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植物園林設計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植物布景說明
常德康橋藍灣小區占地面積達到5.6萬m2,綠化面積達到2.2萬m2,綠化率接近40%,植物選配品種多達120種。在植物的種類上,挑選鄉土樹種,種類多元化,大多數植物布景挑選了群眾喜聞樂見的色葉、觀賞花卉、觀果植物、四季常綠,每個季節都能觀賞到不同的花卉,并與建筑相得益彰。此外,還選配了芳香植物、保健植物。在植物的配置上,手法多元化,除了堅持喬木類、灌木類、草本植物組合搭配外,構成豐富、錯落有致的景觀層次。此外,采用院落中或開闊或圍合的景觀空間布局、婉轉曲折的小徑,并利用疏密有序的植被構成對景、障景、框景等景觀特效,獲得曲徑通幽而又豁然開朗、柳暗花明的意境。植物造景采用以意境為核心,通過景色促動情感的手法,激發群眾的“審美快感”,并在景觀這一“感應場”內欣賞美景,使人與景相融合。例如在“合惠”院落的鄰居溝通空間里設置紅梅為主要景觀、蒼松為布景、綠竹為客景的景觀布置手法,形成代表我國傳統文化的“歲寒三友”圖。這類具備歷史底蘊的植物布設為人們打造了風雅的文化基調。
2基于城市背景的景觀和園林設計方法探析
園林和景觀設計不單純是栽草種樹、挖山造湖,而是一類藝術。準確的說就是在特定的土地上,以植被、石頭、水、建筑等作為材料,依循科學理論和美的定律,創設出可供游人休息和欣賞的現實生活地域。伴隨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還要符合城市規劃的特點。它是一門繁雜的藝術,以新鮮的植物為布置的基礎元素,并且它是一個“三維”的時間和空間系統,其規劃應以“實用、經濟、雅觀”為理念進行。
2.1合理設計,關注細節,實現宏觀與微觀的一致城市景觀和園林在規劃過程中,應掌握涇渭分明、簡易化的立意,明確設計范疇,將項目鑲嵌入整個城市或地區環境中,明確其特性、功效及方式并精準定位。對景觀構成元素應進行調配,園林綠化區域與周圍環境以及整個城市的綠地體系應相呼應。園林建筑和小品在形態、大小、色調、材質上應與周邊的環境相呼應。園林布局應分清主要和次要,承上啟下、前后對應、襯托比對,使景物層次分明。此外,應關注園林和景觀設計的細微之處,而細節處更能體會設計者的匠心獨運。園林作為一類強制性藝術,在接受人們的評頭論足時應經受時代和歷史的考驗。景區設計通常應“隨手拈來”,而細節處卻如“涓涓細水”,這些扎實的基本功必不可少。實際上,大部分城市應用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辦法獲得了實際操作上的成功,某市就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實例。該市的園林綠化策略是“點線面結合”。它的園林景觀設計體現了和諧的設計理念,其環城公園中的園林設計獨具特點,且特色鮮明,進一步體現了傳統園林設計的藝術境地和文化內涵,使之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園林藝術而非園林綠化。與此同時,該市注重道路廣場的園林設計,建設了很多條靜動相宜、美觀大方且具備足夠安全保障的園林路徑,在城市生態環境的建設中獲得了良好應用。該市的成功理念說明:在城市園林和景觀的設計中,應注意宏觀與微觀相結合,才能打造出既美觀、又實用的城市園林。
2.2城市園林設計應以植物造景為核心透過植物的多元化打造景觀,可以使景觀變得錯落有致。植物選配應以喬木為主,灌木、藤蔓、花草為輔打造復層混交綠化模式。利用植物的生命美、色調美、姿勢美、韻味美、人性化和多元化的特征,并將平面綠化與三維綠化有機融合,彩葉樹木與常綠樹木相融合,使設計的園林在靜態畫面中又能顯現季相的動態改變,實現三季花不謝、四季常見綠的效果。這樣就能形成多元化的植被環境、優秀的植被生長環境、親近自然的地域特征、生態化的種植模式和多元化的保護措施,以及舒適的園林小品、完備的園林設備,使之既改造了自然,又保護了自然。
2.3城市園林設計應注重生態效益和景觀效果城市園林的規劃既要合乎生態學理論,又要依循美學準則。透過合理化地選配植物,運用不同的園林設計手段來呈現出園林的優美、高端、雅觀,并形成生態性和欣賞性的融合,讓綠化使園林更加美麗,并使其服務功效與藝術價值完美結合。此外,利用比率、節奏、比對、協調、對稱、平衡等形態美手段來打造園林的境界美。
3結語
城市園林設計與打造是一項繁雜的工程,它不僅需要設計人員投入精力和時間去完成,而且其設計基礎是美學、建筑學、城市規劃學、林學、植物學、環境生態學、心理學等多學科交叉的綜合科目理論。因此,在為居民打造園林時,應運用多學科的知識設計出更為優質的園林。目前,我國園林設計人才輩出,而設計人員在設計園林時應充分權衡當地的氣候特色和地區性特征,將城市的歷史底蘊與園林設計相融合。
作者:鐘顏竹單位:常德市天城規劃建筑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