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院校工程審計的信息化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自2003年6月25日,時任國家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首次點名違規中央部門、掀起“審計風暴”以來,眾多財經類高校越來越重視審計課程的重要性,我院自建校以來就開設審計專業,2005年8月17日國際審計學院工程管理專業在全國率先設置“工程審計”專業方向,該專業方向有著鮮明的專業定位和獨特的培養目標,形成一整套相應的課程體系。工程管理專業借助普通工程管理專業知識平臺和我校審計學優勢學科平臺,強力構筑“工程審計”課程體系,推進“工程審計”課程群建設,已經取得顯著的成績,形成鮮明的專業優勢和特色。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工程項目的建設也隨之加大,由于工程項目涉及資金量大,從而導致貪污腐敗、串謀舞弊等現象的發生,因此我國對工程審計人才的需求激增。這為我院工程管理專業(工程審計方向)的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空間。雖然我國審計規模初成規模,但是作為全國唯一一所審計類高校,教師的教學方法仍然以傳統的審計課程教學方法為主,重理論輕實踐,特別是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今天,簡單的課件教學已經不能滿足工程審計課程的教學,簡單的課件教學并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務能力。為此,我們需要對高校工程審計課程教學的信息化進行重新審視。
一、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開展課程體系改革
傳統的工程審計課程主要是講授工程類的基礎知識,而信息化審計和工程結合的課程往往在畢業前期開設,而此階段正好是學生踏入社會,準備著手就業的時期,因此沒有足夠的精力進行學習。另外工程審計應該是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同步進行的,而現實中往往是理論部分在先,實踐部分在后,導致了學生重理論部分,輕實踐部分的現象。為了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只有理論和實踐部分有機結合才能提高學生應用能力。目前急需解決的是信息化審計在教學中的應用問題,隨著計算機信息化的加速,審計部門也開發了相關的審計轉換軟件,但是對于高校還缺乏審計軟件和如何利用互聯網進行審計的實踐課程。未來社會需求的畢業生必定是依托信息系統審計的工程管理專業人才,所以設計與崗位職業技能對接的模塊化課程結構,實現課程設置的針對性、實用性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
隨著社會的發展,靠課件上課已經不適應當前的審計課堂的要求,特別是針對工程審計方向的學生,在工程專業知識扎實的基礎上,教師還要不時地跟隨社會發展的腳步,充實自己的信息化教學水平,培養一支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緊密結合的高質量的審計課程師資隊伍,可從下面幾方面著手:
(1)組織工程管理類教師參加信息化教學培訓。除了安排教師參加多媒體課件制作技術等相關培訓外,還要加強教師的信息化操作水平,關鍵是工程審計要點的視頻展示,讓學生產生形象生動的印象。另外也要使每位教師可以熟練運用審計教學軟件,貫徹現代化教學的要求。
(2)組織教師到審計部門掛職鍛煉。到審計部門進行實際鍛煉,積累實際工作經歷,提高教師的信息化審計操作水平,進一步為教學服務。
(3)加強校內教師與校外專家有效結合。每周聘請校外信息系統審計專家到學校授課,不僅校內教師的知識拓展了,而且學生的視野也開闊了。
三、改革信息化教學方法和評定標準
目前工程審計教學仍然以教師為主體來開展,多數課程缺乏現代化教學手段,考試方式仍然是以應試方式為主,改變當前普遍存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教學。
(1)開展網上工程類課程視頻演示。由于工程知識點眾多,課程講解往往是先講理論知識,然后通過看視頻的方式鞏固記憶。這種授課方式并不能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應該將工程視頻放在互聯網上或者畢博平臺上,讓學生先看視頻,有了主觀認識之后,課堂上通過視頻加講授的方式提問學生,提高學生課后的學習積極性。
(2)加強案例分析。工程審計課程中財務審計,效益審計,管理審計和環境審計等內容,課堂通過案例教學、情景教學、討論教學等,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對實際案例進行剖析,將專業基礎知識和案例內容有效融會貫通,從而為下一步審計實踐課程打下基礎。
(3)采用互動式教學,譬如讓學生親自制作課件,然后上講臺講課,使學生充分參與,增強學習效果。
(4)改革對學生綜合評定的標準。目前多數教師對學生的綜合評定主要是以期末考試為主,平時成績為輔的形式。這樣許多學生會產生了一種思維:平時成績不重要,導致學生在平時課堂的教學中不積極,因此應該將課程成績的考核以平時成績為主,期末考試為輔,甚至沒有期末考試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考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建立審計實驗室促進信息化教學
當前在校學生進入審計相關部門實習得不到社會的支持,少量的學生通過暑假社會實踐的形式進入審計部門實習也只是做一些簡單重復的基礎工作,涉及的面較窄,甚至相關部門為了完成學生的社會實踐工作,給予學生的實踐內容往往是與審計不大相關的內容。相比之下,最可行的就是建立審計實驗室,基于此我院成立了審計重點固定資產投資實驗室,采取模擬審計、信息化審計的方式,模擬審計部門的實際情況,將大型工程的實際信息資料輸入系統,通過審計實驗室的模擬效果,通過一系列操作,使學生形象地理解所學的工程基本知識,工程審計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程序,以便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在課堂學習的基礎上,通過開展網絡財務審計,真實模擬工程單位的工作環境,把各種工程知識和審計知識知識綜合交叉在一起,不僅鞏固了學生所學的基礎知識,而且可以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大幅度提高,滿足審計單位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
五、審計方向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
第六學期結束的時候,可以由教師將信息化與工程審計的前沿問題、熱點問題結合,或者針對實驗室學習寫一份工程信息化審計方面的學年論文,并規定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的題目應一致,未來畢業論文不能更改題目。也可以將實習與畢業論文相結合,讓學生在實習單位就實習的情況做畢業論文,將在學校里沒有學到的知識通過論文的形式進行總結,這樣不僅學生對知識進一步了解,重要的是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的實際總結獲取工程審計信息化建設的前沿資料,不僅充實了教師的教學水平,還可以對實驗室內容或條件進行初步的改進,使理論與實際更好地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