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科學數據共享網站建設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科技資源管理;科學數據;數據共享;共享網站;網站比較;網站評價
科學數據共享平臺是我國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的重要內容。關于科學數據共享平臺,專家學者多有研究[1-6]。為更好地掌握我國各省份科學數據共享平臺建設狀況,筆者分別于2014年和2018年對我國省級科學數據共享平臺進行檢索。檢索結果是:2014年檢索到天津、山西、吉林、上海、浙江、江西、湖北、廣東和陜西9個省份建有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網站;2018年只檢索到廣東和陜西2個省份建有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網站。本文擬以這兩次檢索的數據為基礎,從平臺的網站頁面、數據資源、數據獲取和共享服務等4個方面(圖1),對這9個省份的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網站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問題,提出建議。
1對比分析
1.1網站頁面
網站頁面主要評價數據平臺門戶網站建設狀況,通過是否建有獨立網站、網站主要導航功能、功能能否正常使用3個二級指標來進行評價。是否建有獨立網站反映了網站獨立建設運行狀況;網站主要導航功能從數量上來評價網站功能的完備程度,導航功能越豐富,用戶從門戶網站能夠獲得的服務越多,使用體驗越好;功能能否正常使用是通過能夠正常使用功能及占全部功能的比重這一比率從質量上評價網站的功能完備程度,對于功能豐富卻不能正常使用的,也不能給用戶較好的使用體驗。本文分別對2014年和2018年檢索到的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網站頁面進行對比,其結果如表1和表2所示。2014年,在已經建設了數據共享平臺網站的9個省份中,僅陜西省的數據平臺擁有獨立網站,其他的網站都是在大平臺網站下的二級網頁。網站的導航功能設計不一,但至少都包括了基本的平臺簡介,絕大部分的網站都具備了數據展示或資源導航功能。天津、山西、浙江、上海、山西等省份的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網站還具備了面向用戶的交互服務功能。但從實際操作的結果來看,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2018年,只有陜西、廣東兩省建有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網站,而陜西省的數據平臺網站從原本獨立運行的網站變為二級網頁。
1.2數據資源
數據資源主要評價數據平臺網站數據資源集成展示狀況,通過數據量、數據涉及領域和數據表現形式3個二級指標來進行評價。數據量越大、數據涉及領域越廣泛、數據表現形式越豐富,則表明該平臺集成的數據資源的數量和質量越好。9個省份科學數據共享平臺數據資源的數量、涉及領域和數據形式如表3和表4所示。2014年,已建成的9個省級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網站擁有的數據量普遍較大,且涉及的領域廣泛。從能夠獲取到原始數據的山西、上海、湖北、陜西4個省級科學數據共享平臺來看,數據資源的表現形式豐富多樣,有文本、數據表、圖像、圖譜、視頻等。2018年,對于廣東省和陜西省的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網站,其數據資源涉及領域沒有發生變化,但因無法獲取原始數據,所以數據的表現形式無法判定。
1.3數據獲取
數據獲取主要反映用戶通過數據平臺門戶網站能夠直接獲取數據狀況,通過數據庫聯通率、是否具備檢索功能、實現檢索的程度3個二級指標來進行評價。數據庫聯通率是指能夠正常打開的數據庫占全部數據庫的比重,聯通率越高,用戶能獲取到的數據資源越多;檢索功能是用戶根據需要從大量數據中精準定位并獲取所需數據的有效方式,與用戶的檢索體驗直接相關,檢索功能越完備,用戶獲取數據的便利程度越好;實現檢索的程度是指用戶能夠在哪個層面上進行檢索,可檢索的層次越多,能夠獲取的數據量越多。本文分別對2014年和2018年檢索到的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網站的數據獲取進行對比,其結果如表5和表6所示。從數據庫訪問結果看,2014年,只有湖北省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網站的數據庫能夠全部瀏覽,其他省份的網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瀏覽障礙。有2/3的網站都具備檢索功能,且大多數為元數據檢索。陜西省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網站除了具備元數據檢索功能外,部分數據庫還能實現原始數據檢索。而到了2018年,在僅有的廣東和陜西兩個省份的科學數據平臺網站上所展示的數據庫均無法聯通,也不能檢索。
1.4服務功能與服務效果
共享服務主要反映數據平臺共享服務水平狀況,通過數據共享權限和共建單位數量2個二級指標來進行評價。數據共享權限主要反映平臺網站數據使用限制的狀況,完全共享的數據越多,開放共享的程度更好,但同時對數據安全和知識產權的保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樣,共建單位的數量越多,參與共享工作的力量越大,可供共享的數據資源也越多。本文分別對2014年和2018年檢索到的省級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網站的服務功能進行對比,其結果如表7和表8所示。2014年,除浙江省和廣東省外,其他7個省份的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網站都能不同程度地實現開放共享,山西省、上海市和湖北省的科學數據共享平臺設定了數據分級開放權限。山西、湖北和陜西3個省份擁有較多的共建共享單位。而到2018年,僅有的廣東和陜西2個省份的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網站的數據均不能共享,也無法獲取共建單位信息。
2存在問題
經過上述對比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省級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網站建設中存在如下問題。(1)科學數據的定義和類型還不明晰。從檢索結果來看,各個地區對于科學數據的定義不夠明確。在9個省份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的建設中,對于科學數據的名稱使用不統一,絕大部分稱為“科學數據”,但也有平臺稱為“科技數據”或“數據資源”。從實際建設內容來看,有些平臺還加入了動植物種質資源數據或者大型儀器檢驗檢測數據。(2)平臺系統的獨立性不強。絕大多數平臺并沒有獨立運行的網站系統,而是處于其他系統下的二級頁面。二級頁面與獨立網站相比,在平臺系統的穩定性、安全性、可擴展性、可被用戶檢索和獲取的便捷性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和差距,影響了平臺后續的提升擴展。(3)平臺網站的服務功能較為單一。9個省份平臺網站的服務功能主要集中于數據瀏覽、檢索、查詢、下載和可視化展示,而一些更具交互性的服務功能,如用戶社區、論壇、移動端服務等功能鮮少涉及,僅有的一些用戶熱線或者在線客服功能也不能順暢使用。(4)側重數據內容的建設而非數據服務。目前,數據共享平臺建設主要著眼于“建”,平臺網站建設聚焦于集成更大規模、更多類型、更廣領域的科學數據資源,而關于數據管理、數據組織、數據分析、數據出版、數據傳播、數據利用等涉及數據共享方面的功能涉及較少。
3結論與建議
本文對2014年和2018年分別檢索到的9個省級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網站,從網站頁面、數據資源、數據獲取和共享服務等方面進行了對比分析。(1)2004年以來,只有9個省份(不到全國1/3的省份)建有省級科學數據共享平臺,構建了科學數據共享平臺門戶網站,開展科學數據共享實踐。(2)各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網站的總體情況不優,處于比較低的運行水平,且不同程度存在非獨立運行、功能單一且不能完全正常使用、數據涉及領域較為狹窄、可瀏覽可檢索程度不完備、共享程度不高等現象。(3)2014—2018年,各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網站不僅未呈現逐步發展的趨勢,反而出現了減少和萎縮,不僅在數量上比2014年少,而且網站頁面功能、數據資源和數據獲取等方面均不如2014年。(4)天津、山西、上海、陜西等省份的科學數據共享平臺所擁有的科學數據資源較多,集成了與本地區地域特點或者產業發展重點密切相關的特色數據。比如天津的海洋科技數據庫、山西的能源化工數據庫、上海的生命科學數據庫及陜西的秦巴山區相關數據庫,體現了明顯的地區特點。上海、湖北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的數據資源表現形式多樣,共建單位較多,共享服務權限層級較為清晰。陜西科學數據共享平臺擁有數據管理(如匯交、預定)功能以及數據資源調查功能,在數據共享的前端和后端都有所延伸。本文對9個省份的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網站建設現狀的分析,為省級層面開展科學數據共享提供了經驗借鑒,但科學數據開放共享,還需要國家和地方在多個方面繼續開展研究并積極實踐。現針對本文提出的問題,提出如下建議。(1)完善制度體系建設。在已經出臺的《科學數據管理辦法》基礎上,應出臺一系列更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文件,對科學數據的數據標準,數據價值、數據質量,數據審核、匯交、使用、共享,數據監管、數據安全等方面制定更為明確、統一、詳細的操作細則,為科學數據共享的落地實施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2)創新組織管理形式。成立由省政府領導、各個領域牽頭單位參與的協同工作小組,打破科學數據孤立、分離的局面,通過協同工作小組解決科學數據共享中有關制度建設、任務分工、共享管理、權益分配等方面的問題。(3)形成持久的工作流程。組織開展省級范圍內的大規模科學數據資源調查,摸清地區科學數據資源的基本狀況,建立常規性、持久性的科學數據調查、匯交、審核、共享工作流程,在數據源頭上為科學數據共享奠定資源基礎。(4)探索地方科學數據管理運行機制。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更應該結合本省份的實際,在科學數據共享的制度安排、機制研究、共享模式、數據安全、技術應用等方面創新實踐,推動省級層面科學數據共享發展。
參考文獻
[1]李亞京.基于文本分析的科學數據開放政策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18.
[2]張麗麗,溫亮明,石蕾,等.國內外科學數據管理與開放共享的最新進展[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8(33):774-782.
[3]董誠,黃鼎成.國家科學數據機構績效評估的理論支持和基本思路[J].科技政策與管理,2008(10):43-46.
[4]李正超.國內科學數據共享平臺建設現狀及發展策略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8(8):108-112.
[5]董誠,趙偉,涂勇.我國科學數據機構共享績效評估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07(8):74-78.
[6]姜吉棟,彭潔,趙輝.國家人口與健康共享平臺網站評價:基于網站鏈接分析法[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3(25):50-53.
[7]司莉,王雨娃.我國科學數據共享平臺數據組織的現狀及改進建議:基于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的分析[J].圖書館建設,2018(10):52-57.
[8]賀婷婷,閆永君.國內外網站評價研究比較及分析[J].圖書與情報,2006(3):28-33.
[9]陳雅,鄭建明.網站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中國圖書館學報(雙月刊),2002(5):57-60.
[10]朱慶華,杜佳.國內外政府網站評價研究綜述[J].電子政務,2007(7):31-39.
[11]蔣永新.學木網站評價方法綜述[J].圖書館雜志,2001(5):12-16.
[12]國務院辦公廳.科學數據管理辦法[Z].2018-03-17.
作者:辛一 單位:陜西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