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圖形設計課程教學的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內容摘要]
隨著設計教育的發展,圖形設計實踐課程不斷更新觀念,展現了教師在課型設計中主觀能動性,并通過圖形教學實踐的理念化系統培養,探求現代圖形語言教學創新。
[關鍵詞]
圖形設計;教學實踐;創意思維
圖形是視覺傳達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信息傳播的一種形象語言。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數字、媒體為圖形的視覺表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可能,不僅在視覺表現與體驗上,創作形式和實踐技術都有了廣闊的天地,為思維空間的拓展創造了延伸認知。因此,作為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中一門重要的基礎課,對圖形設計課程的教學實踐有必要進行相應的探討與研究。
一、圖形設計課程的改革
圖形設計課程是在近些年的高校設計教育發展中獨立出來的專業基礎課,在高等設計院校普及的時間還不長,還屬于新興課程,圖形設計課程的教學實踐體系和結構也沒有形成完整和統一的規范。雖然21世紀各種信息技術對藝術領域的大融合,使人們對視覺設計教育觀念有了改變,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對圖形設計教學的重視,在教學設計實踐方面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但在教學過程中的設計理念上、思維與技術的結合上、設計教學的實踐上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在圖形教學實踐研究和具體深入上還存在諸多問題。譬如在教學結構上沒有統籌全局,不注重設計體系的完善,使圖形設計課程與其他設計專業脫節;在信息技術圖形的教學實踐上偏重于機械操作,輕視專業運用等都是在圖形設計課程改革中缺乏深入探討的。設計屬于實踐課程,隨著設計語言多元化的進程,圖形設計藝術內容豐富,涵蓋各個領域,無論是產品設計中的數字圖形,還是網絡媒體中的視覺元素等都成就了圖形設計語言深厚的文化底蘊。因此,在圖形設計教學實踐中要不斷深化設計理念,使學生在設計思維訓練中逐漸培養造型和設計表達能力,開拓設計創新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并能夠發揮個性,充分挖掘圖形設計多元化的語言魅力。
二、對圖形設計課程教學實踐的思考
高校圖形設計教學的重點在于啟發和培養學生視覺設計思維能力、想象創造能力和設計表達能力,并在實踐表達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設計觀察的視角、創新的有效方式,積極鍛煉和開拓學生運用設計的造型能力和表現力。高校圖形設計課程的教學實踐過程要適應時代的設計發展需求,不應只是停留在封閉的教學模式中,無論是從教師教學課程的體系創新上,還是授課形式、內容結構及教學效果上都要不斷地探索教學理念。讓學生學會用設計的視角來看世界,培養視覺審美的藝術修養和眼光。羅丹曾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同時,圖形設計教學過程應重視學科的關聯性,圖形在各專業課程中都有其特有的語言魅力,圖形設計實踐訓練要結合各種設計理念進行針對性的應用,注意吸收多學科的設計表現方式和創意形式。還要融匯雕塑、繪畫、攝影、文學、詩歌等藝術門類,海納百川,盡展創意創新的靈感之翅,使圖形設計教學更具內涵性、審美性、時代性、傳承性。
三、圖形設計課程教學實踐的發展
(一)在圖形設計教學實踐中,重視教學內容的銜接
圖形設計應用實踐教學應結合其他基礎設計課程,使設計思維和創作表現能力的培養更具綜合性,讓圖形設計的表達元素和語言呈現多面化。譬如,在圖形設計中融入色彩構成,讓學生體會圖形設計色彩的語言魅力,色彩的感知、搭配及象征特征,使設計作品中的圖形色彩具有視覺感染力;在圖形設計中融入平面、立體構成,使圖形的組織語言、空間語言、質感語言等更加深化,解決學生對設計表現方式上的造型設計能力,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圖形教學中融入圖案設計、體驗形式美的塑造力的同時,讓學生對圖案要素的裝飾性有更貼切的認識度。因此,圖形設計課程的教學實踐的內容要具備系統性和理念性,不要過于單純強調概念性的思維表現,使圖形設計呈現表面浮夸的現象,這不適應社會設計實踐的要求。要合理地統籌課程的銜接,使教學內容環環相扣,讓圖形設計教學值得推敲,設計訓練方法更為豐富,才能取得真正的教學效果。
(二)在圖形設計教學實踐中,重視設計思維與方法
1.建立并積累自己的設計資源庫現代設計資源豐富,各種網絡資源的細化與豐富為設計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庫,在一定程度上開闊了學生視野,提高了設計審美意識,便于參考與借鑒;但另一方面使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難以突破固定的思維定式,只限于不斷地模仿與抄襲;對公共設計資源過于依賴,缺少設計個性和創新性。圖形設計教學實踐應培養學生樹立自己的素材資源庫,鍛煉學生圖形組織構成能力、創新表現力、圖像處理能力,做到設計并建立原始資源積累,提高設計原創能力。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可以從基本要素點、線、面開始,不斷擴展到各種主題內容,進行發散思維的拓展,從思維的橫向、縱向上不斷地進行廣度和深度的訓練,深入挖掘學生的想象力、獨創力,使圖形設計的角度和語言更為形象化,從量化到質化不斷積累,讓素材庫更具獨特性和自然性。
2.文化借鑒的設計思維與方法時代的信息化,為圖形設計及教學的革新提供了助推力,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也為圖形語言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和新的內容?,F代圖形設計教學實踐或提倡本土設計,或追求時尚潮流的求奇、求異,讓圖形語言的設計審美面臨考驗。因此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設計思維的訓練方式,要正確理解文化借鑒,既要秉承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深刻體味其文化底蘊和意境,利于圖形表達出來的作品內涵更為豐富,也要符合中國社會設計發展的實際需要,從大眾的民生、環境、資源、道德等入手,貼近生產生活。同時善于吸收和借鑒其他國家的設計資源和形式,尊重其設計原則和國情,結合現代信息科技手段,進行多領域的思維設計活動,使設計作品更具滲透力和國際性。
參考文獻:
1.陳楠.設計思維與方法.湖北美術出版社,2009
2.張道一.設計在謀.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3.林家陽.招貼設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韓雪 單位:吉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