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會計專業課程開發困境與突圍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完善以及市場環境對會計畢業生的就業要求越來越高,各高校必須要擁有長足的競爭優勢,以利用教學活動幫助會計專業學生提高技能水平。在此過程中,高校可以通過會計校本課程開發來給予教學活動支持。文章著重就會計專業校本課程開發的現實困境展開分析,并提出與之對應的突圍對策,希望能夠為相關課程開發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校本課程開發;會計專業;考察學習
1會計專業校本課程開發的現實困境
1.1對校本課程的作用認識不足
第一,校領導未能有效重視校本課程的開發作用。通常情況下,校領導是會計校本課程開發組的重要成員,在課程部署、安排以及分析過程中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此過程中,校領導針對會計專業校本課程開發編制所給出的支持和幫助需要具有實用性、可操作性強等特點,可以通過政策、文件等形式較好的規范和指導開發工作的完成,而非只有大而空的大道理、大原則。然而,現階段,許多學校領導在此方面認識不足,針對會計校本課程開發所制定的文件往往指導性并不強,無法明顯突出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要性,也不能清楚指出開發的具體安排、計劃與指導。第二,教師在開發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功利心理。教師是會計校本課程的開發及教學實施者,許多學校為了讓教師能夠更積極地進行會計校本課程開發,會將其與教師科研成果、薪酬待遇、職稱評等等相關事宜進行關聯化,這樣雖然會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如果沒有把握好關聯尺度,很容易讓教師產生功利心理,從而使他們只重視教材數量、不重視教材實用性,開發出來的教材也不能體現出會計專業的專業特色和培養目標特色,這樣也就失去了會計校本課程開發的真實意義。
1.2課程開發能力弱且專業化培訓少
一方面,課程開發能力弱。會計校本課程開發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在課程編制過程中需要參與編制的教師具有較強的專業理論基礎和科研能力,而在教學過程中又需要教師具有很強的實踐經驗和實操能力。事實上,在高校教學環境中,能夠完全具備以上能力的教材開發人員往往鳳毛麟角,甚至部分老師會存在著科研能力差、邏輯思維能力不足、課程開發人員之間溝通力不暢等現象,從而導致開發出來的校本教材也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而且,這些教師往往平常工作任務就極為繁重,需要做好日常教研工作,還要另辟時間和精力進行會計校本課程開發,其面臨的工作壓力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專業化培訓較少。目前許多學校在進行會計校本課程開發前并未或很少針對開發人員展開相應的培訓工作。會計校本課程開發本身是一項難度性高、專業性強的工作,對參與開發的人員專業素質要求較高。然而,很多學校不僅內部組織相關的專業交流活動較少,也極少為邀請校外專家參與課程開發。
1.3開發過程激勵機制不完善
第一,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管理制度可操作性不強。雖然目前已經有許多學校針對內部校本課程開發制定了相應的制度規范,但是由于管理制度建設過于籠統化,制度條款難以真正落實到開發實際當中,導致制度的可操作性并不強。第二,激勵制度不明晰。激勵制度落實到位,很大程度上能夠誘導課程開發人員積極參與課程開發工作。然而,目前許多學校會計校本課程開發的激勵機制仍不完善,激勵制度建設不夠清楚,缺乏有效的指導性。
1.4開發資金不足
在會計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日常開支必不可少,包括教師報酬支出、獎勵費用發放、教學設備購買及維護等,涉及到了“人、事、物”多個方面的費用支出,不僅種類繁多,且每一項費用都并不是小數目。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是無法維持學校會計校本課程開發工作的。雖然目前許多學校資金來源渠道比較多元化,但是仍然有許多學校辦學資金并不充裕,尤其是職業性院校,其在會計校本課程開發方面的費用投入極為有限,不僅政府撥款資金形式單一,投入資金量有限額,且企業投入的資金也會存在許多不穩定性因素。例如當企業投入資金無法及時獲得效益或一定時間段內看不到好處,很容易會中斷投資。
2會計專業校本課程開發的突圍路徑
2.1提升課程開發人員綜合素質
第一,積極接受校內培訓。通過校內培訓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參與會計校本課程開發的教師能夠清楚地了解校本課程的定位、使用范圍、應注意哪些關鍵點等,讓每一位接受培訓的課程開發人員都能夠認識到不同性質校本課程應該有什么樣的側重點,以便在后續實際開發過程中能夠更有針對性。第二,主動學習專業知識。會計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會涉及到許多專業知識,這就需要開發人員能夠通過不斷地學習、鞏固以及涉獵更多與之相連的專業知識,才能使得課程開發技能有所發展與精進。而且,課程開發人員還應多學習寫作學、邏輯學、美學等知識,以實現課程內容在遣詞造句上條理清晰、邏輯分明、通俗易懂,在教材版面設計上配色字體合理、擺放位置科學。第三,通過考察學習積累開發經驗。學校可以選派會計專業教師到優質學校去學習考察會計專業校本課程開發成果,學習借鑒先進經驗,以為本校課程開發提供更規范的指導和更廣闊的思路。
2.2完善課程開發的管理制度
第一,及時針對會計校本課程的開發管理制度進行有效完善。在內容設計上要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落地性,在宣傳途徑方面,管理制度除了通過傳統的圖文傳播以外,還可以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采用視頻宣傳、影響宣傳、校內信息平臺電子文檔宣傳等多種方式,以供相關人員查閱、參考與監督。對于存在問題或者落地性不足的制度規范,則需要及時進行更新,并作出相應的修改。第二,強化課程評價工作。為提高會計校本課程開發的科學性與實用性,學校可以組建權威的評價團體以校驗校本教材,例如師生組、校領導組、企業行業專家、理論專家組等,確定先進的評價指標,并采取有效的評價方式(包括教師評價、學生評價、校領導評價、企業行業專家評價、理論專家評價等)來驗證校本教材是否符合教學標準。第三,完善校企合作開發體制。會計校本課程開發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對于部分學校而言獨立開發會存在一定的困難性。對此,相關學校可以共同成立校本課程開發小組,組織雙方會計教師進行學術交流和研討,以實現會計校本課程的聯合開發,盡可能降低學校對會計校本課程的資金投入強度。
2.3改善課程開發激勵機制
首先,物質激勵。從物質方面給予會計校本課程開發人員一定的獎勵,往往激勵形式較為直接,可以直接將課程開發工作與福利待遇相掛鉤,也可以設立專門的資金激勵項目,以此來鼓勵學校教師積極參與會計校本課程開發工作。其次,精神激勵。學校可以通過授予光榮稱號、提升崗位級別等方式,適當地給予優秀課程開發者以精神獎勵,包括在各種會議(包括動員會、討論會、教室集會等)上進行口頭表揚或書面嘉獎,在校報、雜志、網站等多平臺進行人物事跡報道等。
2.4拓展經費來源
一方面,學校應合理利用政府撥款。針對政府撥款,學校需要制定較為詳細的預算,并將會計校本課程開發各階段進行嚴格監控,針對資金支出做嚴格的追蹤管理。另一方面,拓寬課程開發的經費來源渠道。即應積極尋求學生家長、外校、合作企業以及其他行業的資助,這樣不僅能夠實現資源有效共享,為校內會計校本課程開發創造良好的環境氛圍,也可以盡可能地避免經費來源過于集中的問題,減少因單個渠道資金緊缺而拖累整個課程的開發進度。
參考文獻:
[1]李博.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中職商品流通企業會計校本教材開發實踐探索[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8(3):87-90.
[2]楊玉霞.高職院校校本課程開發的個案研究[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4):121-122.
[3]石天奕.淺論中等職業教育基礎會計課程的開發[J].科技風,2016(12):56.
作者:王強 單位:深圳市寶安職業教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