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網絡交際語言特征及其對英語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論文摘要:在互聯網交流中所使用的語言形式稱為網絡交際語言,隨著網絡交流的普及,這種原先只存在于網絡之中的新語言現象就迅速發展開來了。目前對網絡語言的研究大部分都局限于對網絡語言的構詞特點等層面的探討,而對網絡語言所折射出的社會文化,對社會群體的影響以及對漢英語言發展的影響這些方面的研究相比之下就少得多了。本文旨在通過探討,進一步了解網絡語言背后的文化心理特質,以便于社會文化工作更好地開展。
1.詞匯的創新和變異
網絡語言是通過網絡來傳播的,是網絡的催生物,所以網絡語言的發展與因特網的發展是同步的。據統計,目前網絡交際中較常用的“網絡語詞”已超過2000條。
這中種被普遍使用的語言有什么特征呢?本文將通過一些具體的例子,談談網絡交際語言在構詞,語法等方面最顯著的一些特征。
首先,網絡語言最明顯的特征是詞匯方面的創新與變異。這些新詞主要通過縮寫、諧音等形式構成,包羅萬象。
1)縮略與簡化:主要包括首字母縮略和截短詞。
<1>首字母縮略
如漢語里,LP(老婆),BT(變態);
在英語里,bf(boyfriend),dl(download)。
<2>截短詞
主要由漢語拼音或英語單詞截短而成,如re(respond),ft(faint)等。
2)諧音字:諧音包括很多種,主要包括英語單詞的諧音,字母諧音,數字諧音以及混合諧音。
<1>英語單詞的諧音
如U(you),OIC(oh,Isee)等。
<2>字母諧音
主要是用字母諧音來簡化某個詞語,如GG(哥哥),TMD(他媽的)
<3>數字諧音
如886(拜拜了),7456(氣死我了)
<4>混合諧音
顧名思義,就是漢字,英語,數字的混合諧音。
如B4(before),2night(tonight),3KU(thankyou)
以往對網絡語言構詞特點的研究概述了網絡交際語言的很多構詞形式,比如說“漢字新詞”、“舊詞義變”、“諧音造詞”、“字母縮寫”等。這些構詞形式所體現的網絡語言的特點總的來說有以下幾點:簡潔隨意,詼諧幽默,形象生動,靈活多變創造力強,影響大。
2.隱含的社會文化心態
網絡語言產成的根源是什么呢?網絡語言背后的文化心理特質又有哪些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1)效率意識―節約時間和上網費用
改革開放的時代崇尚效率,市場經濟的競爭促使人們注重效率,時間就是效率,速度就是效率。在網絡的論壇和聊天室時,提高文字輸入速度,主要是為了節約上網費用。網民群落對一部分漢語和英語詞匯或句子進行改造,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使語言變得更加簡單,以方便和適應網上交流。
2)平等意識―掩飾個人身份、年齡、性別和語言習慣
因為網絡空間是虛擬世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在與別人進行交流時,無須甚至也無從考慮自身以及對方的年齡、學歷、知識、社會地位、財富、外貌和健康狀況等。但是,這些條件在現實的交流形式中往往是無可回避的。所以大多數人愿意以另一種專用的語言與人聊天交流,網絡語言就應運而生。這樣參與網絡交流的人就可以處于一個相對平等的位置,與其他人進行任何問題的探討
一般來說,年齡層次在18—25歲之間的學生階級在網上比較受歡迎,所以在網上人們為了得到平等的待遇,有不少人的信息欄的信息并不真實。另外,網上女性比較受歡迎,一些男性為了尋求平等,借由線上的角色扮演成女性,來享受當女生的特權。
3)反叛意識―青少年蔑視傳統,崇尚創新的反抗心理
網絡語言的使用主體是青少年,這是一個生理心理都迅速發展且矛盾重重的群體,凸顯個性,追求創新、尋求刺激也因之成為青少年共同的人格特征。
青年人特有的反傳統性、對權威以及一切固化的標準的鄙視、拒絕和挑戰,提供了語言不斷裂變的永恒動能和無限可能。青年人用語的不規范,一是由于他們的好奇心理,普遍地尋求刺激;二是現在的教育體制的負面影響,學校一味地追求升學率,致使學生思想上的過分緊張和壓抑,也促使他們尋求另類的語言表達,以獲得內心壓力的釋放和解脫。作為社會的弱勢群體,青年人常常希望自己成熟,獲得一種成人感,因此,他們常以出格的表達來達到一種放松,并期望以此體驗一種快意。
4)崇“洋”意識―社會時尚和從眾
向西方的學習我們民族從上個世紀初就開始了,改革開放是有一個高潮,程度更深范圍更廣,對外語的學習也更為重要,西語(主要是英語)成為先進科學技術的語言標志。在網民中,學歷層次越高,他們受外文化的影響就越大。社會主導文化理念中對外語學習和外文化吸收的重視,對人們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使人們普遍形成了崇尚外語和外文化的觀念。因而,在網絡交際中,使用外語已成為一種時尚,特別是那些學歷層次較高的網民,以此來展示自己的文化個性和文化身份。由此,出現了大量的英文縮略語、縮略短語、縮略句以及漢、英、數字夾雜的變異組合。
5)表現意識―網絡為網民的民間智慧提供了客觀條件和話語陣地
在網絡上,用新奇而有趣的語言,比較容易吸引別的網友的注意;網絡上的交流多為簡單的短文,沒有什么回味的余地,而在這些細節上動些腦筋就成為了讓文章更為耐讀的一種方法。常見的如“一見(鍵)鐘情”,“一往(網)情深”,“可愛(可憐沒人愛)”,“討厭(討人喜愛白看不厭)”,“天才(天生的蠢材)”等等需要一番思考才能明白其中意思的詞匯。
3.對英語發展的影響
英語的網絡語言主要表現在大量新詞的涌現,例如賦予已有詞匯新的意義;給已有的詞匯加上與網絡有關的前后綴,如E—LIFE(電子生活);組合已有詞匯,如NETWORM(網蟲);縮略和簡化,如u(you),gr8(great),duwnt2goout2nite?(Doyouwanttogoouttonight?)等。這些變異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英語語言語法的正規性,這點與漢語是大同小異的。
據報道,“全球網絡語言中,90%是英語,5%是法語,另5%是其他語種。”現在,英語已經成為通用的語言,各國學習英語、使用英語的人數越來越多。網絡的出現更促進了這個趨勢。在ICQ上與外國人交流,都是使用英語。所以隨著網絡語言的發展,英語的統治地位將會越來越堅固。
但是大量英語新詞的出現也會給各國英語學習者帶來很多不便。傳統的英語學習者都是通過課堂正規的語法學習來學習英語的。而對于一些沒有經過系統學習的人來說,在網上受到英語的熏陶,有些往往并不純正,如上述的例子duwnt2goout2nite?(Doyouwanttogoouttonight?)這樣的情況就容易誤導英語學習者。特別是一些青少年階層,剛接觸英語不久,對英語這種語言還掌握得不是很牢固,所以這種網絡交流很影響他們學習英語。不知道若干年以后,非英語國家的英語學習者所掌握的英語還是不是傳統的英語。
參考文獻:
[1]陳曉滸.網絡語言中的語詞類型、特點及趨勢.南京曉莊學院學報.第17卷第3期.2001
[2]高帆..網絡英語新詞語及其構詞特點.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4年9月.2004
[3]李頻華.網絡語言背后的文化心理特質.寧德師專學報.2004年第4期.2004.
[4].論網絡語言的特征及其規范.成都師專學報.2001年3月刊.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