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金融對產業結構的調整支持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金融對產業結構調整的作用機制主要以產業實際發展為切入點,通過資本配置、信用催化和風險管理等金融活動為產業發展提供支持,進而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文章在總結產業結構和金融支持內涵的基礎上,梳理出金融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作用機制,并從優化產業發展外部環境、推進金融業與產業結構相協調、加強金融行業建設等三個角度提出金融支持產業結構調整的保障措施。
關鍵詞:產業結構;產業結構調整;金融
一、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和三大產業的深度發展,金融對于產業結構調整的作用得到產業界和學術界的普遍認可。任何產業的持續深入發展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科學完善的金融體系是產業發展的基礎,金融可以通過吸引社會儲蓄,促進儲蓄資本向投資資本轉化,整合社會資源,進行資本配置,為各層次產業發展提供持續的資本支持,進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因此,本文從金融角度出發,研究金融對產業機構調整的支持作用,并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提出金融支持產業發展的相關保障措施,為產業發展提供決策參考。
二、相關內涵概述
(一)產業結構經濟學中的“產業結構”概念始于20世紀40年代,最初主要被用來刻畫社會各產業之間的結構比重關系以及區域產業分布規律。產業結構理論的研究隨著產業經濟學的出現逐漸受到學術界的關注,成為研究細分產業之間比例關系的經濟學理論之一。現代產業結構理論認為,產業結構概念主要劃分為靜態產業結構和動態產業結構兩個維度,靜態即比例結構,而動態則是指比例關系的變動態勢。本文所涉及的“產業結構”是按照第一、二、三三大產業進行劃分,既包括三大產業間的比例關系,也包含各層次產業內部要素的比例關系,研究產業結構就是研究三大產業的結構協調,只有達到一定的協調性才能促進經濟社會平穩發展。
(二)金融支持金融的本質是價值流通,是為實現未來經濟價值的資源跨期的配置決策行為,即動態的貨幣經濟學。金融支持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主要是從宏觀經濟出發,研究一定時期內金融總量、金融結構、金融效率等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推進作用。從宏觀層面來說,金融支持主要表現為金融對宏觀經濟增長的支持;從中觀層面來說,金融支持表現為對金融具體產業發展的支持;從微觀層面來說,金融支持則表現為對企業的資本服務。本文主要從宏觀層面出發,研究金融對產業結構調整的支持作用。
三、金融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作用機制
產業結構的調整是實現產業結構合理化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金融則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支持產業結構的升級過程主要表現為金融機構通過促進資金的運動來引導各生產要素在產業間的橫向流動,使要素資源向優勢產業匯聚,進而改善產業間的要素比例關系,實現結構優化。可以說,金融是實現產業結構升級的直接推動力,其作用機制可歸納為:資源配置、信用催化和風險管理。
(一)資本配置資本是產業發展的核心要素,產業資本的形成、積累是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基礎。金融在產業發展中的資本配置作用主要體現在金融機構通過對儲蓄和投資按照產業需求進行重新配置,促進儲蓄資本向投資資本轉換,提高資本轉化率和要素收益率,同時拓展產業發展的資金來源渠道,提升產業資本的積累程度,為產業結構調整和新興產業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金融機構的資本配置功能可以歸納為吸收存款、儲蓄轉化和資本重整與支持。因此,產業發展應重視發揮金融的資本配置作用,合理利用金融手段達到對產業結構升級的推動。
(二)信用催化金融對產業發展的信用催化機制目的是實現資本總量的擴大,即通過信用創造等手段,加速產業資本的形成,提高相關資源的利用率,形成更大規模的資金積累,從而推動產業經濟的發展。金融信用創造的重心在于對閑置資源的再利用,或是將無形資源與實體資源重新整合加以利用形成實體資本。在這一機制作用下,金融資金不僅投向于投資效益明顯的產業項目,還會重視發展態勢優良、處于產業鏈上下游的相關項目的資本投入,在催化主導產業體系的形成過程中,通過信用創造整合相關產業,促進產業結構協調化,從而大幅提升產業資本總量,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三)風險管理金融的風險管理機制具有有效分散投資風險的作用,表現為金融的發展可以促進投資的多元化,分散投資風險,也有助于產業的多元化發展。金融機構通過有效的風險管理,引導創新資本投入產業發展,為產業發展的長期資本投資和企業創新資本使用提供動態的風險監管與控制,從而使得投資效益較高的優勢項目獲得長期穩定的資本支持,推動技術創新,帶動產業結構升級。此外,金融風險管理也為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資本指導,提供相應的創業保險,降低創業風險,提高企業開發新興產業的信心,不斷為產業體系注入新鮮血液,推動產業創新發展,保證產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
四、金融支持產業結構調整的保障措施
本文通過相關文獻的梳理,并結合我國產業發展實際總結金融支持產業結構調整的相關保障措施,為相關政策實施提供參考。
(一)優化金融支持產業發展的外部環境有效發揮金融支持產業結構調整的推動作用離不開產業發展環境的優化。首先,健全法律法規,發揮法律保障作用。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保證及時有效,營造良好的資本環境。其次,適當放松金融管制。理性行駛管理機構審批權,完善審批制度,優化審批程序;推動民間金融合法化,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完善利率管制制度,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助推資金向優勢產業流動,同時對弱勢產業給予一定的財政金融支持;適當的對資本市場放松管制,引入競爭機制,推進資本市場運行市場化,上市退市遵循市場標準,減少行政干預,提升市場活力。最后,構建金融機構、企業和政府的三方協調機制,促進各主體間的相互配合和溝通,建立三方協調機制,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二)推進金融業與產業結構協調發展推進金融業與產業結構協調,一是要深化金融改革,增強對第一產業的作用力度,推動金融農業發展。消除金融進入農業的市場準入門檻,引進多元化金融機構,拓寬融資渠道,促進社會資本進入第一產業,為第一產業發展提供多元資金支撐;二是要加大對核心工業產業的金融扶持力度,推動社會資本進入核心工業產業,擴大優勢產業的資本投入,提高第二產業的整體投資效益。三是要推進金融業與服務業深度融合,出臺相關政策,通過為服務業提供稅收減免、金融人才支撐、建設互聯網金融等形式為中小服務業企業提供金融指導,推動第三產業發展。此外,以融資為紐帶,實現金融結構與產業結構互動升級,促進三大產業融合。
(三)加強金融行業建設,提升金融支持能力提升金融支持能力,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現代金融制度。金融機構要借鑒現代金融管理理念,明確金融主體職責和權限,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為金融工具和手段的實施提供制度保障。其次,科學決策,提升金融支持效率。科學的金融決策是金融機構資本投入過程中最大程度的降低金融風險、提升金融支持效率的關鍵。金融機構在進行金融決策時要綜合考慮目標產業的產業政策、產業發展趨勢以及區域產業發展特色等要素,制定金融活動計劃,確保金融支持活動的有效性。最后,積極引進與培養金融創新人才,為產業發展提供智力保障。制定并實施金融創新人才培育戰略,擴大人才儲備,適應產業結構調整對金融創新的人才需求,優化人才環境,增強金融創新活力。建立健全金融人才與相關產業人才交流體系,促進金融人才全面了解和掌握產業發展實際,從而為產業發展提供針對性的金融支持,助推產業結構調整。
參考文獻:
[1]韓慧敏.產業結構調整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6.
[2]崔昕.黑龍江省金融結構與產業結構關系的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16.
[3]匡霞,楊再斌.論金融在我國產業結構調整中的作用機制[J].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2000(02).
[4]邱慕齡.廣東產業結構調整的金融支持研究[D].暨南大學,2010.
[5]魏燕.新疆產業結構升級的金融支持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3.
作者:閆冰 單位: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淮南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