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校園網綜合布線設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引言
校園網正逐漸成為各學校必備的信息基礎設施,其規模和應用水平將是衡量學校教學與科研綜合實力的一個重要標志。校園網的本質是以網絡為工具,以用戶為中心,以應用為靈魂,以教育為目的,利用在寬帶校園網絡基礎設施上,用最新的計算機信息技術,構建校園信息化平臺。而結構化布線是網絡實現的物理平臺,和網絡技術息息相關,是現今和未來計算機網絡和通信系統的有力支撐環境。所以如何有計劃、有步驟分階段地進行合理規劃,如何更好地進行戰略性統籌考慮,避免那種短期的、重復的低水平網絡建設,以及從布線的角度協調局域網絡飛速發展和實際應用需求之間的矛盾,這些都是值得認真探討的重要問題。靈活的網絡布線,系統運行的穩定可靠是整個校園網系統綜合設計的關鍵。
結構化綜合布線系統是在傳統布線方法上的一次重大革新,線纜的傳輸能力百倍于舊的傳輸線纜,接口模式已成為國際通用的標準,并把舊的各種標準兼容在內。因此用戶無需擔心目前和日后的系統應用和升級能力,它采取了模塊化結構,配置靈活,設備搬遷,擴充都非常方便,從根本上改變了以往建筑物布線的死板,混亂,復雜的狀況。
校園綜合布線系統是校園網絡的重要基礎,是樓宇通信與計算機網絡建設的基石。綜合布線系統建設應能為語音、數據、視頻和圖像的傳輸提供實用、先進、擴展方便的通道,充分保證校園計算機網絡的高速可靠運行,并適應計算機和通信網絡產業技術的發展,支持多種網絡結構及網絡設備,達到使用靈活、管理簡便、擴充方便、技術先進、運行可靠的高標準布線系統要求。
為保證校園網綜合布線系統的功能和發展要求,以及性能價格比,布線系統應采用光纖加銅纜布線的解決方案,拓撲結構為星型結構,這樣可使系統具有配置靈活、維護管理方便、故障隔離和檢測容易等優點。星型的結構化物理布線,可通過在配線室內的跳線靈活變換,可方便改變布線系統拓撲結構,根據實際可將系統改造為總線型(如Ethernet/IEEE802.3)、環型(IEEE802.5/TOKEN-RING,X3T9.5TPDDI/FDDI)或混合型(含有環、總線等形式)等不同拓撲結構。
2.1綜合布線系統的組成
從功能上看,綜合布線系統包括工作區子系統、水平子系統、管理子系統、垂直干線子系統、設備間子系統、建筑群子系統。
2.1.1工作區子系統(WORKLOCATION)
工作區子系統由設在各辦公區內的信息插座至終端設備之間的連接線纜構成。
2.1.2水平子系統(HORIZONTAL)
連接各辦公區的信息插座至各層配線間之間的線纜,主要有屏蔽/非屏蔽雙絞線。當需要更高帶寬應用時,亦可以采用光纖。通過提供各種性能的線纜,滿足不同的客戶需求。
2.1.3管理子系統(ADMINISTRATION)
管理子系統由各層分設的配線間構成。由各種規格的配線架實現水平、垂直主干線纜的端接及分配;由各種規格的跳線實現布線系統與各種網絡、通訊設備的連接,并提供靈活方便的線路管理能力。
2.1.4垂直干線子系統(BACKBONE、RISER)
垂直干線子系統由連接主設備間至各樓層配線間的線纜構成,提供高速數據通訊主干通道。主要由高性能室內光纖、雙絞線纜、大對數通訊電纜組成。
2.1.5設備間子系統(EQUIPMENT)
設備間子系統是綜合布線系統與各類應用系統進行連接的配線間,由連接垂直主干系統及各類系統如電腦主機、程控交換機等的配線架通過跳線實現各個系統的連接。設備間子系統同時也是連接各建筑群子系統的場所。
2.1.6建筑群子系統(CAMPUS)
實現樓群之間網絡通訊系統的信息連接。主要由室外光纖(其中包括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室外大對數通訊電纜組成;建筑群子系統將一棟建筑的線纜延伸至建筑群內的其它建筑的通信設備和設施。它包括銅線,光纖以及避免延及其它建筑的銅線漏電的保護設備,推薦使用注膠線纜(gelfilledcables)以避免線芯受潮。
2.2綜合布線系統的網絡結構設計
從結構上看綜合布線系統是一個高性價比的網絡設計方案。一般來說綜合布線系統設計為三層網絡布線。通過無數次實驗證明,三層布線結構不但有效的減少了整個系統的故障率,增強了系統的穩定性和強健度,而且在充分保證每個信息端點的數據通信速度的同時,起到中心設備對下級或下下級設備的管理控制能力加強的優勢。下圖為SUNFPU100(臺灣百年松普)綜合布線產品實現的三層布線結構。
圖1三層網絡布線結構圖
2.2.1第一層結構
由中心機房到匯聚層交換機柜,如核心交換機到匯聚層交換機或中心通信交換設備至樓棟交接箱,通常采用單(多)模光纖(短距離內也可采用六類電纜)或幾百對的大對數電纜進行連接。
2.2.2第二層結構
由匯聚層交換機柜到多個樓層交換機柜,如匯聚交換機到樓層交換機或樓棟交接箱至樓層交接箱,通常采用多模光纖(100米內的短距離采用雙絞線)或幾十對電纜進行連接。
2.2.3第三層結構
由樓層交換機柜內的配線架到用戶端信息點接口,通常采用超五類線或六類線(也可以使用光纖直接連至用戶桌面)或少對數電纜與用戶端設備進行連接。
2.3綜合布線設備的選型
綜合布線系統的選型應滿足以下要求:
開放性:具有可傳輸語音、數據、圖像、視頻信號、控制信號等功能;系統能夠支持目前及今后所有的數據、話音及控制設備廠商的應用系統。
靈活性:由于所有信息系統采用相同的傳輸介質,因此所有信息通道應是通用的。信息通道應該可以支持電話、傳真、多用戶終端、以太網、令牌環網、CDDI、ATM以至RS232、RS422、RS485、IEEE488等等。所有設備的開通均應該不需要改變系統布線,只需作必要的跳線管理即可使用;系統組網也應靈活多樣,各部門既可獨立組網,又可方便地互聯,這樣為合理組織信息流提供了必要條件。系統不僅應該滿足當前信息傳輸的需求,而且還應該適應將來的網絡結構的更改或設備的擴充,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可靠性:應采用高品質的標準材料,以組合壓接的方式構成一套高標準的信息通道。每條信息通道都應采用專用儀器測試,以保證其電氣性能。系統布線應全部采用物理星型拓撲結構。使點到點端接、任何一條線路故障均不影響其他線路的運行;應為線路的運行維護及故障檢修提供較大的方便,保障系統的可靠運行。系統的配線架及各種插座都應該可以反復插接數百次,以滿足網絡結構更改、線路重新連接和應用環境不斷的變化。
模塊化:應采用模塊化結構,能通過輕易更改網絡的結構和線路的連接方式,來滿足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環境的變化。系統能適應不同規模的綜合布線環境,可隨用戶的需要而增減(跳線、跳線面板等)。
免工具安裝:系統應采用組合壓接的方式,使安裝人員僅需配備剪刀就可以安裝跳線面板和插座面板,減輕安裝人員和維護人員身上的負擔,提高壓接時的可靠性。
3綜合布線應用實例
本設計思想已成功應用于東莞市松山湖國際學校,東莞市松山湖國際學校是東莞市考慮到東莞今后的經濟發展的需要,加上更好落實科學文化教育工作能夠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服務,決定投資建造這所先進、高水準的現代化學校;因此,該項目在嚴格把好質量關的同時,更加注重該項目的信息化的建設。東莞市松山湖國際學校的建設分為兩期,一期工程已經全面展開;緊跟著二期工程也會隨后展開。考慮到該工程的建筑面積很廣,以及兼顧到今后二期工程的設計需要,設計方案總的思想是結構力求嚴密、靈活、開放及技術超前,多采用模塊化結構設計,具體情況如下:
3.1布線系統的網絡結構
整個方案設計力求采用兩層結構至三層結構。方案把整個校園一期分為兩個部分(中學部和小學部),各設一個信息中心,考慮到整個網絡的穩定可靠性,通過兩根6芯室外單模光纖相連接,其中一根作備份之用。再從每個信息中心通過一根6芯室外多模光纖與每棟樓棟相連完成了整個結構的第二層,部分樓棟采用直接接入用戶端信息點,另一部分通過一根6芯室內多模光纖連接至第三層交換機,然后接入用戶端。網絡拓撲圖見圖2。
3.2材料選型
該項目的材料選擇上,多數(少數室外大對數電纜采購除外)采用由SUNFPU100(臺灣百年松普)綜合布線產品,完成了整個網絡部件之間的兼容問題。
3.3技術實現
松山湖國際學校作為一所現代化的學校,設計上保證綜合布線技術的先進性。在設計的過程中,多數采用了SUNFPU100(臺灣百年松普)公司新設計的白金布線——六類線布線產品,主干采用全部的光纖作為網絡主干,采用全套六類線部件完成了網絡結構的第三層。
3.4系統優勢
系統布線性價比高,且易于擴展升級。當需要網絡升級時,只需要更換網絡設備,無須更換布線設備,真正做到“一次布線,終身受用”的目標。但是系統需要升級時,須更換部分網絡設備。
圖2東莞市松山湖國際學校網絡拓撲圖
4結論
通過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到綜合布線系統較好地解決了傳統布線方法的許多問題。能夠構建一個完整、先進、可靠的校園網絡物理平臺,從而有利于校園網的使用和維護,便于它的發展、擴充和升級,保護用戶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