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特裝展臺生態設計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內容摘要】
文章通過分析中國特裝展臺搭建過程中出現的資源浪費現象,對生態設計定義進行梳理,并整理、剖析中國展臺設計搭建的生態之路,隨后提出四點建議,旨在于通過對特裝展臺生態搭建方法的探究,為中國的展臺搭建提供一些環保方面的建議,以達到減少建筑垃圾、保護人類自然環境的目的。
【關鍵詞】
特裝展臺;生態設計;3D打印;環保;模塊化;電子互動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足,而自然環境卻遭到了破壞,氣候變暖、自然資源減少、垃圾遍地,逐漸與可持續發展觀背道而馳。《我國建筑垃圾資源化產生發展報告(2014年度)》指出,2014年我國建筑垃圾產生量超過15億噸,其中95%為填埋處理。現今,隨著生態環境概念的不斷推廣,人們開始關注生態保護,尤其是與日常生活接觸較多的周邊環境、室內空氣污染、光污染等問題。因此,本文從生態環境保護入手,以特裝展臺設計作為切入點來闡述展示設計的生態之路。
一、中國特裝展臺搭建的環境污染情況
特裝展臺是企業參加大型展覽時臨時搭建的、區別于標準展臺的特殊展示裝置。主辦方只是提供場地,由參展商自行設計和搭建。搭建特裝展臺目的是為了能更好地吸引觀眾,以體現出參展商的硬實力和形象。但出現的問題是,在展覽結束后,很多特裝舞臺被拆除,產生了十分嚴重的資源浪費現象。例如在參觀人數達到85.2萬人的北京第十三屆國際汽車展覽會上,特裝展臺從搭建到撤展僅3個星期,展出時間是1周左右。雖然是臨時性的特裝展臺,但參展商為了讓展臺體現出整體效果和安全性,均采用了和普通室內裝修類似的材料。這種材料如果正常使用,使用年限均不低于五年,而這些展臺僅僅使用20天的時間便要被拆除,其中的很多材料都會作為垃圾進行處理,筆者認為,這種浪費嚴重的展示模式和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背道而馳。
二、展臺生態設計的分析
生態設計,也稱綠色設計,是指將環境因素納入設計之中,從而幫助確定設計的決策和方向。而生態設計的3R原則,即減少原則(Reduce)、再利用原則(Reuse)、循環原則(Recycle),目的是實現對自然資源的綠色循環使用。下面筆者結合相關專家提出的“人類生態系統設計和再生設計原理”闡述特裝展臺設計的幾條生態設計方法,并結合空間資源、能耗資源和其他資源等理論進行生態設計的分析。
(一)模塊化設計日本學者青木昌彥指出,模塊化是半自律性的子系統,按照一定的聯系規則與其他子系統相互聯系進而構成更加復雜的系統或過程。青木昌彥將模塊化定義為“一種分解和整合的動作”,又表明了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將復雜的系統拆解成簡單的單元進行有機組合,即將復雜問題簡單化。一般來說,模塊化的設計形式主要有結構、界面和標準三種。從以上三種形式上進行分類,可以分為金屬骨架模塊和多材質符合的“積木”式模塊。其中,金屬模塊又多以鋁合金型材為主,代替傳統以木結構為主的展臺。鋁合金模塊展覽器材的優點是,減低傳統木結構展臺的碳排放和提高金屬模塊材料的重復使用率,以及提升展臺在搭建和展示過程中的安全性系數。而木質結構展臺從承重力和防火性方面說,距金屬模塊展臺還有一定的差距。模塊化合金骨架通過標準化的連接件連接后,形成展臺的內部結構。相比木質骨架,金屬骨架跨度更長,占用有效面積更少,使用量更少,可重復使用次數更多。搭建好的模塊可以形成展臺的主要結構,使造型更加簡潔。核心骨架搭建好以后,再輔助配以飾面即完成整體效果。如果骨架較為整齊地排列在外,也可以形成一定的圖形秩序美。
(二)新型環保材料及綠色植物的應用科技的發展使展示行業更加便利,例如對于更加環保的輕型材料的開發和利用。傳統展臺多以木質金屬作為骨架,以笨重的大芯板或密度板材作為飾面材料。新材料上的創新產生了更多的展示設計手法。新材料包括纖維制品材料以及更加環保的可降解塑料制品材料、紙質材料和竹類材料等。由可以多次回收使用的泡沫苯乙烯做成的飾面材料,從視覺上看,與傳統不可回收的飾面材質基本類似。整個展臺的搭建除了骨架部位,均可以使用這種展示材料,并使用投影投射在泡沫板材上,以形成漂亮的石質肌理。展覽結束后,可以在現場進行泡沫聚苯乙烯的溶解回收。通常情況下,參觀展覽的觀眾如果在一個密閉空間里連續觀展超過1小時以上,便會產生“展覽館疲勞癥”。因此,適當地休息和調節顯得尤為重要。設計師要為參觀者提供合適的休息空間,并配以綠色植物。一方面,可以起到開闊視野、提神醒腦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室內的空氣質量、溫度以及濕度,進而減少碳的排放。我國臺灣地區建筑學者漢寶德所著的《展示規劃理論與實務》中指出,植物本身具有一定的美感特質,但僅僅靠植物本身的展示,很難達到與周邊環境一致的整體效果,因此在展覽現場可以附加巖石,懸掛附生植物,以達到整體、統一的展示效果。
(三)3D打印技術的應用3D打印技術是以電子技術為主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主要代表技術之一,受到設計領域的廣泛關注。2012年4月,英國《TheEconomist》雜志發表文章指出,第三次工業革命對制造業將會產生巨大的推動,其中3D打印技術被列為美國十大增產最快的產業之一。由此可以看出,3D打印技術具有的巨大發展空間。3D打印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數字軟件建模將產品結構數字化。人們可以利用3D打印機,通過分層制造、堆積制造等方式將三維物體“打印”成型。3D打印具有制作時間短、全自動等特點,能夠實現現場打印,其相對于傳統制造業具有更快捷、更高效的優勢。在展臺搭建中,傳統搭建特裝展臺的方式是使用“骨架+飾面”的方式。這種方式費時費力,工作效率較低。展覽結束后,所用的材料大部分不能重復使用。而由3D打印技術直接打印成型的展臺或部分組件,在展覽結束后,所用材料還可以回收使用。這樣既節省了人力、時間,又降低了成本,同時還可以將使用過的材料進行回收再利用。3D打印技術的應用可以解決在展示設計中難以實現的異形體的制作等問題。當今,由于技術不夠成熟以及原材料比較昂貴等原因,3D打印技術的成本仍較高,大部分打印會應用于較為精細的小型模型上。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原材料可替代性的研發,3D打印技術必然會在展示設計中應用得越來越廣泛。
三、結語
總之,本文以特裝展臺設計為切入點闡述了展示生態設計的發展道路,并指出,特裝展臺的生態設計有助于讓觀眾與產品之間產生生態交互。而展示生態設計的目的是為了保護自然環境,在不破壞原有展示效果的前提下,減少能源的利用并增加產品的重復使用率。通過對展示生態設計的理解,可以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科學的生態設計觀念,以促進生態設計在各行各業的發展。
作者:侯召洋 周春華 梁斌 單位:北京城市學院 北京市順義楊鎮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