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發展現狀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跨境電子商務是基于網絡發展起來的,它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是“互聯網+外貿”的具體體現,作為推動經濟一體化、貿易全球化的技術基礎,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跨境電子商務不僅沖破了國家間的障礙,使國際貿易走向無國界貿易,同時它也正在引起世界經濟貿易的巨大變革。本文從分析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發展現狀出發,指出目前我國跨境電商人才發展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人才培養的改革建議。
關鍵詞:跨境電商;電子商務人才;人才培養
序言
隨著跨境電子商務的蓬勃興起,各級政府出臺相關支持政策,助力跨境電商的發展,跨境貿易電商化已經成為外貿企業轉型發展的突破口,跨境電商必將成為未來國際貿易的主要模式。與此同時,跨境電商企業對相關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尤其是既具備專業知識,又掌握專業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在全球跨境電商競爭激烈的態勢下,缺人,是每一家跨境電商企業的痛。
1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發展現狀
1.1跨境電商企業對相關人才需求迫切
跨境電商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持,現如今企業需要更多的是復合型人才,既精通相關專業知識,又具備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人才,在企業的崗前培訓后能夠很快勝任崗位工作。但實際上,每年都有大批相關專業畢業生涌向市場,卻不能夠滿足企業的實際崗位需求,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所以導致企業很難招聘到滿意的人才,需求也就更加強烈。
1.2人才培養高度依賴社會教育力量
現在的高校教育與人才市場的實際需求很難契合,對于變化很快的技術、市場,學校基本上很難做到知識、技能的及時更新、與時俱進,于是出現一方面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業招不到合適的人才的現象。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社會培訓機構不斷涌現,如:跨境電商培訓機構、阿里學院、321電商學院、海貓跨境等等。畢業生需要借助社會教育力量去提升專業知識與實際動手操作技能。
2跨境電商人才問題
2.1跨境電商人才不能夠滿足行業需求
根據當前市場需求,跨境電商從業人員應具備計算機操作、電子商務、國際物流、跨境營銷、國際貿易實務等知識與技能。在跨國貿易中,針對不同消費者所在國家的語言、文化、習俗、背景、思維方式、消費習慣等等,從業人員需要有良好的行業知識儲備和語言溝通能力。與此同時,跨境電商對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有著更高的要求,跨境從業人員應具備扎實的計算機處理能力和網絡技術能力,畢業生很難滿足行業的需求。
2.2學校缺少面向企業崗位需求的跨境電商課程設置
學校跨境電商專業的課程設置多是形式化、理論化,與企業的實際崗位需求相脫節,缺少企業的實際調研,多是依托網絡平臺的相關資料作為依據去設置課程,很難緊跟企業發展的腳步。在不明確企業的實際崗位知識與技能的需求下,學校去設置相關課程,勢必會偏離企業實際所需,導致學生所學知識陳舊、技能難以提升,滿足不了企業的實際崗位需求。
2.3師資隊伍能力有待提升
學校從事跨境電商專業教學的教師中,大部分是由其他專業的教師轉入,比如電子商務專業教師、商務英語專業教師、國際貿易專業教師等等,知識儲備更多是停留在書本上以及網絡平臺上搜集到的碎片化知識,往往缺乏系統的跨境電商知識體系,因此培養的人才理論知識不夠全面與深入,不能夠滿足企業的崗位需求;教師沒有業務實踐的經驗積累,教學過程中偏重理論教學,與企業對畢業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的需求脫節,不能夠培養出具備解決實際問題和實際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實訓課練習基本是在虛擬的模擬軟件平臺中進行,和跨境電商實際有一定的差異性,很難滿足崗位實際技能需求,跨境電商的內容中缺乏實訓操作,導致學生實踐應用缺乏,很難勝任企業崗位工作。
3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改革建議
3.1正確修訂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方案
首先,在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方案中融入網絡信息技術的課程,使學生能夠更好的運用網絡手段提升技能;其次,通過校企合作使學校和跨境電商企業共同開發面向崗位需求的相關課程,從而使課程內容實用性更強;最后,建立新的考核評價標準,以過程性考核為主,引入校企合作實操項目,以小組完成項目任務單情況作為考核的依據,項目考核工作由學校和企業共同負責,以保證項目質量的提升。
.2面向企業崗位需求設置跨境電商相關課程
學校設置相關課程離不開企業的實際調研,調研企業的選擇要具有代表性,而且數量足夠,才能使收集的調研數據具有價值。然后依據企業調研成果,制定面向崗位需求的跨境電商課程,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實用性。面向崗位需求也能夠更好的滿足學生的偏愛差異化,使學生能夠在自己更擅長的專業細分方向上去提升與拓展。
3.3以賽促學
組織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跨境電商的相關比賽,如“職業技能比賽”“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創業挑戰賽”“中國大學生跨境電商創新創業大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等,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以比賽促進學生的學習和能力的提升,以比賽促進學生更好的就業,提升學生綜合技能,提高學生的就業滿意度。
3.4建立校內外實訓基地
建立校內外實訓基地。一方面,可以引企入校,通過建立校內實訓基地,使學校內課程教學的實訓環節豐富起來,校企合作的企業專家定期的開展講座或培訓,了解企業的真實崗位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深入企業,通過建立校外實訓基地,輸送畢業班的學生到校企合作企業進行頂崗實習,讓學生體驗真實的業務流程,提升專業技能,積累工作經驗,做好就業前的準備工作。
4結束語
成就事業人才是關鍵所在,跨境電商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新概念和新業態,此前并沒有充足的人才儲備,多數還是傳統的外貿人才在新的形勢下摸索著學習和前進,并無太多理論和實踐經驗可借鑒。從理論基礎、知識架構和培養模式上,需要有更好的政策的引導和扶持,從企業的需求出發、讓企業參與培養、最后將優質的人才輸送至企業。
參考文獻:
[1]王瓊.新形勢下高校跨境電商人才培養路徑研究[J].溫州大學學報.2016(9).
[2]周煥月.跨境電商人才的綜合素養[J].經營與管理.2018(6).
[3]劉錦峰.高職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新課程研究.2017(5).
[4]戴明華,范曉男,郭芳.校企合作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物流科技,2018(4).
作者:楊娜 單位: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