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思考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我省從2017級學生開始正實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試行)》。在2018年6月,首先進行的是計算機應用基礎科目考試。面對全新的考試模式和要求,沒有經驗可以借鑒,只能是老師自己認真思考,不斷探索,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學業水平考試;計算機應用基礎;信息技術手段
現今的社會生活是呈“互聯網+”形態,信息技術的應用滲透到方方面面。《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中職學校的公共基礎課程,其應用范圍不僅涉及各個專業,更對學生的職業生涯產生重大影響。在學業水平考試背景下,針對當前不良的教學現狀,如何有效開展計算機基礎教學,提高教學質量,達成畢業和升學的共贏,是我們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一、當前計算機基礎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富有彈性,不利于教學質量大面積有效提高。長期以來,中職學校迫于自身發展的需要,不斷地增設時下熱門專業,比如我們學校近兩年又開設酒店旅游和汽車維修專業,學校要權衡各專業人才的培養需求,考慮到計算機老師缺乏的現狀,而且計算機基礎課程又是全校所有專業在第一學年必開的公共基礎課,所以,該課程授課課時就會被有意無意地壓縮,從以前的每周6節課到每周4節課,到了2017年時,計算機專業的安排4節,其他非計算機專業的安排2節。沒有一個統一的教學考核標準,期中和期末考核,都是授課老師自己出題,所以在進行常規教學時,授課內容和授課進度富有彈性,課堂教學任務完成情況無須驗收,這十分不利于教學質量大面積有效提高。
2.傳統的“60分”門檻,抑制了學生自身持續發展的內在需求。中職生大都是中考成績不高,上不了普通高中,而被迫選擇到中職學校繼續接受教育的學生。他們對學習缺乏信心,對前途感到渺茫,自制力弱,這期中和期末考試的“60分”標準門檻,正好迎合了他們的惰學心理,也就消磨或者說是抑制了部分較好學生自身持續發展的內在需求。所以每到第二學年開學初,也就只有那么幾個能夠“出淤泥而不染”的好學生愿意(當然也有的是迫于家長的高壓)選擇上高職班。
3.學校教學質量的傳統評價依據,導致了計算機教學重技能輕基礎。在推行學業水平考試之前,學校教學質量評價主要依據是學生技能評價和社會認可度,這涵蓋招生數、就業率、雙證書獲取和專業技能競賽情況,近幾年甚至拿省賽和國賽得獎情況來比照各校辦學能力,這種種情況都會導致計算機教學重技能輕基礎。
二、計算機應用基礎學業水平考試的重大意義
計算機應用基礎學業水平考試是根據國家及省中職學校教學標準及考試要求,由省教育廳組織實施的考試,目的是檢測中職生對信息技術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1.符合培養人才發展的需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勞動人才技能要求的提升,中職學校辦學的理念已悄然由“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具有中級技能的人才”轉變為“就業與升學并舉,培養具有中級技能的人才,滿足就業市場的需求;同時培養可持續發展,進入高職院校繼續學習,促進勞動者的素質提升,即就業與升學并舉的理念”。學業水平考試正是順應了這種形勢的要求,它有利于促進中職學生的綜合發展,也有利于高校更加科學地招納人才。
2.順應上級部門執行教學質量評價的需要。一直以來,中職學校教學質量都是自我管控和評價,沒有第三方的介入,學校教學質量的比照要么是看省賽、國賽的獲獎情況,要么就是看高職單招本科上線人數。其實這樣做有點以偏概全,根本不能反映學生的整體學業水平。而學業水平考試,能給各校的教學質量一個橫向比較,為上級部門評價各校的教學質量提供有力的數據依據。
3.滿足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雙重需要。由2017級學生開始,取消高職單招制度,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將作為學生升學的選招條件,同時也作為學生中職畢業的要求條件。計算機水平考試,采用機考形式,成績由高到低分為A、B、C、D、E五個等級,A等級約占10%,B等級約占35%,C等級約占30%,D、E等級共約占25%(E不超過5%)。考D級以上的為合格,E級為不合格(不合格將不能畢業,需要安排補考)。《實施辦法》明確指出,自2020年起,中職學生報考高職院校,公共基礎知識、專業基礎知識的考試成績直接作為高校錄取的文化課成績。
三、思考在水平考試背景下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調整策略
在學考這個大背景下,面對上述存在的諸多問題,在教學實踐中要做到以下四個方面,就可以有效解決這兩大難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提升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充分滿足學生就業、升學雙重的發展需求。
1.通過各種渠道,極力宣傳學業水平考試的重要性。2017級學生是第一批參加學業水平考試的學生,他們在思想上還沒有完全轉變過來,有的依然沉浸在傳統的“60分”畢業要求,對計算機學考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這就給有升學意愿的學生帶來無法彌補的遺憾。5個等級沒有絕對的分數標準,只有相對的標準,這就要求學生要足夠努力,才能確保得到A或B,因為只有B以上才有機會升學,所以中職學校應多渠道地宣傳學考的重要性,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學考是關乎自身利益(畢業和升學)的考試:對于無升學意愿的學生,也要求達到合格成績,這樣才能順利完成學業;對于成績好、有升學意愿的學生,要鼓勵使其力爭達到A或B。政策這么大的變化,學校老師一定要通過各種渠道,跟社會、家長說明,得到他們的支持,來共同督促學生對學考足夠重視。
2.以學業水平考試大綱為核心,設計好授課內容和授課進度。學業水平考試,既反應行業對基本技能的需求,又切實體現“就業與升學”并舉的辦學理念。在激發學生學習原動力的同時,也倒逼老師教學行為規范化,催生改革教學熱情。教師應認真研讀《計算機學業水平考試大綱》,緊扣考試目標和要求,針對教材每個章節的教學目標,確定好授課進度,設計好每堂課的授課內容。根據考綱的考試題型,歸納設計跟知識點相對應的選擇題,梳理整合跟技能點相對應的操作題,布置跟考試題型類似的“作業”,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隨堂訓練,同步檢驗教學效果,將應試壓力分解到日常教學任務中。
3.完成每個模塊教學任務后都要進行對應的階段性檢測。根據《考試大綱》的要求,考試內容分為六個模塊進行:六個模塊對應著六個教學模塊。在完成每個模塊的教學任務后,都要安排學生進行對應的階段性檢測,尤其是第1個模塊,它屬基礎理論,范圍廣,知識點又零散,對于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是失分的重災區。經常性地階段性檢測,可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能讓學生回籠剛學過的知識,及時查漏補缺,不斷適應學業水平考試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倪婷婷.淺析中職學業水平考試對計算機教學的影響[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
[2]楊淑玲.基于中職學業水平考試的計算機教學改革的思考[J].教學研究,2017,(7).
[3]張瓊.論實施中等職業教育學生學業水平測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廣州職業教育論壇,2015.
[4]林瓊昭.淺談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理論課的教學策略[J].中學理科園地,2018.
[5]朱巧容.學業水平測試下的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思考[J].中學理科園地,2018,(5).
[6]王建鳳.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學業水平測試問題探討[J].福建電腦,2018.
[7]鄭華.中職學業水平考試背景下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探索與實踐[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
作者:林圣瓊 單位:平潭職業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