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方法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把實踐能力的培養貫穿教學過程始終
1.1選擇注重實踐能力培養的教材
教材是教學的主要載體,是學生學習的重要依據。選擇一本適用的教材,對教學過程和結果有重要的影響。現在市場上教材的品種繁多,適合的對象分類很細,在選擇教材時,最好選取那種理論和實踐聯系緊密的教材,教材內容應清晰、簡潔,既能滿足學生對理論知識的需求,又可以給老師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地把相關的實踐內容引入教學中,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
1.2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強化原始憑證在會計核算中的地位
我們現在學習的“財務會計”都是以企業為背景的,處理的是企業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但是教材上一般業務描述的都比較簡單枯燥,學生很難把教材內容和實際情況聯系起來,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上課的時候可以給學生描述一個真實的企業背景,包括企業的組織結構、生產經營狀況、主要的經濟業務,然后建議學生,把自己想像成是這個企業的會計,如果企業有了相關的業務就要進行會計處理。把這個情境創設好,當講到相關知識的時候,學生很快就能把知識定位在企業的具體工作中,這樣就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目的性,加強了對知識的理解和實際應用。另外在《財務會計》教材中,經濟業務都是通過文字描述呈現并編制會計分錄。而實際工作中,經濟業務都是通過票據等原始憑證呈現,學生習慣了這種語言描述的經濟業務,到了實際工作崗位沒有人給描述,就不會看原始憑證,就不會進行賬務處理了,為了使教學內容能更好地與實際接軌,鍛煉學生處理賬務的能力,我在教學中有重點地選取一些難度不太大的業務,要學生分析該業務需要哪些原始憑證來證明經濟業務的發生,或者是給出一些原始憑證,要會判斷出這是一筆什么樣的業務,這樣通過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提高了學生會計核算能力,使學生更能適應工作崗位的需求。
1.3把教材上枯燥的習題轉化成易于接受的案例
現在教材上對基礎理論知識消化和理解基本上都是通過例題的方式來進行講解,而學生的輔助學習資料也多是以習題的形式出現的,習題對學生消化理解基礎知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對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也非常有好處,但習題也有缺點,就是很枯燥,和實際聯系不緊密,單純為了做題而做題,失去了學習的樂趣和學習的最終目標。針對這一情況,可以在教學中把一些習題轉化成案例的形式,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采用任務趨動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
“財務會計”課程從學科體系來看具有完整的學科體系,而同時它又是企業實際工作中的一項具體任務。學習知識體系是為了指導完成具體的工作任務,所以我在上課時就是從工作任務出發,通過對工作任務進行分解,分析要完成這項任務要解決哪些問題,需要什么樣的理論知識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在對任務進行分解時,首先要清楚的是為什么要完成這項任務,然后是如何具體操作才能完成這項任務,最后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效果才算圓滿地完成了這項任務。明確了完成這項任務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授課時,就可以和任務一一對應講解知識體系,如先講一項工作的意義解決了為什么要做這個工作的問題,再講具體的核算方法,就是解決如何具體操作的問題,最后歸納出形成的會計信息,形成符合要求的會計信息就是圓滿地完成了這項任務,通過把學科體系的內容和工作任務一一對應,學完了學科體系的內容,實質上也就掌握了完成工作任務的方法。比如在學習存貨清查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首先要介紹為什么要進行存貨清查,也就是存貨清查的意義,學生知道為什么要進行這項工作了,就更有興趣地期待學習如何進行存貨清查,這樣我就按實際工作的流程具體介紹清查的程序和方法和會計處理,這項工作完成之后,還要有相應的會計信息來證明工作的完成,可以告訴學生工作完成之后,要形成盤存單、賬存實存對比表、兩張記賬憑證,這樣才算真正完成了這一項工作任務,按著這樣的順序教學,能使學生很明確知道面對一項工作任務時如何具體操作,如何達到最終的目標。學生在校學習階段雖然加大對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但和真正的崗位工作還是有一定差別,學生到了工作崗位之后,很可能遇到平時沒學過的內容,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告訴學生如果遇到沒學過的內容,先不要著急緊張,要靜下心思考,找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辦法,因為學校階段已經學習了很多基本的理論、方法和原則,這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你應該能運用這些學過的基礎理論,通過自己的分析、判斷、查閱資料得出正確結論。另外,在教學過程中還要鼓勵學生多接觸企業,提高感性認識。鼓勵學生找各種機會去企業看看,看看各類型的企業都是怎么進行生產經營的,都主要有哪些經濟業務,了解了這些情況,再學習的時候,就會有明確的目的性,知道學的這些知識是解決什么問題的,學起來就更容易,也更有興趣了。
3多種教學手段配合使用
現在的教學手段主要是黑板和多媒體教學,黑板作為傳統的教學手段,對基本知識、技能的傳授,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財務會計課本身就有很多理論方法具有很強的邏輯性,講課的過程中最好是老師一邊講,一邊寫,帶動學生思維,讓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而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又給我們提供了多媒體教學手段,這種教學手段的優點是直觀、信息量大,對傳統的教學起著很好的輔助作用,比如在課堂上要演示一些真實的會計資料,而這些資料又是企業的商業秘密,很難把實物帶到課堂,有了多媒體,就可以把實物拍成照片,通過多媒體進行顯示,這樣就達到了和實物演示相同的效果,另外會計課堂上要用到大量的憑證和賬簿,要講解具體的工作流程,對這些內容最好通過多媒體演示,既直觀,又節省時間,使教學內容更生動,更易理解和接受。根據黑板和多媒體各自的特點和優勢,在教學中可以配合使用,使之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已成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現在的學生對計算機網絡的接受能力特別強,也特別感興趣,這樣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讓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建立QQ學習群,老師可以把習題和要討論的問題發到群中,學生積極參與,由于在網絡的虛擬空間,學生沒有了課堂上的拘謹,討論更加有熱情,更加活躍。同時學生也可以把遇到的問題通過網絡向老師提問,老師可以及時給予解答,這樣就使老師和同學的交流更加方便,使老師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和主要存在的問題,據以調整課堂教學,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范穎茜單位:遼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