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商企業管理會計體系建設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分析了管理會計和電子商務的基本含義,通過借鑒中央頒發的《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的體系內容,針對電商企業的特點,分析電商企業在構建體系方面存在問題,如預算編制與企業長期發展戰略脫離、成本控制不足、績效評價方式單一、缺乏風險管控和嚴格招投標采購制度等。最終提出完善電商企業的管理會計體系的建議。
關鍵詞:電子商務;管理會計;成本控制
2014年10月,中共中央在2014年了《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文件,提到我國傳統會計行業開始發生巨大轉變,由于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對會計服務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不僅要求傳統核算模式處理企業業務,還要求從企業財務穩定、戰略發展角度考慮,因此管理彌補了傳統會計缺陷,在全面分析企業成本、增加企業經營利潤以及降低企業風險方面具有更好的優勢,同時對傳統會計行業全面改革具有重要推進作用。
1管理會計的內涵
管理會計(ManagementAccounting)的內涵是指會計人員通過各種方法和工具,如:成本性態分析、本量利分析、邊際貢獻分析、平衡計分卡等方法對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各類數據進行深入加工和處理,從而形成有助于管理人員控制企業成本以及制定發展戰略等。管理會計在企業財務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能夠有效為企業創造和維護價值[1]。
2電子商務企業的界定
電子商務企業(以下簡稱電商企業)屬于互聯網環境下買賣交易活動的組織形式,它的界定包含三個方面:第一,這一類企業必須建立在互聯網的基礎上形成;第二,人們通過電子商務企業可以進行產品買賣、服務買賣等活動;第三,這類企業具有盈利性,必須合法經營,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2]。
3借鑒《指導意見》的內容
在《指導意見》中,企業需要建立管理會計體系,并且充分信息化技術輔助完成。管理會計信息化內容包括全面預算管理系統、成本控制系統、績效管理系統、風險管理系統等。每個系統的數據資源相互連接,存在緊密勾稽關系,管理會計能夠有機整合各類資源信息,打破傳統的信息孤島,提高企業管理層在決策中的信息利用率[3]。《指導意見》提出管理會計指引體系是“4+1體系”中的有力抓手,理論建設為基礎、指引建設為保障、人才培養為關鍵、信息化建設為支撐、咨詢服務為重要外部支持。因此,對電商企業的管理會計實務進行研究顯得至關重要[4]。
4電商企業的管理會計體系建設問題
在長時間的發展過程中,不斷累積的管理會計工具包括全面預算、成本核算與績效考核等。本文結合指導意見“4+1”體系中指引建設內容對電商企業全面預算、成本核算、績效考核、風險管理以及采購管理方面設計問卷進行調查,其中主要問題如下。第一,電商企業仍使用傳統的預算體系,而這一體系與企業長期發展戰略脫離、執行力不強、實施中缺乏過程,僅重視財務指標、忽略業務關鍵指標等問題凸顯。同時缺乏使用各類預算管理工具,導致企業運營中數據無法統一應用和共享。在全面預算管理中,很多電商企業存在報表編制不全面,沒有形成統一標準,僅僅受迫于企業中的高層領導要求。同時預算編制過程中大都財務部門負責,甚至僅僅流于形式,沒有調動各個部門共同參與,導致預算內容不嚴謹,缺乏有效性。即使設置預算報表,但實際過程隨意變動,缺乏執行力度。第二,電商企業的成本控制不足,由于大多數成本是通過網絡流轉,導致成本控制缺乏監控,在進行網絡推廣以及網絡維護方面,很多隱形的成本缺乏監督,導致企業網絡運營成本大幅上漲,經濟利潤空間逐步壓縮。通過訪談部分管理人員,大多數人員反映,公司網絡運營成本主觀隨意性很大,由于受到競爭對手的影響,營銷推廣成本實時變動,從而導致成本控制難度提升。第三,電商企業在績效管理方面,雖然可以通過網絡數據直觀查詢到業務員業績,但是績效考核目標過于單一,僅僅把銷售數據與企業利潤數據綁定一起,導致企業內部職工之間存在惡性競爭,或者無所事事,與企業長期發展戰略目標背道而馳。企業缺乏將職工個人目標與企業發展戰略目標結合一起,缺乏科學考核指標,并且在考核數據方面,未充分利用管理會計中評價工具和信息化工具,如平衡計分卡、信息化統計方法等,導致員工晉升、薪酬、評優評先、獎勵等缺乏合理的依據。第四,在風險管理中,企業缺乏對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以及收益分配風險進行分析,導致電商企業在實際運營中存在的資金漏洞等問題。第五,在采購管理中,許多企業采購招標流程缺少監督和問責機制,電商企業大多通過網絡銷售數據傳輸后,雖然能夠實時調整采購數量,但是供應商選擇較為單一,容易出現采購成本較高現象。
5完善電商企業的管理會計體系建議
5.1電商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
為了保障電商企業全面預算的有效性,本文建議大中型電商企業建立預算控制機構,將預算工作劃分為5個主要內容,如:編制、執行、分析、考核以及反饋等,并且需要制定詳細清晰的規章制度監督和考核預算。在預算控制機構中,首先由高級管理人員決定企業每年發展戰略目標,確定預算方針,然后機構集體制定預算總案,下發到財務部門,并分配到企業中每個責任中心,通過會議討論,擬定企業成本、銷售、資金、生產等預算草案,接著提交到企業高層管理機構審核,最終編制相應的年度預算和各個責任中心預算。預算控制機構結合發展戰略和預算方案,對企業在實際運營過程中資金、成本以及營銷情況進行嚴格監督和考核,同時側重分析考核的內容,匯總預算偏差的問題,在預算管理過程中應獲取各方面信息,確保預算有效性[5]。企業應對預算編制做到精細明確,將運營流程詳細分解到各個業務活動中,設計編制預算明細表,以物流中心費用為例,其中汽車費用所占物流比例最大,因此,將汽車運輸費用劃分多個項目,如:汽油費用、柴油費用、維修費用、保險費用、年檢費用、過路費用、租賃費用等。然后確定預算標準定額,根據實際發生費用與預算費用進行對比,確定影響費用的動因,例如駕駛員、業務量、路程、油價等,從而及時核算和實時監控,做好管控有效性。
5.2電商企業的成本控制管理
電商企業在成本控制管理方面,首先需要建立公司層面的成本控制機構,對于管理機構而言,通過責任成本法進行控制,對于詳細的成本控制程序,通過目標成本法和標準成本法進行預算成本、監督成本以及事后總結。對于具體的成本控制內容,通過作業成本法劃分各個成本大項,建立作業中心,篩選成本動因,從而在根本上做到成本控制。本文結合電商企業運營模式,將成本大項劃分為4大類,分別為采購成本、物流成本、營銷成本、管理成本等。采購成本作業中心為產品進價、出差人員報銷、采購人員工資、退貨費用等,其中成本動因主要以采購人數、采購數量、交易次數為主。因此,可以通過分析采購員人數、采購產品數量以及交易次數進行控制采購成本。物流成本作業中心為物流中心租金、庫存管理、包裝費用、運輸費用、快遞包裹配送費用、物流中心人員工資、退貨處理費用等,其成本動因主要為租金、包裝數量、退貨數量、物流中心人員數量等。因此,可以合理選擇物流倉庫、商談租金、提高產品質量、降低退貨頻率等可以控制物流成本。營銷成本作業中心網絡推廣費用、在線客服工資、廣告制作和維護費用等。其主要成本動因為推廣時間和競價、客服數量、廣告數量等。因此,企業招聘優秀推廣人員,控制推廣費用,加強對客服服務質量的培訓,提升客服工作效率,綜合分析廣告投放效益,節約不必要的廣告花費,最終控制營銷成本。管理成本作業中心包含網絡維護和升級費用、技術人員工資、辦公品費用、管理人員工資等。其主要成本動因為網絡維護次數、技術人員數量、辦公品數量、管理人員數量等。企業需提升網絡軟件和硬件性能,減少更換次數、提高技術人員水平、控制辦公費用開支、降低管理人員辦公成本等,從而最終控制管理成本。
5.3電商企業的績效評價管理
業績考核指標制定的方法有多種,關鍵績效指標KPI和工作過程設定指標。從KPI考核方法出發,需要電商企業明確職責,然后對企業中不同人員的工作內容進行量化,制定關鍵指標的計算公式,如:采購成本考核指標毛利率=(收入-采購成本)/收入,還可以通過議價能力指標、交易成本指標等進行評價。然后確定年度目標標準,為評價和激勵員工完成目標提供可靠的方法。從工作過程設定指標方法出發,需要電商企業對不同機構進行整體設置評價指標,結合部門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大小設置指標所占權重范圍,將評價指標劃分三個類型,分別為企業效益類、企業運營類以及企業組織類,其中營銷部門依次設置范圍為30%~40%、20%~30%、10%。而管理部門依次設置范圍為10%~30%、10%~20%、20%。
5.4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
由于電商企業的交易具有網絡化、實時化以及虛擬化等特點,這些因素也造成財務風險隱蔽性,因此要求企業構建財務風險預警機制。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是指企業在財務風險管控過程中所形成的各種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預警職能體系,是企業防范和化解財務風險的重要載體和關鍵所在,是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優化企業財務狀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應通過建立與電子商務環境相適應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對企業財務狀況進行動態監測,并根據預警指標及時調整經營策略、資金管理策略以及資源分配策略等,防范和化解財務風險。例如:在資本結構方面,維持合理的負債水平;在投資項目方面,采用多元化投資方式以及多種產品類型進行投資,分散投資風險;在企業現金流方面,減少庫存積壓,優化存貨管理方式,降低應收賬款管理成本,與第三方平臺建立良好的資金管理關系。本文建議電商企業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和財務風險管理的結合;第二,利用數據處理技術實現動態監測財務風險指標。本文建議對電商企業構建財務預警體系,包含財務指標體系和非財務指標體系,其中財務指標體系包含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以及發展能力;非財務指標體系包含宏觀環境、電商平臺的競爭能力、網絡維護管理狀況等指標。
5.5提高電子采購合同管理效率
電商企業應聘請專業法律人員制定電子采購合同,規范企業在線采購行為,減少線下交易次數和成本,制定電子采購合同管理辦法,利用采購合同信息化管理系統提高采購效率,減少中間簽訂環節,提高合同成本控制效率等。
參考文獻
[1]張詠梅,于英.“互聯網+”時代企業管理會計框架設計[J].會計之友,2016(3).
[2]王興山.企業互聯網時代的管理會計[J].財務與會計,2015(4).
[3]盛朝陽.淺析“互聯網+”時代企業管理會計框架設計[J].財經界(學術版),2016(21).
[4]鄭燕茹.我國企業應用管理會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經問題研究,2016(S2).
[5]敖小波,李曉慧,趙雅娜.管理會計工具的創新與整合研究——基于新興際華集團的案例[J].經濟管理,2017(10).
作者:彭華鳳 單位:廣州思書誠信息技術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