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金融會計新準則問題與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金融會計新準則的改進之處
金融會計新準則的改進之處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深化了企業對金融會計工具的理解,由于金融會計新準則具有一定的復雜性[1],其復雜性主要是源于金融工具相對復雜以及其給傳統的會計形式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的同時也給相關會計準則、會計要素等帶來了創新動力。因此,企業必須加大對其的研究力度,提升企業的應用水平,在對金融會計新準則的研究過程中,企業對金融工具與相關準則條例有了更深的認識,也在不斷完善和健全企業會計制度條例,通過金融新準則的運用,能有效地促進我國的金融行業實現蓬勃發展,促進企業長遠進步。二是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條例逐步接軌,并且表述更加通俗化和直觀化,能有效地推動金融會計新準則的有效實施,通過將最新的金融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進行對比,發現將衍生工具納入表內核算、將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或所有者權益等內容就與國際會計準則第39號條例類似。另外,新修訂的金融會計準則壓縮了企業利用資產減值準備操作經營利潤的空間,并且明確規定不得轉回已計提的金融資產減值準備,進一步規范企業的會計操作行為。三是企業的金融會計思維更具創新性,新會計準則是為了滿足企業實際的發展需求而對其內容進行相應的修訂和完善,因此其標準條例是與時俱進的,是對現有金融會計準則的創新和延伸。首先,通過金融衍生工具[2]將報表外的業務內容納入報表內,能夠更加全面的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幫助企業及時發現并防范風險隱患;其次,金融新會計準則下,時間價值以及市場因素會借助公允價值及利率攤銷形式表現出來,能夠更加精準、完整的計量企業的金融資產及負債情況;最后,利用現金流量法對金融資產進行減值測算,相對現行的積極分類法來說,信息更為準確、全面,貸款價值也能得到充分地體現。
二、金融會計新準則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概念理解困難在金融會計新準則中,首次提出了業務模式這一概念,但對該概念卻未進行具體的理論界定,導致會計實操過程中容易產生錯誤的資產分類,進而導致管理者出現決策失誤。而且一些概念對企業管理者來說理解起來相對復雜,可能影響其實際的準則運用效果。如目前企業的金融資產劃分為企業貸款及應收款、持有至到期投資、交易性金融資產以及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四大類,在新準則下將交易性金融資產變更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而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變更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將剩下的兩類變更為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針對不同的概念進一步劃分及會計處理則更復雜,要求企業管理人員具有相對較高的專業知識技能,而目前企業管理人員的知識水平難以達到這一要求。
(二)公允價值計量工作難以開展在金融會計新準則中,金融資產通常是采用公允價值進行計量,而目前我國的金融交易市場相對來說還不是很成熟。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通過一定的價值評估模型和財會人員的職業經驗判斷得到,價值評估模型所考慮的因素較多,每個細小的因素出現偏差有可能對結果產生巨大影響,并且不同評估模型采用的估值技術不同,結果必然也有所不同。再加上不同的財會人員經驗水平不同,最終導致企業難以直接獲取準確的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
(三)金融資產分析較為麻煩在分析金融資產時,要連同其本金和利息共同分析,就利息而言要綜合考慮市場及非市場利率以及利率變動情況,在進行合同現金流量特征測試時將利率及本金支付情況全面考量在內,而具體的分析方法是相對麻煩的,在金融新會計準則中也未對具體的分析及判斷方法給出明確的規定,從而加大企業金融會計的實踐操作難度,增強測試模型中個人主觀因素的影響。
(四)金融衍生工具會計計量相對復雜運用金融衍生工具進行財務管理所承擔的風險較大,而且使用的范圍非常受限,多出現在代客理財以及避險自營等業務環節,在開展實際計量工作時,要計量合同交易金額、反映公允價值變動。而就財務管理而言,靈活的運用金融衍生工具,又必須實現經濟資本的優化配置,提升財務風險防范能力為基本目標。因此,在實際計量過程中涉及到的計量因素非常復雜,對計量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要求較高。
(五)會計科目及報表滯后當前金融會計科目主要以產品類別和流動性進行設置,既無法反映公允價值的變動情況,也不能體現企業的業務經營情況,而且加大企業財務分析的難度。相關的會計政策也滯后于新準則的核算標準,無法滿足企業的實際會計核算需求。如舊的會計準則將貸款分為本金,表內及表外利息進行會計核算,而在新準則下需通過本金現金流的現值進行計量,也會建設分表內及表外利息整體工作量,但是目前相關的會計標準制度規范還未結合新準則做出相應的改變。
三、金融會計新準則的優化策略
(一)完善金融會計準則修訂的四項金融會計準則,只是從宏觀層面上對會計準則進行了部分調整,但是與其相關行業的標準制度體系的建設需要各個行業自主依據相關準則條例進行改進和完善,要盡量減少制度中存在的不確定因素,減少主觀性的判斷或選擇行為,要加大會計操作的監管力度,對企業的財務管理等制度及時進行更新和調整,保障金融新會計制度的順利實施。
(二)加強人員教育培訓金融新會計準則無論是在概念理解上,還是在公允價值計量及資產分析等方面都對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要求較高,這就意味著企業必須加快轉變財務管理觀念,促進財務人員轉型發展,逐步實現由財務會計到管理會計的轉變,企業要完善培訓機制,有針對性地進行公允價值計量、資產分析、金融衍生工具計量等方面的培訓教育活動要求企業的財務人員在強化自身基礎財務核算能力的同時,要加大金融等方面相關知識技能的學習,同業務部門多溝通,促進業財融合管理。對于涉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業務內容,要在理解其本質及業務流程的基礎上準確的確定資產負債情況,熟練掌握公允價值計算方式,客觀反映現金流量,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職業技能水平,把握市場動態,避免出現公允價值偏差問題。
(三)改進現有的會計科目及報表體系企業要增加資產、負債以及價值等方面的變動科目,結合業務類別設置相應的明細科目,以此保證會計科目設置的科學性、合理性。同時要在改進相應的財務報表模式結構在損益表中體現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情況,在資產負債表中增加金融資產的增值估價,并且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的披露信息補充和完善財務報表,將一些能夠準確計量的金融衍生工具列為報表正式項目,促進財務報表更加全面、正式、準確的反映企業的財務經營狀況,為企業管理者做出經營決策提供基礎保障。
四、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金融新會計準則的改進之處進行分析,提出了新會計準則實施在概念理解、公允價值計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從完善會計準則制度體系、加強財務人員對新會計準則的學習,提升其綜合管理能力、改進現有的會計科目及報表體系等方面指明了具體的改進方向,希望能提高企業的新會計制度適應能力,促進其長久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志強.新會計準則下對金融工具相關問題的研究[J].時代金融,2017(24):39.
[2]李妙娟.對金融會計新準則相關問題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17(10):87-88.
作者:商藝 單位:海信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