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單位會計控制機制的建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保證相關法律法規和內部規章制度得以落實
國家出臺的有關政策和法律法規,是事業單位開展各項工作的依據。而事業單位內部的規章制度,是為了規范事業單位的各項工作,更好地服務于社會。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工作做得好,是貫徹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的表現。
事業單位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框架體系的構建
(一)預算控制機制
預算控制是內部會計控制框架體系的關鍵環節。構建會計控制框架體系時,預算控制要把握好以下幾個關鍵詞:第一個——“what”,指的是在實現計劃目標過程中的收入、支出分別是多少;第二個——“why”,指的是為什么收入和支出是這個數目;第三個——“when”,指的是何時收入、何時支出,確保收支平衡。建立預算控制機制,主要圍繞這三個關鍵詞展開,這也是構建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框架體系的關鍵一步。
(二)審計監督機制
構建內部會計控制框架體系的當務之急,是強化事業單位的審計監督機制。在這個框架體系下,內部審計作為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延伸,必須具有獨立性。在發揮定期監督作用時,獨立審計有著其他審計方式無法比擬的優勢,一方面可以加強內部財務管理,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平衡內部會計控制。審計監督機制,主要針對原始憑證、會計賬薄、記賬憑證、會計報表等項目,根據內控框架體系的落實情況展開檢查,監督事業單位對各項規章制度的執行,及時發現執行中的各種漏洞和隱患,對財務和會計核算方面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進行深入研究,不斷修正現有的問題。
(三)各級責任機制
在權力行使方面,各事業單位應當對內部會計或相關工作崗位的權限、程序等問題作出明確規定,事業單位內部的各級管理層在行使權力和承擔責任時,務必要在授權范圍內進行。所有經辦人員在辦理各項業務時也要在授權范圍內履行職責,尤其是貨幣資金支付業務,其重要性比較突出,在集體決策、審批后方可實行,并完善其責任追究機制,起到防止國家財產被侵吞、貪污和挪用的作用。在崗位責任方面,事業單位應針對實物資產的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崗位責任制度,控制好實物資產驗收入庫、領用、盤點、保管以及處置等各個環節,以防實物資產出現人為流失的現象。
(四)人員培訓機制
身為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把關人”,財會人員對于控制事業單位的預算編制、現金流、采購和資產有著重要的作用。
因此,各事業單位要抓好財會人員的準入機制,切身審查其有關資質,并結合本單位實際安排一系列的崗前培訓,完全勝任各項業務流程后才能持證上崗。而對于在崗的財會人員,各單位要定期展開業務培訓活動,提高其會計控制的意識,明確其所承擔的職責,確保其知識與技能始終跟得上本單位發展和會計工作發展的步伐。
小結
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使得事業單位改革的步伐不斷加快,構建有效的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框架體系的呼聲日益高漲。這種迫切性,不但是為了滿足事業單位不斷發展的要求,而且是事業單位在執行政府工作性質、發揮工作職能時所出現的矛盾與變革。針對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各事業單位必須始終堅持正確的工作方向,切實貫徹各項制度,努力開展各項工作,不斷完善內部會計控制體制。
作者:陳小芬單位:麗水市蓮都區成人教育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