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動汽車創新網絡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引言
我國汽車產業面臨環境和能源的雙重危機。按照國家環保中心預測2010年汽車尾氣排放量將占空氣污染源的64%。從長遠看,人類無法承受汽車工業發展附加的環境成本。同時,能源問題日益顯現,有關專家粗略估計,中國石油最終可采資源僅為130~160億t,只相當于伊朗一個中等油田,僅可維持40~50年。顯然,進一步使用傳統內燃機技術發展汽車工業將會給我國的能源安全和環境保護造成巨大的壓力。當代融合多種高新技術而興起的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正在引發世界汽車工業的一場革命,展現了汽車工業的光明未來。
近年來,我國電動汽車研發與開發發展迅速,一些企業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已推出了電動汽車樣車、電動轎車概念車,燃料電池中巴車也已經問世,進入了產業化初期準備階段。但是距離真正的產業化仍然還有相當的距離,我國的電動汽車企業在技術水平、技術創新以及產業化等方面與國外的汽車企業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湖北省電動汽車產業發展也較快。但是在一些核心技術領域還沒有實現突破,如電池技術、動力驅動技術等,這些成為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瓶頸。湖北省電動汽車實現產業化的關鍵是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實現關鍵技術的突破,而技術創新的實現需要整合政府、科研機構、大專院校、企業、社會等多方面的力量,有效利用其資源。
2創新的社會網絡觀
2.1社會網絡的涵義
基于資源學說的理論認為,社會網絡資本是不同于經濟資本和文化資本的另外一種資本,并將社會網絡資本定義為嵌入社會關系網絡中的資源的總和。基于關系學說的理論認為社會網絡是社會單位之間的政治、經濟、管理以及文化、傳統和人與人之間多種關系結合而形成的網絡關系。社會網絡具有動態性、植根性、中心性和開放性的特征。
基于結構學說的社會網絡觀點主要是指伯特的結構空洞理論。該理論認為,當網絡個體處于結構絕對稀疏地帶或相對稀疏地帶,而其他個體均需憑借該個體作為紐帶來形成聯結關系時,則稱該網絡個體處于結構空洞位置,處于結構空洞位置的個體具有優勢。這一理論強調行動主體在網絡中所處的位置而不是與其他網絡個體的相互關系,強調行動主體攝取資源的能力而不是占有資源的多寡與優劣,認為行動主體的競爭優勢不僅包括資源優勢還包括關系優勢,而該優勢取決于社會網絡結構空洞數量的多少以及聯系紐帶的疏密程度。
社會網絡中的關系強度會影響企業之間的相互關系,如強關系和弱關系。強關系是指經常接觸和情感密切的人或關系;而弱關系是指不經常接觸和情感不密切的熟人或關系,它來自偶然的了解,也是一座橋梁。它提供了企業之間的惟一通道,創造了更加廣泛的聯系。
2.2社會網絡對高技術創新的影響
高技術創新面臨著巨大的資金風險、技術風險和產業化風險,而且技術生命周期、產品生命周期日益縮短,技術競爭和市場競爭日益國際化,進一步增添了高技術創新的風險。越來越多的企業構建技術創新網絡體系,以獲得組織體系以外的技術創新、知識、信息、研究基地等重要資源,并規避風險。
信息、知識不僅可以通過網絡中的關系而傳播,而且通過網絡結構而流動。合作企業中的行為主體之間由于同歸一處和相互信賴而增強了信任,逐步形成了知識的社會市場,促進了企業間的相互學習。在這個知識的社會市場中,企業可以從貿易、人才流動中獲取創新信息,同時產生了知識的外溢,從而促進了高技術創新。
3湖北省電動汽車創新網絡的構建
3.1湖北省電動汽車創新網絡的構成
湖北省電動汽車創新網絡是以國家863電動汽車專項為依托,以東風電動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為中心,整合政府、科研機構、大專院校、企業、社會等多方面的力量而形成的(見圖1)。
3.2湖北省電動汽車創新網絡的結構
3.2.1基于關系強度的網絡結構
湖北省電動汽車創新網絡中的關系有的是強關系,有的是弱關系,分別形成了核心層、松散層和外圍層(見圖2)。
(1)電動汽車創新網絡中的強關系。電動汽車創新網絡中的強關系是基于相互信任和深刻的共同利益而形成的,如圖2中“核心層”與東電公司的關系。強關系構成了東電公司的戰略技術聯盟,它們為電動汽車的技術創新提供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最重要來源和強有力支持。
“核心層”包括:①東風電動的母公司——東風汽車集團,它是東電公司是最重要的戰略合作伙伴,是湖北省電動汽車技術產業創新、信息和研究基地的最重要來源;②東風電動的主要股東單位,有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它們為湖北省電動汽車產業各專業技術上提供強有力的支持;③國家863電動汽車專項中兩個混合動力整車項目及其零部件研究項目的具體承擔單位,在該研究體系中,東風電動作為整車的設計研究單位起到總體組織協調的作用,不僅應對項目的研究進度負責,而且應對相關技術研究方向的選擇起重要的引導作用。
(2)電動汽車創新網絡中的弱關系。弱關系也是一座橋梁,它提供了電動汽車產業的相關企業之間的通道,創造了更加廣泛的聯系。如圖2中“松散層”、“外圍層”與東電公司的關系。
“松散層”主要指國家863電動汽車專項其他項目的承擔單位。可以與它們開展多層次,內容廣泛的技術及信息的交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技術座談、互訪和信息交換,探討專利和其他知識產權交叉共享的新型合作機制,共同促進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該體系主要成員包括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研發群體、國際合作對象、專業性的國際電動汽車零部件。
“外圍層”是與公司關聯度較低的國內外同行業競爭公司,這里既面臨技術和市場的競爭,又存在電動汽車知識產權(專利和專有技術)的相互隔絕和封鎖,因此,其相互關系是競爭大于合作,合作形式將主要在信息情報的交流上。如在混合動力汽車研發上處于國際領先地位的日本豐田公司、本田公司等,以及國內外其他高等學校和學術研究機構為公司提供重要的基礎研究成果及其高水平的電動汽車創新人才。
3.2.2湖北省電動汽車創新網絡的結構模型
結構空洞理論特別強調高科技企業(包括企業家)在創新網絡中的關鍵樞紐位置。基于結構空洞理論指導的創新模式,表明當創新企業自身的創新力量較為薄弱時,社會網絡資本可以彌補企業經濟資本的不足。即使經濟實力很強的企業也在努力尋求結構空洞以期挖掘更多競爭優勢和創造更多網絡價值。
由圖3可以看出,湖北省電動汽車創新網絡為完全開拓式的社會網絡。東風電動汽車公司的任意網絡節點1、2、3、4之間均存在稀疏地帶或結構空洞,而東電公司正處于結構空洞中心。電動汽車技術創新是一項前所未有的事業,以東電公司為中心的創新網絡結構中,集聚了來自各個方面的力量,形成戰略技術聯盟,同時這些網絡成員相互間也有一定的關系。這種開拓式的網絡結構可以集聚更多的社會資源,以期尋求更多的創新資源,創造更大的網絡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