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會計信息系統內控風險防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是信息技術、現代企業管理思想的有效融合,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引入我國并開展推廣應用,大量實踐證明只有少數企業在實施ERP后取得較好效果,這對提高我國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造成的極大影響。本文分析了ERP環境下會計信息系統的變化、內部控制變化,并對ERP環境下會計信息系統內部風險防范措施進行探討。
關鍵詞:
ERP;會計信息;內部控制;風險防范
在企業現代化管理中,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內部風險防范一直都是備受關注的重要內容,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會計信息系統內部風險防范也隨著發生不斷變化。ERP是產生于上世紀九十年代,該系統集信息技術、現代企業管理思想于一身,目前已經發展成為現代企業的重要管理工具。ERP作為一種新的管理模式改變了傳統的會計信息系統,并對會計信息系統內部造成極大影響,所以ERP環境下會計信息系統內部風險防范是企業需要面臨的重要問題。
1、ERP環境下的會計信息系統
近年來會計信息系統先后經歷了4個階段,即手工操作會計、會計電算化、ERP環境下的會計信息系統以及整個網絡環境下的會計信息系統,由此可見,會計系統會隨著會計處理方式以及外部環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企業管理要求的不斷提高,傳統的會計處理系統表現出極大的局限性,ERP系統的多種優勢特點為企業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會計信息系統。
1.1信息數據收集范圍和方式的變化傳統的會計企業信息系統工作職能的發揮僅局限于企業財務信息以及業務信息,其中以財務信息為主。ERP環境下涉及到信息不僅包括企業財務信息以及業務信息,同時還要實現企業內部信息的共享以及業務數據的分析、處理,這樣企業就可以通過ERP對經濟信息進行統一管控。ERP系統的最大特點就是可以實現企業財務信息以及業務信息的集成,ERP環境下的數據收集范圍幾乎是企業內部的全部信息,相對于傳統會計業務流程中的按部門分別采集,ERP系統的按發生地一次性完成采集顯示出極高的時效性,實現了對信息的實時采集、實時處理和傳輸。
1.2會計信息系統會計憑證生成方式的變化在傳統的會計信息系統中,完全由會計人員填制來實現會計憑證的生成,而在ERP系統中,會計憑證的生成方式發生了變化,不需要完全由會計人員填制。企業業務部門的經濟業務會計憑證完全由系統自動生成,然后再由系統自動上傳到總賬模塊,其他收支業務則需要由會計人員填制生成。ERP環境下ERP環境下會計信息系統內控風險防范文/章惠敏的這種半自動會計憑證生成方式極大地提高了會計數據的一致性以及財務信息處理的及時性。
1.3成本核算體系的變化傳統的會計信息系統中通常采用的是成本核算體系是實際成本核算,一般情況下,不論是不是按照計劃成本計價,最后都要將其調整為實際成本來核算成品的實際成本,如此就需要財務人員花費大量的時間來計算成本差異額、差異率以及各種分配率。在ERP環境下,系統的成本核算方法是按照標準成本來組織核算的,然后再整理、核算標準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額,這種成本核算方式可以實現企業對生產經營狀況的實時監控,而且操作簡單,不需要大量人工核算時間。
1.4會計信息輸出形式的變化在傳統的會計信息系統中,會計信息的輸出形式一般都是固定不變的,而ERP環境下的會計信息系統可采用多樣化的方式實現會計信息的輸出,企業的大部分業務數據都是以原始狀況存儲于ERP系統中,沒有經過特別處理,只要保證數據的完整性以及數據存儲方式有效性,就可以按照所需的任意參數進行組合,然后生成報告形式數據。
2、ERP環境下的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
由于內部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ERP環境下的會計信息系統也進行了重組、優化,所以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以及相關要素也隨著有了新的發展,并呈現出新的特征。首先,控制環境的變化。ERP系統的應用使企業內部的組織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改變后的內部管理結構體現出規范化、流程化以及扁平化等特點,有效簡化了企業內部控制層次,有利于實現決策者與執行者之間的及時溝通,進一步明確了控制責任以及提高了控制效率。ERP系統的應用改變了企業內部控制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提高了企業內部控制的靈活性。其次,風險評分理念和方法的變化。ERP系統的開發性用以及信息數據的共享性改變了企業的封閉式運營狀態,同時也帶來了更多新的風險,所以要改變以往的風險控制內容,探索新的風險評估理念和評分方法,這樣才能夠讓企業及時預測到可能發生的風險并采用有效防范措施。再次,控制活動的變化。ERP環境下會計信息系統的變化進一步加強了企業內部控制手段的高效性和靈活性,提高了企業內部控制的預防、檢查和糾正功能。ERP系統的應用擺脫了企業內部控制中的資源、人員、程序等因素的制約,通過對技術和信息的有效整合提高控制效果和控制效率。但由于網絡環境的復雜性,開放式信息系統的應用也給企業帶來極大的安全風險,提高了企業內部控制的難度。另外,信息與溝通的變化。ERP環境下的會計信息系統具有電子化、開放性、實時性等特點,不僅實現了企業業務流程一體化處理,同時也有利于內部的信息溝通,讓管理人員及時掌握控制效果。但網絡環境是復雜的,很容易受到非法侵擾,系統中各種信息在傳遞過程中就存在被截獲、篡改、刪除的風險,這是ERP環境下的內部控制的要面臨的又一個新問題。最后,對控制體系監督的變化。ERP環境下的內部控制對系統程序和軟件的依賴性較強,多會出現程序差錯長期不被發現的情況,這樣就導致錯誤反復發生,所以要對內部控制體系加強監督,實時掌握控制體系的運行狀況。
3、ERP環境下的會計信息系統內控風險防范
3.1加強會計組織管理以營造良好的財務系統內部控制環境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的基礎和關鍵在于企業內部環境,企業內部環境是指“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立運行產生影響和制約的各種內部因素,如會計組織結構、會計機構設置、人力資源政策、資源配置方式等。”ERP環境下的內部組織結構的劃分方式由以往的業務功能模塊劃分方式轉變為業務流程劃分方式,此時企業的會計核算以及管理工作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這種情況下的企業內部控制層次雖然有所減少,但規范了內部控制程序,提高了控制效率,由于內部管理組織形式發生了變化,所以企業內外控制輕度也有所增加,這就需要加大管理力度以及提高控制效率,由此可見對資源配置方式、人力資源政策以及內部機構設置等業務流程進行結構優化的必要性,尤其要對ERP環境下企業的會計組織機構進行崗位職責以及操作權限的調整,做到授權清晰、責任明確,同時要完善會計崗位輪換制度,加強信息化背景下企業會計崗位的控制,這樣才能實現不同崗位的相互牽制、監督,避免出現沒人管或者越權現象。另外,企業員工是企業內部管理工作的重心所在,所以要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實施科學的員工考核、激勵制度。
3.2完善風險評估機制,提高風險防范能力ERP環境下的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是指以計算機信息技術為依托,并且在遵循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企業制度以及保證財務數據真實、信息系統完整、網絡環境安全的情況下最大程度減少人為因素對ERP的影響,以及實現ERP環境下會計信息系統與其他系統溝通順暢良好、提高內部控制效率以及減小ERP系統風險。在ERP出現以前,因為企業運營環境封閉,各個部門之間相互獨立,所以企業風險控制比較簡單。企業引入ERP之后,雖然整體經營目標沒有發生改變,而開發式信息系統的應用、信息大幅度增加以及數據共享導致企業業務流程發生了很大變化。信息系統是企業進行內部控制的關鍵,而開放式信息系統的復雜性無疑增加加大了企業風險,數據被截獲、篡改、刪除等網絡安全問題隨著而來,雖然處于增幅的數據安全風險不能被直觀地觀察到,但其是ERP環境下企業內部風險控制的重要問題。所以ERP的建設、應用以及維護過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視這些安全風險問題,要充分利用風險識別、分析理念對風險進行評估,并提出解決、處理措施,使企業盡可能避開可能發生的風險。
3.3完善信息和溝通機制信息化、整體性以及及時性是ERP環境下會計信息系統具備的多種優勢特征,ERP環境下會計信息系統可以讓企業內部各部門實現信息共享,通過企業業務流程系統即可獲取所需要的信息數據;信息系統可以讓企業管理層人員及時掌握企業內部控制情況;開放式的系統平臺可以讓企業每個員工了解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明確自身崗位職責。如果要了解對方的工作信息就需要有相應的溝通機制,信息溝通機制是企業之間以及企業內部各層實現信息溝通、交互的重要保障,是企業內部控制的必要條件。對于開放式信息平臺來講,企業各部門的數據管理以及信息溝通、傳遞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所以為了進一步降低信息系統風險,建立完善的信息溝通機制是必不可少的條件。
3.4加強內部審計與檢查首先,企業要對會計信息加強監督,尤其要對會計電算化的各個細節以及信息系統的各個環節進行嚴格檢查和監督,評分每個程序的規范性、合法性。其次,對企業內部控制管理進行審計,監督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嚴密,及時發現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的漏洞和弱點,完善內部控制度。再次,對企業會計電算化、信息化的研究以及開發應用情況進行審計監督,以此來加強對信息化系統的全面監督。另外,為了保證企業內部審計部門的權威性,設計部門的設置要具有獨立性,并且高于企業其他部門。
3.5不斷優化ERP系統,提高其應用功能首先,企業應對的管理實踐進行研究、總結、提煉,并進行不斷創新,將最先進的管理模式補充到系統軟件中,完善信息系統,建立當前最先進的企業管理應用模型庫,讓ERP系統的功能不再僅限于數據查詢、數據處理,而是一個具有預見功能、規劃功能、建議功能的管理控制系統以及信息溝通平臺,通過該信息平臺可以實現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以及進行評價。其次,企業要將提高對ERP系統的風險識別能力以及風險防范能力作為信息化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內容,具備措施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通過制定ERP系統應用五年戰略規劃來檢測ERP系統風險,以及評價ERP系統實施效果,并以此作為實施ERP系統的有利依據;二是通過項目管理控制實施風險;三是對ERP系統的運行環境以及運行狀況給予密切關注,并針對系統安全風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4、結論
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是ERP內部控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ERP系統在帶來極大功能優勢的同時,其復雜性也給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帶來了極大的風險性,這是企業面臨和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傅奇蕾.論ERP會計信息系統中的實時控制[J].會計之友,2011,(21):111-112.
[2]李琳.基于ERP環境的會計信息系統風險管理機制的構建[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3):43-45.
[3]戎杰,王旭.淺談ERP環境下的高職會計電算化教學改革[J].商場現代化,2010,(8):139-140.
[4]唐霜妮.ERP環境下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研究[J].金融經濟:下半月,2012,(12):200-201.
[5]王彩霞.對ERP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問題的探討[J].消費電子,2013,(4):39.
作者:章惠敏 單位:寧波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