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企業財務會計對經濟效益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現階段,企業發展對于會計工作的依賴性越來越強,需要不斷提升該項工作的開展效率,才能滿足現階段企業發展的需求。研究表明,企業對會計政策作出的選擇,很有可能會對其利潤率產生影響。所以,在開展財務活動時,大多數企業都會涉及如何選擇和使用會計政策。利潤是反映企業經營績效最為核心的指標,也是企業將利益分配給各主體的前提,更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根本。因此,需要重視對會計政策的選擇,以此調節企業利潤。
關鍵詞:會計政策;企業利潤;政策選擇
選擇會計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企業的經營成果,如果未能充分重視該項工作的開展情況,很可能會對企業市場價值產生重大影響。企業選擇的會計政策是在政府制定的會計政策框架下,結合企業本身的實際情況,選擇會計原則、方法以及程序等,促使其和企業特點相融合。本文重點分析會計政策影響企業利潤的情況,為企業合理的選擇會計政策提供指引,進而不斷提升企業的競爭力。通常來說,在經濟環境無重大變化的情況下,企業利潤比較穩定,并且很少出現遠遠高于同行業平均水平的狀況。然而,會計政策選擇與運用,有時會對利潤的計算產生重大影響,也會改變利潤的質量,并且會影響到利潤指標的可比性,同時影響到投資者的判斷與決策。
一、會計政策選擇概念與原則
(一)會計政策及會計政策選擇的基本概念會計政策所確定的會計原則和方法,主要針對會計領域存在的具體問題,目的是對會計活動進行規范。選擇會計政策要從宏微觀兩個層面進行,前者所針對的是會計準則和建設層面,主要的影響因素包括政治、經濟以及社會與制度等。但是現階段的宏觀會計政策,普遍存在著參與度較低的問題,使得準則建設無法兼顧企業利益,進而給微觀層面的選擇帶來諸多問題,比如對利潤進行操縱等;而后者針對的主要是特定的企業主體,是企業對各種因素進行綜合考量之后,所做出的微觀層面的選擇,主要目的是選擇有助于企業整體發展的微觀政策。在進行實務操作時,對其產生影響的因素的非常多,因此在選擇該層面的會計政策時,存在的問題非常多,也較為復雜,比如無法充分利用會計政策的選擇權等,具體表現為對財務報表進行粉飾,對利潤進行操縱等,這些都會使得會計政策無法有效發揮其作用,對于企業的成長也非常不利。
(二)選擇會計政策選擇的基本原則1.合法性和相對獨立性相結合原則在對會計政策進行選擇時,需要基于現有的會計準則與制度框架,以此為前提,選擇處理會計事務的原則與方法,確保由此得出的會計信息具有真實性與可靠性。在此情況下,所開展的各項會計工作才符合相關法律政策的規定,其獨立性也更有保障,進而體現會計政策支撐企業發展的價值。2.一貫性原則企業在選擇會計政策時,不能任意變更,在前后期要盡量保持一致性。還要對何時調整和保持穩定之間的關系,做出合理的選擇。而且企業在重新選擇會計政策時,要結合會計準則和制度要求,對賬務進行處理,同時在附注中將相關情況進行說明。3.適用性原則該原則主要針對企業在對會計政策做出選擇時所提出的要求,要求企業要充分結合自身的特點和財務環境等,以確保企業能夠適合所選擇的會計政策。只有會計政策與企業自身情況相適合,符合企業發展的態勢,才能發揮政策應有的作用。4.成本與效益相結合原則企業在對會計政策進行選擇時,還要對提供會計信息的成本效益進行權衡,在確保基本的會計信息質量的前提下,企業要選擇比較易于理解與實施的會計政策,將操作成本盡可能的降低。5.遵守職業道德原則會計人員要上崗執業,必須要具備職業素養,嚴格遵守職業道德。在生成會計信息的過程中,會計政策的地位非常關鍵,鑒于其重要地位,會計人員在對會計政策進行選擇時,還必須要充分重視道德建設的問題。
二、會計政策選擇對企業利潤的影響
(一)會計政策選擇對企業利潤的有利影響1.有利于穩定利潤分散風險在存貨計價方法方面,企業將以往使用的先進先出法,調整為加權平均法,會導致營業成本提升,進而使得利潤水平不斷降低。對于一些企業來說,當其發展正處于上升期時,如果運用傳統的會計方法,有可能會高估企業的當期利潤,同時也使得存貨的價值被高估。主要原因是采用先進先出法所使用的價格比較陳舊,使得銷售成本核算不準確,期末對存貨進行攤派,針對的是單價較高的舊貨,這必然使得銷售成本降低,利潤增大。但是采用加權平均法下,抑制了價格波動帶來的影響,核算的數值也比較低。而如果物價連續下跌,采用加權平均法所獲得的利潤更高。就很多上升期的企業而言,選擇的存貨計價方法主要是加權平均法,在分攤存貨成本方面,比較折中。而受行業發展因素的影響,這些企業如果采用先進先出法,可能會過高的估計當期利潤,也會虛增存貨價值。所以,企業采用加權平均法,分散風險的同時,穩定了企業利潤,以免造成經營狀況不穩定的局面。2.避免了企業利潤核算不實勞務收入完工進度確定的使用方法不同,使企業在月末結轉的成本也不同,企業使用總成本中已經產生的成本占比方法確定進度,若使用“已完工作的測量”則多結轉了實際勞務成本,造成了營業成本虛增,從而導致利潤不實。“已完工作的測量”,一般只是讓一些專業人員來測量其已完工工作量,準確性不高。而選擇“總成本中已經產生的成本占比”,更加客觀,也更能對收入與費用的水平進行反映。而“已經產生的成本”可以進行貨幣化處理,在實際進行會計處理時,判斷和計量都比較方便,進而有效防止企業核算利潤不實的情況出現。
(二)會計政策選擇對企業利潤的不利影響1.可變現凈值的模糊性確定導致利潤有調節空間企業基于利益最大化的動機,利用選擇空間對利潤進行調節,可能會在某一年度計提大量計提跌價準備,以對存貨成本進行沖銷,則在下一會計期間,企業凈利潤的水平會大幅提升。根據企業所披露的會計信息,其在會計政策選擇上的空間比較大,以往采用的方法是單項存貨計提,但是選擇此方法缺乏經濟性。因此,企業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分類法或者是總額法。并且企業本身的存貨種類比較多,無法準確確定存貨的可變現凈值,更加不能對“單個存貨”和“類別存貨”進行區分,而且計提方法的選擇也具有主觀性。2.開發支出資本化的較強主觀性為抬高利潤提供了機會根據很多研發類企業財務人員的觀點,企業在對研發階段的支出進行確認時,存在較強的主觀性,如果采用資本化的方式進行處理,可以少計算費用,就可達到操縱利潤的目的。因此,企業為進一步提升其開發支出的資本化率,在進行確認時,存在比較強的主觀性,并且采用了資本化的處理方法,降低了費用水平,然后提升了利潤率。對于企業而言,開發支出是劃分為費用化,還是資本化、比例多少,都將對企業利潤產生較大的影響。對開發支出進行資本化處理,對企業利潤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并且為企業帶來非常多的無形資產,也影響了其負債率,提高了其償債能力。很多企業的研發活動數額巨大,資本化比例的微小調整,都會對利潤產生巨大的影響。
三、結語
企業選擇會計政策的差異,會對其利潤情況產生影響,可能會增加,也可能會降低,一些企業也會由于某種動機,對利潤進行調節,且不說這種動機是好是壞,但的確給企業利潤帶來了影響。有利影響能促進企業的發展,不利影響阻礙投資者們發現企業真實的經營情況,作出錯誤的市場反饋。在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的框架下,企業所選擇的會計政策要能夠滿足自身的財務成果,要符合對利潤進行管理的基本原則。在企業發展階段,要在合法性的前提下,對制約會計政策的機制進行明確,以選擇出最為正常,并且比較高效的會計政策組合,對于優化社會資源的配置,促進企業實現持續穩定發展也非常有利。
參考文獻:
[1]劉德珍.淺談會計政策的選擇對會計信息的影響[J].江蘇商論,2007(27).
[2]朱春芝,周詠梅.淺談會計政策選擇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08).
[3]陳艷紅,陳慧云,林青.淺談新會計準則對企業利潤的影響[J].商業經濟,2009(10).
作者:葉林 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東海縣洪莊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