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計算機技術逐漸應用到人們生活、工作、學習等領域,并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計算機專業人才也成為了當今社會的稀缺人才,高職院校作為培養專業人才的重要地方,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都開始開設計算機專業課程,而要想有效的提升教學質量,為社會輸送更多高質量人才,就必須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慕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到高職計算機教學中。本文主要研究了慕課視野下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希望能夠對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慕課;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策略
所謂慕課主要是指規模較大的在線開放性課程,它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使用短視頻的教學形式,在短時間內可以上傳很多不用的課程內容,在短視頻課程之后,還會附帶測試內容、教學互動內容等等,慕課模式下,教師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更加了解,有針對性的調整教學內容,有效的提升了教學效率。慕課的創新性在于,它能夠科學的將課程分解成不同的碎片知識,然后針對這些知識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并且慕課是具有開放、免費特征的,在實際的教學中提升了學習自由度,同時也能夠更方便學生學習知識,讓學生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時間、適合自己的方式學習知識,更加靈活便捷。慕課對于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有一定沖擊性的,它實現了傳統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的創新,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作為高職院校較為關鍵的一門課程,要想有效的提升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培養出更多滿足時代要求的人才,應用慕課這一模式勢在必行。接下來,筆者將對慕課視野下告知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的策略和方法進行詳細論述。
一、創新教材內容,推動教材改革
對于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來說,教材是課堂展開的立足點,同時也是教學目標落實的重要工具,就傳統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材來說,教材內容一般都是由一些抽象化的知識點構成的,非常清晰的、全面的將計算機的基礎知識羅列了出來,然而這種教材常常讓學生產生厭倦心理,不僅枯燥乏味,而且實用性相對較差,即使學生將教材的全部內容牢牢記住,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仍然會遇到很多問題。并且教材的內容固定,難易程度固定,不利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學習,同時也不利于專業水平較高的學生的深入發展。而慕課視野之下,則要求有效的整合教材知識,把項目作為載體,將知識點融入項目中,學生按照教材給出的項目操作步驟,完成項目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知識點。同時將一些高級內容引入,將內容按照難易程度進行分級,基礎較差的學生主攻基礎學習,專業水平較好的學生主攻研究性學習,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改革教學形式,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
通過利用慕課形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為學生營造一個線上線下一同學習的氛圍,錄制一些符合教學課堂內容的微視頻等,在課堂上引入慕課資源,以教師講授、慕課視頻播放相結合的方法展開教學,結合運用多樣性的教學方法,實現教學課堂的重構。教師也應該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基本掌握,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和輔導,鼓勵學生之間多交流溝通,一方面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努力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
三、教師轉變角色,提高教學效果
在慕課視野下,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導者,只做一個傳授知識的人,而應該轉變教師角色,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設計者、組織者以及考核者。從教材出發,豐富教材內容,充分利用教學課堂,讓學生能夠在課上、課下都能將時間利用起來,首先,教師應該做一個設計者,在學生一節課中注意力最集中的時段,以微視頻的方式將教學重點簡潔明了的展示出來,引導學生投入到學習中,提升教學效果。其次,教師應該做一個組織者,有效的組織課堂,把握好教學節奏、教學規律,合理利用課堂時間,通過一些問題的提出帶入學生走進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知識。最后,教師應該做一個考核者,對每一個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考核,了解學生所遇到的難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有效的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四、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高職要想培養出更多社會需要的專業性人才,就必須順應時代潮流,改革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推動教學水平的提升。本文主要研究了慕課模式在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的策略,希望能夠對我國高職教學質量的提升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葉煜,鄒承俊,雷靜.慕課視野下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研究[J].當代職業教育,2015(11):53-55.
[2]曹科.慕課視野下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思路探討[J].電腦迷,2018(10):104-105.
[3]王海萍.基于慕課模式的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探討[J].江蘇科技信息,2017(15):55-56.
[4]鄭妍.慕課視野下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7,14(26):212-213.
作者:陸璐 單位: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