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計算機網絡安全數據加密技術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對稱密鑰加密和非對稱密鑰加密是常用的數據加密方法。對稱密鑰加密的方法相對簡單,在實際應用中的運算速度較快,但密鑰保密工作難度較大。非對稱密鑰加密是指在進行加密處理時使用公開密鑰,保證所有人都能獲得秘鑰,以免出現保密性下降的問題。分析了數據加密技術、秘鑰和數字簽名認證加密技術在計算機安全中的實踐應用,以保證數據信息不被非法竊取。
關鍵詞:數據加密技術;計算機;網絡安全
數據加密技術是指借助特定技術手段,將普通文字轉換為密文。如果缺少密鑰,將很難獲取到數據信息。一般情況下,數據加密技術可以被細化成兩種不同的類型,即對稱加密技術與非對稱加密技術。因為既有算法較多,所以,很難判斷數據加密技術的選用標準。但只要具備一定的加密處理作用,就可以被認定為是好的選用標準[1]。數據加密原理相對簡單,就是借助特定算法把明文轉換成密文,轉換的過程就被稱作加密。作為發送方,需要將明文進行加密處理,進而形成密文,再發送給接收方。在接收方接收密文后,通過密鑰即可將密文有效轉換成明文。
2常用的數據加密方法
2.1對稱密鑰加密
對稱密鑰加密是指整個過程的密鑰不改變,所有人使用的密鑰都相同,不僅具備加密功能,同時也具備解密功能。要想確保數據信息的安全性,堅決不允許公開密鑰[2]。對稱密鑰加密的方法相對簡單,在實際應用中的運算速度較快。但密鑰保密工作難度較大,特別是在使用人數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密鑰保密性會隨之下降,會對數據信息的安全性產生不利影響。
2.2非對稱密鑰加密
非對稱密鑰加密是指在進行加密處理時使用公開密鑰,保證所有人都能獲得秘鑰,以免出現保密性下降的問題,能夠解決對稱密鑰加密方法中存在的問題。在解密密文過程中,需要使用私有密鑰,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數據信息的安全性。
3數據安全問題的具體表現
第一,數據竊取。在網絡傳輸過程中,若沒有采取相應的加密處理方法,很容易在中途被黑客截獲。第二,數據篡改。網絡環境的開放性較為明顯,若不能對數據信息進行加密處理,黑客在竊取數據信息后可以對其進行篡改。第三,假冒授權用戶。一般情況下,黑客會借助特定方式竊取數據信息并加以修改,然后就可以冒充授權用戶進入到系統當中。第四,數據破壞。非法用戶在進入系統內部后,會對數據信息進行破壞,影響了數據信息的完整性。
4影響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因素
4.1計算機操作系統
現階段,幾乎所有的計算機都安裝了微軟系統,部分計算機安裝的是蘋果系統和其他系統。但微軟系統的受眾面較廣,是大部分黑客所攻擊的靶向系統。在這種情況下,操作系統存在的漏洞就會逐漸暴露出來,是計算機安全的最大隱患。如果操作系統存在漏洞,黑客或病毒就會對漏洞加以利用并掌控計算機,這種行為通常被稱作“肉雞”[3]。目前,互聯網中有專業出售“肉雞”的黑色產業,主要目的就是讓黑客竊取用戶的銀行卡賬號、密碼,以謀取利潤。
4.2互聯網
大部分家庭或企事業單位購買個人計算機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參與到網絡互動當中。家用計算機通常被應用在信息查詢與互聯網娛樂等方面。企事業單位中的個人計算機則在數據處理、信息收集與日常辦公等方面被廣泛使用。互聯網技術雖然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但自身的安全隱患也不容小覷,直接影響了計算機的安全性。構建互聯網所使用的鏈路層報文、SMTP協議一旦發生漏洞,被黑客利用的幾率非常高,病毒與木馬程序片段就會跟隨正常文件向計算機用戶進行傳送。在用戶觸發病毒激活機制后,計算機就會感染病毒,最終形成互聯網中的“肉雞”。
4.3數據倉庫系統
當前,絕大多數企事業單位都會引入數據倉庫,大部分信息會集中儲存在數據倉庫,具體表現為企事業網站平臺對數據庫的使用。但數據庫本身安全隱患較多,可以在SQL注入漏洞,使黑客能夠找出數據庫日志,進而完成對數據庫信息的復制。數據倉庫信息的泄密導致個人、企事業單位都遭受了嚴重損失。
4.4黑客
黑客會對計算機網絡系統既有的安全漏洞加以利用,并竊取有一定價值的個人數據、企業數據、國家數據,嚴重破壞了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性。
4.5計算機病毒
一般情況下,計算機會在執行程序的基礎上實現運行,而病毒可以偽裝成能讓計算機進行有序運行的安全程序,并在網絡的作用下完成復制與傳輸,最常見的方式就是文件傳輸、執行與拷貝。文件的執行并不需要傳輸媒介作為載體,是計算機病毒攻擊的主要方式。計算機病毒本身的破壞性與攻擊性較為明顯,會對計算機的安全性造成嚴重威脅。
5數據加密技術在計算機網絡安全中的實踐應用
5.1數據加密技術的應用
現階段,數據加密技術一般可以細化成三種不同的方式,即鏈路層加密、節點加密與端對端加密。其中,電子網銀是對加密技術使用相對較為廣泛的行業,一旦電子網銀數據被破解,將會造成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因此,要在客戶端對電子銀行服務器終端的數據進行層層加密,即便黑客能夠獲取加密以后的數據也難以破解。目前,各銀行均引入了數據加密技術與網絡交換設備,在兩者協同防范的基礎上,有效提升了數據信息的安全性。應用協同防范模式的具體流程為:當路由器與防火墻同時運行時,會將數據流上報至安全設備,數據加密系統能夠對數據流的內容進行有效檢測,詳細查看其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如果發現安全隱患,數據加密系統就會向路由器與防火墻進行反饋,并關閉相應端口,有效保護數據信息的安全性。
5.2密鑰的應用
在數據加密技術中,密鑰是核心部分。目前,加密算法已基本固定,但密鑰種類較多,會形成不同密文,需要對數據進行多重加密。現階段的密鑰類型主要有兩種,即私人密鑰與公用密鑰。私人密鑰能夠保證兩臺計算機之間互相訪問所使用的密鑰不被其他計算機獲取,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但私人密鑰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特別是在目的與需要不同的情況下,私人密鑰的安全性無法得到保障,需要引入公用密鑰。在數據加密方面,還存在公用密鑰與私人密鑰同時使用的情況。在用戶傳輸所需數據的過程中,需要先借助公用密鑰對數據進行加密,待接收方接收到數據文件后,再使用私人密鑰,以完成數據的解密工作,這樣就能夠解決因在傳輸過程中只使用私人密鑰而導致的泄密問題。以信用卡購物為例,商家的終端機會借助解密密鑰破解被數據加密的信用卡,進而向信用卡開戶銀行傳輸解密以后的信息,對用戶進行認證[4]。
5.3數字簽名認證加密技術的應用
近年來,電子銀行系統開始運用數字簽名認證加密技術,進而對用戶的身份信息加以核實,核實的過程也是解密的過程。數字簽名認證加密技術的形式有兩種,一是以私人密鑰為基礎的數字簽名,二是以公用密鑰為基礎的數字簽名。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同樣會出現在私人密鑰應用后數據信息被某一方篡改的情況。因此,在數字簽名認證加密技術應用過程中,還需要在私人密鑰的外層包裹公用密鑰,進一步提高數字簽名認證加密技術的安全水平。
參考文獻:
[1]吳蘇娟.計算機網絡安全中數據加密技術的應用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學術交流,2018,(36):8633-8634.
[2]張琦.數據加密技術在計算機網絡通信安全中的應用[J].電子世界,2018,(13):71-72.
[3]鄭楠,周平.數據加密技術在計算機網絡安全中的應用分析[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01):232-233.
[4]耿娟.數據加密技術在計算機網絡安全中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11):235-236.
作者:任延民 單位:哈爾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