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特殊環境生理學課程設計與實踐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為貫徹主席在全軍院校長集訓開班式上強調的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深化院校教育改革創新,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專業化新型軍事醫學人才,通過部隊調研和查閱資料自編特殊環境生理學教材,在臨床醫學八年制專業開設特殊環境生理學課程。經過兩年多的教學實踐,通過教材認可度、課程建設、授課模式和實用性及為軍服務等四個維度對學員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問卷調查的結果并探討相應的教改措施。以期發現問題,評估教學質量、優化教學方案,激發學員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型軍事醫學人才;特殊環境生理學;課程設計;教改措施;問卷調查
生理學是研究機體正常生命活動各種現象及其活動規律的科學[1]。特殊環境生理學是生理學的一個分支,主要涉及生命對各種環境變化的反應及其機制。環境因素的變化可以作為應激源作用于機體,從而引起其原有的生物學平衡的破壞[2]。因此,特殊環境生理學的主要任務是闡明特殊環境因素作用下機體的平衡調節機制?;趹鹇孕枰臆娫S多指戰員所處的環境是非常特殊的[3],機體會根據自身所處的環境變化發生某些適應性的變化,甚至病理性的改變[4],嚴重影響部隊在特殊環境中的生存和作戰能力。作為軍醫培養的搖籃,在軍醫大學開展特殊環境生理學教學是時代和實踐的迫切要求。因此,本校率先在臨床醫學八年制的學員中開展試點教學。首先,在教材的選用上,由教研室教員經過討論、聘請特殊環境生理學領域資深教授擔任顧問,建立編寫框架,在廣泛查閱國內外特殊環境生理學教材和文獻資料后進行編寫,以期更貼近新時代下我軍的實際需求;其次,在授課方面,本課程共計20個學時,由教研室4位有多年豐富教學經驗的高級職稱教員組成授課組,以各個器官系統在不同環境下發生的變化為主線講授;最后,在考核方式上,采用理論考核和綜合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即期末考試+論文撰寫,期末考試成績占比70%,論文撰寫占比30%,其中期末考試題型為簡答題和問答題,論文是學員自由選擇一個環境結合授課內容并查閱資料后撰寫機體各個器官組織的變化。課程結束后一周內,組織學員開展對該課程的問卷調查,以期發現問題,優化教學方案,激發學員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1資料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本校(海軍軍醫大學)開設《特殊環境生理學》課程的2018級臨床醫學八年制生長軍官學員。
1.2調查方法
此次調查以匿名群問卷的方式,涵蓋教材認可度、課程建設、授課模式和實用性及為軍服務四個維度。32位學員中共計31位學員完成問卷調查。
2調查結果
2.1教材認可程度
在教材的選用上,調查結果顯示:有38.7%的學員認為編寫的教材內容豐富,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51.6%的學員認為本教材有一定的參考性;但也有9.7%的學員認為編寫的教材參考性較低或者無參考價值(表1)。結果表明,自編教材獲得大部分學員的認可,但仍存在一定的改進空間。
2.2課程建設
61.3%的學員認為授課內容與普通生理學銜接關系較大;87.1%的學員認為學完本課程后對前面學習普通生理學知識有促進作用;93.5%的學員認為本課程和學習普通生理學有互補關系(表2)。同時,對學員最感興趣的章節進行調查(多選),發現呼吸系統和肌肉系統得票率最高。
2.3授課模式
在授課主線方面,80.6%的學員認為以某個特殊環境為主線授課好;授課內容方面,多數學員認為應該增加案例部分;學員一致認為該考核方式比較合理。
2.4實用性及為軍服務
把課堂上學習的生理學知識應用到實際,是開設這門課程的初衷。學完本課程后,54.8%的學員認為對實際生活中出現的生理現象幫助程度很大;77.4%的學員認為本門課程有助于到部隊實習或工作;83.9%的學員認為本課程與我軍實際需求密切程度很高,但也有16.1%的學員認為與我軍實際需求密切程度一般(表3)。2.5整體評價調查結果顯示超過93%的學員對本課程滿意或非常滿意,僅有6.5%的學員認為該課程一般。
3討論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依據和學生學習的基礎,高質量的教材是培養合格學員的基本保證[5]。該課程采用的教材是教研室自編教材,由緒論和特殊環境對各個系統的影響,共計11個章節組成。本次調查結果提示教材仍存在一定的改進空間,目前已啟動對教材的再次修改、升級,提高教材的生動性和形象性,以期建設好一本能夠使學員滿意的高質量教材。特殊環境生理學是建立在普通生理學之上的,普通生理學是特殊環境生理學的基礎,特殊環境生理學是普通生理學的應用。61.3%的學員認為授課內容與普通生理學銜接關系較大,這得益于授課之前,教員先和學員一起回顧普通生理學的知識;87.1%的學員認為學完本課程后對前面學習普通生理學知識有促進作用;93.5%的學員認為本課程和學習普通生理學有互補關系。表明特殊環境生理學的課程達到教學目的,并且可以對普通生理學的教學起到一定的延伸作用。另外,學員比較喜歡呼吸系統和肌肉系統的原因可能有:一是這兩章內容在特殊環境下的變化比較直觀;二是軍校學員經常進行體能訓練,切身感觸比較深。這提示,上課內容要貼近學員的生活,將抽象的理論結合我軍實際案例,才能更吸引學員的關注。在授課模式方面,絕大多數學員對教員的授課滿意。開課前授課組老師討論覺得按照普通生理學授課相一致的方式,以器官系統為主線進行授課比較符合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認知規律。但是調查發現,大部分學員認為應該以某個特殊環境為主線進行授課,可能原因是學員上課時會覺得講述不同器官系統在某個特殊環境因素發生的變化時會有重復。在調查中,學員對本課程的內容還存在增加案例部分的期望。下一步會進一步調整授課模式,嘗試以特殊環境因素為主線,對各個器官系統的生理變化進行整合式、案例式的教學,以期進一步改善教學效果,提升學員的滿意度。在應用方面,77.4%的學員認為本課程有助于到部隊實習或工作;83.9%的學員認為本課程與我軍實際需求密切程度很高,基本達到本課程的授課目標。
4結論
本次問卷調查以學員為中心,了解學員對特殊環境生理學的認識和需求,從教材、課程建設、授課模式及應用等方面初步分析首次授課的教學效果。學員對開設本門課程、教員的授課內容、為軍服務方面是認可的;但是對教材和授課的主線提出建設性的意見,需要進一步改善,提高教學質量。開設此課程是全面深入貫徹在全軍院校長集訓班中強調的“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為強國興軍服務,立德樹人,為戰育人,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專業化新型軍事人才”的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6-7]。在軍隊院校提倡生長軍官學員融合式培養的總要求下,本課程的開設,有助于為學員今后到部隊醫院和基層醫院盡快開展工作、服務官兵奠定基礎。為生長型軍官融合式培養和強國興軍目標早日實現助推助力。
作者:高靈通 盛慧 朱曉燕 叢濱海 高路 單位:海軍軍醫大學基礎醫學院生理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