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混合教學模式的網頁制作技術課程設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與信息化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普及,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已經成為各高校教師最常運用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其將多種教學方法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在課前、課中、課后借助多種信息技術手段實施有效課堂。本文以高職網頁制作技術課程中表單的應用教學單元為例進行教學設計研究與實施,從單元教學整體設計、教學過程、教學效果及特色創新進行詳細介紹,以期為高職專業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提供借鑒。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學設計;表單的應用
一引言
現代教育倡導的理念很多,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提倡更多的是個性化、開放化、多元化的教育理念[1]。目前,基于互聯網技術與信息化技術的迅速發展,以不同方式進行的混合教學模式正在逐漸替代傳統課堂教學,MOOC、SPOC、翻轉課堂等數字化、信息化的教學方式不斷涌現。“個性化學習”的理念是將教師、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角色和任務重新定位,目前成為教育革新領域的熱點話題[2]。混合式教學模式,即將在線教學和傳統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的一種“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式。它將課前、課中、課后的三個教學階段以及線上、線下的兩個教學層面進行有效結合[3],可以把學習者的學習由淺到深地引向深度學習,在教學開展過程中,不是學習在線平臺的使用,不是一味地去堆砌教學資源,也不是開展花哨的教學活動,最終目的應該是努力依據學習和教學的規律去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本次課的線上互動式教學活動設計基于藍墨云班課平臺,通過藍墨云班課這一媒介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課后都能夠實行,另外,學生通過移動設備如手機、平板,能夠實時接收到講課教師在APP上上傳并的教學資源,從而提升了學生學習的有效性[4]。
二教學設計
(一)設計背景網頁設計與制作這一門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進行理論基礎教學,還需要在理論教學中加入實踐教學案例,積極培養學生養成較為良好的開發設計網站的能力[5]。網頁制作課程,是一門非常靈活的知識體系課程,教師在教學時應該注重培養水災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6]。表單在網頁中主要負責數據采集功能。表單對于用戶而言是數據的錄入和提交的界面;表單對于網站而言是獲取用戶信息的途徑。表單(Form)作為網頁與用戶接觸最直接、最頻繁的頁面元素,其在網站用戶體驗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而表單也常常用于用戶注冊、登錄、留言等功能,用于吸引新用戶,留住新用戶的重要工具,是網站中不可缺少的模塊,以此為背景開展了本次課的教學設計。
(二)單元教學整體設計1.學習基礎在課程的前幾個單元已對網頁的整體結構、文本、段落、列表、超鏈接、表格標簽、CSS樣式調用及網頁對象樣式等知識與技能進行了掌握;學生也已經具備較好的計算機軟件操作水平及信息化素養。2.教學內容本次課是網頁制作技術課程內容的必修單元,主要讓學生了解表單頁建立步驟及表單執行流程,能創建表單;掌握表單標簽及屬性含義;掌握表單元素標簽及屬性含義。學習本次課要讓學生能快速創建表單并能準確定義不同的表單控件,從而完成網站中表單交互頁的制作。教學重點是:掌握表單標簽及屬性含義,掌握表單元素標簽及屬性含義;教學難點是:根據項目信息的不同準確選擇合適的表單元素與屬性構建表單。3.教學策略根據學生基本情況及教學內容基礎,確立本次課基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開展,采用任務驅動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實施教學做一體化,促進核心技能的理解與掌握。混合教學指運用多樣式的教學資源,借助藍墨云班課,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活動。任務驅動為主線就指學生課前自主學習、完成練習任務;課中,教師講解示范、實例解析,學生完成項目任務;課后鞏固學習,完成拓展任務。課堂開發多樣化的教學資源,運用多種信息化教學手段,借助線上教學平臺,在“課前導學”“課中內化實施”“課后鞏固拓展”三個階段靈活使用任務驅動法、問題引導法、案例解析法等各種教學方法。使用多媒體廣播教學、虛擬網絡空間實訓平臺、沖關游戲等手段開展互動教學,注重趣味性與成就感。4.信息化技術運用教學組織過程中使用了國家軟件技術專業資源庫、電子課件、微視頻、闖關游戲、任務單卡、案例材料、網絡題庫等豐富的數字資源,充分發揮碎片化學習的優勢,提高學生學習效率[7];使用了藍墨云班課平臺、虛擬網絡空間實訓平臺、教學廣播軟件、微信、屏幕錄像機等信息化教學設施,整合教學資源,優化教學過程,提升教學質量。
(三)教學過程設計完整教學過程包括“課前導學,課中內化實施,課后鞏固拓展”的三個階段的教學活動。1.課前導學階段學生在教學平臺上查看微視頻、課件等資源,小組學習并完成單卡上的練習任務,演練匯報,完成課前測試。教師上傳資源,布置練習任務,查看測試結果,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方案。課前設計練習任務為“百度搜索”表單設計案例,如圖2所示。考慮到學生課前學習能力,任務設計注重“小而精”,讓學生有能力和興趣去完成,通過完成任務認識表單及表單屬性。將枯燥的理論知識點以測試題的形式呈現,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查看視頻資源、課件、教材,從資源中查找答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前測試以知識目標“表單元素及元素屬性”為主要測試內容,讓學生帶著測試題中的問題去查看視頻資源、課件、教材,從資源中查找答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能從測試結果中分析學生學習效果,調整上課內容。2.課中內化實施階段第一步:抽查課前學習,點評課前練習任務效果,直面教學主題:平臺抽取學生上臺演示練習任務并總結課前學習效果;教師運用課前練習任務實例“百度搜索表單”進行知識目標“表單標簽及屬性”內化,運用錄屏軟件進行錄屏,形成課內信息資源,供課后鞏固;第二步:與學生一同分析課前測試結果,了解學生對知識目標“表單元素及元素屬性”的掌握情況,分析問題所在,靈活調整課內教學內容,課內講解疑難點;第三步:觀看“表單元素實例解析”教學微視頻,增強了教學活力,主要講解“表單元素及元素屬性”設置,對本目標進行內化;第四步:項目任務驅動,設計了“在線留言”表單為項目任務,任務內容中全面包括所有表單元素,是本次課的教學重點所在,任務單卡中列出完成步驟,通過任務練習培養學生核心技能;第五步:運用廣播系統抽取三位學生的項目任務,通過虛擬網絡空間實訓平臺,查看任務效果并對完成作品進行即時點評,總結學生學習情況,演示疑難點,運用錄屏軟件進行錄屏,形成課內信息資源,供課后鞏固;第六步:闖關游戲互動,將難點內容借用游戲手段,并激發學生興趣,化解“根據項目信息的不同準確選擇合適元素”難點;第七步:學生完善任務效果、教師巡查,通過個別指導實現學生難點突破和差異化教學;利用平臺功能進行學生互評,合作學習,互相學習,互相評價;第八步:重測課前測驗,進一步檢驗學生對整體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與課前測驗結果相比較,增加學生學習成就感,教師也可針對結果進行教學反思;利用平臺功能進行學生互評,合作學習,互相學習,互相評價;第九步:通過任務完成情況及課堂測試結果進行課堂總結,通過總結歸納,加深對課堂所學內容的印象,布置課后作業“網上預約掛號表單頁制作”,復習和鞏固技能;第十步:演示下次課項目任務效果,講解兩次課間的項目聯系,引導學生進入下次課的導學階段;本堂課完成表單及表單元素構建,下次課完成表單元素驗證及頁面美化。3.課后鞏固階段學生完成課內布置的“網上預約掛號表單頁制作”作業并提交至教學平臺,教師查看和分析課堂效果,評閱課后作品,即時形成教與學的反饋,借助作業效果進行教學反思與教學改進。
(四)教學效果1.突出教學重點,有效達成教學目標以學生為主體,任務驅動為主線,目標明確、任務清晰,結合教學重點完成課前練習任務、課中項目任務、課后拓展任務,“做中教”、“做中學”,“玩中學”,突出教學重點,有效達成教學目標。2.以問題為導向,借助信息化資源化解教學難點將枯燥的理論知識以測試題的方式呈現,利用課前課后的測試對比,增強學生學習成就感;將教學難點注入闖關游戲環節,增加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3.借助信息化教學設施,有效實施差異化教學課前利用平臺上傳教學資源,擴充學習資源,學生有選擇性的完成課前學習任務;課中利用錄屏軟件對重點演示內容進行錄屏形成有效教學資源,可供學生課后學習及鞏固;教師借助平臺榜單功能,有針對性進行學生學習指導,有效實施差異化教學。
(五)特色創新1.本次課基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利用“藍墨云班課”教學平臺作為載體,結合微視頻等信息化資源和虛擬網絡空間實訓平臺等信息化手段,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設計了一堂涵蓋課前導學、課堂內化實施、課后鞏固拓展三個教學過程的信息化教學課,達成良好教學效果。2.課堂主要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問題引導法開展教學過程,引導學生多實踐練習、多重測試,在潛移默化中理解和掌握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達成教學目標。3.課程運用和開發了多樣式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如:國家資源庫、課件、微視頻、闖關游戲、題庫、任務單卡,使課堂教學管理更高效,教學內容更豐富,教學傳播更便捷。
三結束語
本次課的教學設計已應用于實際的教學過程,達到了上述已有的教學效果,混合教學模式的應用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設計能力為目標的,混合教學模式的改革應努力做到:線上有資源、線下有活動、過程有評估。在網頁制作技術課程的教學組織過程中還得根據課程不同的單元內容,選擇適當的設計背景、適度的線上活動、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以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優化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姜莉.互聯網時代下高校混合式教學模式優化研究[J].商業經濟,2019,01:180-181+184.
[2]田原.SPOC與“雨課堂”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研究——基于機能學實驗教學流程的實踐[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9,01:55-59.
[3]譚偉.面向開放教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及效果評估指標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9,02:126-130.
[4]耿曉媛.基于藍墨云班課的《統計學原理》教學改革探索與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8,51:133-134.
[5]陳芳.互聯網+背景下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01:226.
[6]宋翔.互聯網+背景下網頁制作課程改革近探索[J].電腦迷,2017,02:183.
[7]王蕾.碎片化學習與知識的系統重構在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衛生職業教育,2019,04:23-25.
作者:譚衛 陽曉霞 單位:河源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