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構建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激發和釋放了市場活力,企業總量快速增長。截至2017年9月,全國實有企業總量為2907.23萬戶,全國實有企業數量年平均增長率為16.7%。特別是2014年以來商事制度改革后,企業數量同比增長速度邁上新的臺階,增長速度達到每年20%左右。2012年9月至2017年9月間,企業總體數量的增長主力為注冊資本在1000萬元以下的中小企業,其增長貢獻率達到85.0%。我們正處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中小企業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而目前很多中小企業在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方面都存在問題,阻礙了企業的快速發展。要想生存并實現更快的發展,企業應該加強內部建設,提高企業內部會計制度建設管理水平,增強核心競爭力,實現更快發展。
[關鍵詞]內部會計控制;中小企業;重要性;主要方法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小企業如果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并獲得長遠的發展,就必須完善企業內部會計制度,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會計控制體系。企業要長遠、穩定地發展,必須就其內部控制加強嚴格管理。構建和完善內部控制系統是企業的要務。對內規范管理、加強監控,對外提升企業的誠信度,有效地防范企業經營和管理風險,有利于進一步實現企業健康、穩定的發展。[1]
1內部會計控制與中小企業含義
1.1內部會計控制的含義
內部會計控制是指單位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等而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2]它是整個企業內部控制的主要構成部分。
1.2中小企業的含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中明確規定,中小企業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有利于滿足社會需要,增加就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生產經營規模屬于中小型的各種所有制和各種形式的企業。2017年12月28日,國家統計局印發了《統計上大中小微型企業劃分辦法(2017)》,其中規定了各行業中小微企業劃分標準。
2內部會計控制的目標
(1)規范單位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2]企業管理層需要以準確可靠的財務會計信息為基礎,作出正確的經營決策;股東、債權人等也需要以準確可靠的財務會計信息為基礎,作出正確的投資及借貸等決策。確保會計資料的真實性與完整性,是會計法對會計基礎工作最基本的要求。(2)堵塞漏洞、消除隱患,防止并及時發現、糾正錯誤及舞弊行為,保護單位資產的安全、完整。[2]資產是企業經濟效益的源泉,建立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以確保企業的各項實物資產、有關的會計憑證等非實物資產的安全性與完整性,是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目標之一。(3)確保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單位內部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2]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是企業經營活動的依據,建立、健全有效的企業內部會計制度,確保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在本企業得到貫徹執行,從而有效地避免企業經營活動中的違法亂紀行為。
3內部會計控制主要方法
3.1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控制
不相容職務分離基本點是“內部牽制”,在構建內部控制制度時,應確定哪些職務是不相容的,明確規定各崗位的職責權限,使不相容職務及崗位之間能夠互相制約與監督,形成制衡機制。因企業規模、人員配置等原因導致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無法實現時,企業應當采取替代性控制措施,如定期資產盤點、抽查交易文檔等。3.2會計系統控制會計系統控制必須嚴格按照會計準則制度執行。會計是一個雙重控制系統,包含反饋控制和實時控制。通過對會計主體的各項經濟業務進行會計賬務處理,編制、報送及保管相應的財務會計報告而進行控制。中小企業應采用適合本企業特點的會計系統控制,對企業經濟業務進行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
3.3授權批準控制
授權批準控制要求企業必須對涉及會計及相關工作的授權批準進行明確的規定,企業內部各部門及員工辦理經濟業務時,必須經授權批準方可進行,以防止濫用職權、營私舞弊的行為發生。授權批準控制包括一般授權與特別授權兩種形式。[3]一般授權是針對常規性經濟業務的辦理做出的規定,這種授權如果沒有特別情況可長期行使。特別授權則是針對非常規性事件的授權處理,具有臨時性特點,只針對特定的某項業務有效。
3.4預算控制
預算是企業未來一定期間內經濟活動全過程的規劃。預算控制內容涵蓋企業經營活動全過程,通過預算編制及檢查預算執行情況,對照分析未完成預算原因并對其未完成后果實施改進措施。
3.5風險控制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會遇到各種不確定性因素,風險控制就是對這些不確定性因素及時進行預警、識別、評估和報告,并對這些風險點進行全面有效的控制。通過制度和流程,明確責任人對風險控制點及時進行預警、識別、評估和報告;對企業管理的重點進行梳理和界定,包括人力行政風險控制、財務指標風險控制和項目管理風險控制。[4]
3.6財產保全控制
財產保全控制是為確保企業財產的安全完整而采取的控制措施。限制未經授權的人員接觸、處置、保管財產,以避免財產被挪用、貪污等現象的發生;定期盤點、核對賬存和實存,做到賬實相符;加強財產的記錄工作,建立、健全有效的會計記錄,能夠保護財產的安全、完整;對主要財產進行投保,降低企業風險,保護財產安全。
3.7內部報告控制
內部報告控制要求企業建立和完善內部報告制度,以編制各種內部報表為控制手段,全面反映企業經濟活動情況。管理層通過企業編制的一系列內部報告,及時掌握企業的動態。
3.8電子信息技術控制
企業電子信息技術的運用程度標志著企業內控管理的規范化程度。企業在引用計算機信息技術的過程中,應考慮投入的成本,使之與企業經營管理需求程度相適合。在電子信息技術運用過程中,定期對信息系統進行拷貝、管理,對所有操作進行記錄與備份,以確保信息技術控制的安全性。
4結論
企業運作效率高可以帶來高收益,但會面臨更大的風險,加大控制難度;企業加大控制力度,雖然可以降低風險,但相應地也會降低運作效率,從而減少企業的收益。由于中小企業的特殊性,其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建設,應根據企業生命周期,即創業期、成長期、成熟期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因時制宜地逐步建立、完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企業進行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盲目復制,應結合企業自身的經營管理情況,及時修訂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使之適應內部及外部環境的變化,從而得到更有效的實施。
參考文獻:
[1]胡八一.企業內控體系建設實務(柏明頓管理叢書)[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4.
[2]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試行)[S].2001.[3]陳澤平.單位內部控制制度芻議[J].財會月刊,2001(16).
[4]許大座,王組場.財務管理工具箱1———內控體系和財務部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
作者:方玲 單位:武漢云克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