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于教學改革的電子設計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電子類實驗教學的現狀
電子設計競賽要求學生對電路設計、低頻、高頻、數字電路、單片機控制、通信、電源設計、PCB板制作等知識要熟練掌握,目前電子類實驗教學的現狀為[1-3]:(1)電子信息類課程設置不夠合理。我校參賽學生大多是二、三年級學生,他們中有一些專業課程開設滯后,學生專業知識缺乏,不少學生不能根據競賽題意準確、合理地設計方案。(2)實驗教學內容長期不變,業界流行的設計軟件、產品跟現有的教學內容部分脫節。(3)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的能力較差。部分同學不能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能運用理論知識對系統電路進行周密分析,在系統聯調中出現問題很難準確地判斷故障點,不能獨立解決問題。(4)部分學生動手能力、實踐技能不扎實。在組裝連接電路時,布局不太規范,電路走線隨意,考慮問題不全面。有些學生對儀器使用、焊接等操作不太熟練。(5)綜合能力較差。不會寫設計報告,對單元電路論證缺少系統分析,對系統電路論證缺乏邏輯性。報告格式、文檔編輯不規范。
2.電子類實驗教學改革方案
電子設計競賽不僅能夠反映學生綜合能力,也基本反映出一個學校的教學水平,特別是實踐教學水平。針對競賽中暴露的課程設置、實踐內容、綜合能力等方面的問題,我們應對電子類實踐課程體系、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與探索。
2.1電子類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方案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試題的內容涉及電子、通信、傳感與測試、控制和計算機科學等學科類課程。對這類專業電子信息類課程應分為5個模塊開設:(1)電子信息類公共基礎課程模塊公共基礎模塊包括電子技術與計算機技術基礎課程,其中電子技術部分課程主要有:電路、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計算機部分課程主要有:C語言、微機原理、單片機原理等;通過加強這些課程的教學,為學生以后相關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電子技術和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知識基礎,也是學生參加電子設計競賽所必備的基礎知識。該部分課程的學習應從第一、第二、第三學期開設。(2)現代電子技術課程模塊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主要體現器件的不斷更新,其中經歷了從電子管到半導體晶體管、從晶體管到集成電路及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從線路連接關系固定的常規集成電路到連接關系可變可編程邏輯器件等幾個階段。我們應將可編程邏輯器件、VHDL硬件描述語言和ARM控制器等課程構成現代電子技術課程模塊。該部分課程的學習應從第三、第四學期開設。(3)無線通信技術類課程模塊無線通信類題目基本每屆賽題中都有,也是IT界所必備的知識。該課程模塊主要包括信號與系統、高頻電子線路、通信原理等課程;該課程應從第三、第四、第五學期開設。(4)測控技術類課程模塊測控技術類課程模塊主要包括傳感器及檢測技術。自動控制原理、計算機控制等課程。該課程應從第三、第四、第五學期開設。(5)電子電路仿真軟件課程模塊目前電子技術發展迅速,要借助先進的虛擬仿真軟件對設計的電路先期進行電路仿真,將對電路設計方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該課程模塊主要有:CandencePCB制作軟件、Proteus、Multisim、TINA、Labview及電源設計軟件等。
2.2教學模式改革方案要想在短期內完成上述課程的講授和實踐部分,我們必須要從學生選拔、教師選拔、學生學分認定、教學內容變革、教師工作量考核、學生管理等各個方面進行一整套完整的改革方案,讓選拔出的學生要有很好的績點,教師要有較高的教學業績點,同時學生正真從競賽準備中能力得到提高,將來就業社會認可度高。要充分發揮大學生科技創新基地、校企共建聯合實驗室等平臺作用,為創新性人才培養提供堅實的基礎。
3.結束語
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在推動電子信息類課程建設、引導高校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協作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提高學生根據具體設計任務指標進行電子設計制作的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多年的實踐教學改革中,我校不斷提升對電子設計競賽的重視程度,并對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進行全面的改革,我校從首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開始參加,多年來取得了許多項全國一等獎、二等獎,并獲得過最高獎“索尼杯”,獲獎面廣、參與學生多,我校畢業生得到了社會的一直好評。
作者:杜月林王峰單位:南京郵電大學實驗室建設與設備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