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商務英語談判策略中的隱喻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商務談判中存在著大量的隱喻,隱喻作為一種的認知機制,是思維的反映和體現。該文基于概念隱喻理論,基于戰爭隱喻,建筑隱喻和撲克牌隱喻的分析,探究談判中的隱喻所反映出的談判策略,從而達到談判的目的。
關鍵詞:談判策略;隱喻;思維
1引言
談判的關鍵在于語言的使用和把握,談判雙方需要從對方的語言中觀察出對方的想法,確定談判策略,根據策略制定出相應的技巧,從而贏得談判甚至取得雙贏。而隱喻廣泛地存在于語言之中,Lakoff和Johnson(1980)認為隱喻是一種認知機制,基于我們的生活體驗,反映出我們的思維方式。因此通過分析商務談判中的隱喻,可以了解對方所使用的策略,達到談判的最終目的。
2談判策略談判策略
一詞在學術界一直沒有統一的解釋。傳統的觀點認為,策略即技巧,是談判中具體運用的談判手段;從營銷學的觀點看,策略是企業為了達成目標,對外部環境變化與營銷力量消長趨勢所做出的對策;從策略學的角度看,策略是一種決策原則,它是科學制定策略的指導思想的反映,也是對實踐經驗的概括;但從語言的內涵來看,策略是根據形勢發展而制定的行動方針,是談判過程采取的各種戰術、方法、手段、方法的集合。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角度對策略的定義是不同的,那么對談判策略的分類也有所不同,本文將策略分為競爭分配型和合作整合型。競爭分配策略尋求的是談判雙方各自利益的最大化,而合作整合策略,尋求的是雙方的共贏。根據語言觀,確定了談判策略,才能制定相應的談判技巧,實現談判目的。但是,在談判過程中,雙方都不會直接說出談判策略,這就需要通過觀察語言來確定對方所采用的具體策略。我們的語言中存在著大量的隱喻,英國修辭學家理查茲曾經說過,我們日常生活中幾乎每三句話就可能出現一個隱喻(陳振東,2007)。因此,商務談判中對隱喻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3隱喻對隱喻的研究
最早來自于亞里士多德,他認為隱喻是一種修辭手法,這種觀點對后人的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直到20世紀,隨著認知科學的發展,語言學對隱喻的研究也開啟了新的篇章。認知語言學認為,隱喻不在僅僅是一種修辭手法,更是人類認識世界,體驗世界的一種認知機制。其中,lakoff&Johnson(1980)提出了概念隱喻理論,概念隱喻理論本質是概念系統中的跨域映射(lakoff,1993),概念系統包括始源域(sourcedomain)和目標域(targetdomain)兩個概念域,通過始源域的部分特征來理解目標域,表達式為AISB.目標域A是通過始源域B來理解的。比如在TIMEISMONEY隱喻中,始源域money具有可以被節省、可以花費、可以浪費等特征,通過始源域money的特征來理解目標域time,time也可以被節省(savethetime),可以花費(spendthetime),可以浪費(wastethetime)等。
4商務談判策略中的隱喻分析
商務談判要想取得成功,對對方的話語意義要把握準確。談判的語言包含了大量的隱喻,本文僅從戰爭(Warmetaphor),建筑(BuildingMetaphor)和撲克牌(Pokermetaphor)三個隱喻來分析語言所能反映的談判策略。
5結束語
綜上所述,隱喻是人類的認知機制,可以反映出人們在交談時真正的想法。因此,在商務英語談判中,留心隱喻并分析隱喻的工作機理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不僅可以幫助我們確定對方采取的談判策略,還能幫助我們制定相應的策略,從而達到贏得談判甚至雙贏的目的。
作者:王景潔 單位:貴州財經大學外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