕捉力,在繪畫時考慮構圖和故事連貫性,自主的發散的創作,會在量的積累后形成審美的質的飛躍。在繪畫結束時,老師讓所有同學將畫用夾子夾在繩子上,鼓勵大家說出自己的故事和想法,還有創作的過程。這一舉動讓所有同學在欣賞品鑒他人作品的同時也提升自己的審美眼光,評判他人作品時也反思自己的作品,事半功倍。
三、“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讓審美“走出家門”
當今時代飛速發展,社會再也不需要那種閉門造車不會思考的設計師,你的甲方也不會青睞坐井觀天,不時尚不前沿的“雞肋”設計作品。這時你需要走出去,走出局限的小空間,要多看、多聽、多觀察、多思考,形成自己的思維體系。只有大的思維格局才能創作出有靈魂的設計作品。在教育的過程中教育者也非常容易走入照本宣科的誤區中,這對于設計這門學科來說是基本不受用的,教育者應該鼓勵學生走出去,觀察生活和自然。設計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更是為生活服務的,所以,只從書本汲取是一種缺失。只有打開視界才能使審美素質上升到一定的新的高度,大格局決定大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也決定了審美的方向與高度。法國的大部分博物館、展覽館、美術館對學生都是免費幵放的,他們鼓勵學生多看來自世界各地的好設計、好作品、好想法。每周都系統的、固定的安排幾次博物館的專門性課程。國立博物館不僅免費開放,還有專門的講解人員對作品進行詳細的說明,讓學生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這種方式無疑是對學生眼界的開闊和提升,而欣賞和詳細了解作品背后的歷史意義及創作過程和手法后,學生的審美也會在這個過程中漸漸完善和提升。作為教育者,應該多鼓勵和組織學生參與這種活動,或有計劃性的或自發組織,和有針對性的疑問,在結束參觀后將疑問與同學老師交流分享,讓大家都能得到思想上共享。在欣賞觀看的過程中無疑是對審美的一種直接的提升,只有眼界開闊有見識,才能下筆有神有見地。這種長期的熏陶,潛移默化的灌輸,也是一個從質變到量變的跨越性改變,從而在審美上也得到質的飛躍。
四、設計鑒當課一審美的深度提升
在平面設計的教學課程中優秀的設計鑒賞課能啟發學生的靈感,更能讓他們從優秀的作品中汲取養分,并運用到自己的設計中去。這里的鑒賞課程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學生個人作品鑒賞課。第二部分是優秀國內外設計作品鑒賞課。首先,學生的個人作品鑒賞課程能切實有效的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優缺點,看別人作品的過程中也對自己的作品有全方位的審視。而國內外優秀設計作品的鑒賞,則是讓學生在縱向上的審美有所提高,判斷和分析能力也得到提升。通過設計鑒賞課程,加強對美的理解,也更加清晰地認識當前設計的大環境。在鑒賞中,不能單單停留在“賞”的程度上,還要學會“鑒”,要啟發學生對設計思路設計作品有獨到的見解和判斷,要形成有鮮明個人特點的觀點。教育者在設計鑒賞課程中應加強對優秀設計作品的詳實分析,在教學過程中應從畫面結構色彩圖形構成等多方面剖析作品。如圖2、圖3,分析作品時應具體而全面的分析。該作品本身有強烈的色彩對比,運用各種筆觸效果增加畫面的層次與豐富程度,點線面的分布看似雜亂無章實則有著完美的規律和安排,體現了畫面虛實關系,層次鮮明,字體的安排若隱若現嵌入設計中,更加豐富了畫面效果。是非常優秀的設計作品,學生在品鑒的過程中也能啟發個人創作的靈感,也在某種程度上得到借鑒和啟發。
五、優秀設計作品的審美體現
優秀的設計作品在各個角度都是值得推敲和思考的。只有豐富的經驗和積累才能在作品中體現出高的審美世界。作品的手法和語言,光影、色彩、空間、字體,都是審美意識的充分體現。只有分析透徹才能從根本上理解作品,從而提升自身的審美素質,打開眼界。圖4設計作品為酒瓶貼和包裝的平面設計,第一個設計作品不僅在設計上運用精煉的平面設計語言,在互動性上也充分作出考慮,這充分體現了整個設計的使用價值,和趣味性,提升了作品本身的價值,提升了審美高度,并充分表現出設計師的審美情感,將趣味性融入其中,而且我們也不難發現連線后的畫面也呈現出房屋和迷宮的圖案,讓整個設計作品鮮活起來。圖5的海報設計,在構成和排版上都有極強的邏輯性,這正是設計師審美基礎的體現,當我們仔細觀察和研究時還會發現,在字體的運用上設計師也非常的考究,將色塊與文字進行穿插組合,呼應了整體畫面,字體的大小面積安排精準,細節上處理的非常到位,畫面整體都是由色塊拼切組合而成,所以每個色塊所占面積和擺放位置都體現出平面設計師非常高的平面設計功底細節處理能力和審美水平等優秀設計素養。
小結
素質教育的有計劃性的深入實施,讓審美的教育更加受到關注與重視,人們對審美教育的認識程度也逐漸加深,逐漸意識到審美的教育是不可替代的,但在審美教育中也存在著一些偏差的理解和誤區。首先,審美教育成為道德教育的附屬品。其次,有的教師在教授設計課程時沒有注意設計審美的培養,沒有將審美與設計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將設計審美和教育審美還有道德教育混淆在一起,這是一個不正確的引導教學,也讓其他教育得不到完全的發展。再次,在設計審美培養的過程中忽略理性思維培養。沒有審美根基的審美意識,是不完整的。審美教育中需要學生全力以赴的配合,要緊跟教育者的思路,這樣才能不走彎路,不在錯誤的方向上迂回。基礎教育格外注重理性上的感受、體系性的知識結構。當代美學通過一些列求證得到結論,有文化素質的基礎是構建良好審美素養的前提,直接影響是否有審美能力。有文化的基礎,了解歷史和政治實事,緊跟設計潮流,并有自己獨到的設計見解和方法也是提升審美的重要基礎因素。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激發學生們有效的、深度的創作動力讓他們迸發靈感,擴展自己的審美視角。總而言之,在平面設計的教學過程中利用一定的鮮活的示例與先進的媒體設備并且從文化歷史出發才能使學生真正提高審美,讓教學變得有意義。教學時幫助學生理清設計思路,對設計思路和要求進行講解和剖析,充分的介紹相似風格的優秀的設計作品,讓學生不僅對設計有想法,更要具備設計審美,體悟設計的靈魂所在,樹立自我的風格,做出更加震懾人心的符合時代需求的設計作品。
作者:薛舒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