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濟責任審計動態健康檔案管理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經濟責任審計作為中國特色的經濟監督制度,在審計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針對制約經濟責任審計發展的主要瓶頸,創新構建“全程動態健康檔案管理”評價體系,實現對企業領導人員履職情況的動態監督,探索科學、合理的經濟責任審計方法,以幫助企業及早防范風險,促進效益提升。
[關鍵詞]審計; 動態; 健康; 檔案
一、理論基礎
作為對領導人員實行監督的有力手段和重要環節,經濟責任審計是我國審計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一)經濟責任審計的定義和法律依據經濟責任審計,是指審計機關(機構)通過對黨政領導干部、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領導人員及其所在地區、組織的財政財務收支情況和相關經濟活動進行審計,來監督和評價黨政領導干部、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履職情況的行為。2006年修訂后的審計法新增了對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規定;2010年《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從不同角度對經濟責任審計作出更加全面、系統和具體的規定,意味著我國經濟責任審計制度更加規范和成熟;2014年通過的《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實施細則》,對經濟責任審計的對象、內容、評價、報告、結果運用以及組織領導和審計實施等進行了細化和完善,預示著經濟責任審計法律規范體系已基本構建完成(韋小泉、王立彥,2015)。
(二)經濟責任審計的意義和發展瓶頸自審計署1986年制定并《關于開展廠長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幾個問題的通知》以來,經過30多年的發展,經濟責任審計已成為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監督制度。作為專門對領導人員履職情況的審計,在促進對權力的制約監督、促進依法行政、加強對干部的監督管理和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陳波,2005)。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將反腐倡廉工作提上重要日程,以權力運行的過程和結果為監督主線的經濟責任審計(戚振東、尹平,2013)越發凸顯其重要性。審計部門作為經濟監督的職能部門,更需要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履職監督,確保領導干部權力的規范行使,推動企業健康發展。然而,當前的經濟責任審計,存在審計監督滯后、評價標準體系不完善等發展瓶頸。審計監督滯后,難以及時防范風險。經濟責任審計大多是“先離任后審計”,審計評價結果不能被作為干部任用的依據,用人與審計脫節(李建華,2011)。審計監督滯后同時會產生問責機制不健全、審計問題屢查屢犯、難以推動整改等問題,使得審計監督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原有意義。經濟責任評價標準體系不完善。對經濟責任評價指標的研究較為廣泛、籠統和不統一,不能實現經濟責任審計的全面覆蓋,這些都影響審計的規范性和評價的客觀性。譚雅妃(2015)指出,經濟責任審計作為內部審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應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開發一套統一的風險評價標準。同時,由于離任后現場審計時間有限,一次性審計難以保證審計質量。許多內部審計部門面臨審計任務繁重、審計力量不足的問題,如何改善內部審計評價模式,提高審計工作效率也是亟須解決的問題。
(三)創新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模式“全程動態健康檔案管理”評價體系,參考了醫學上的健康體檢模式。例如,范愛玲(2012)認為,通過農村居民健康檔案能對患者進行全程觀察并及時治療,對控制慢性疾病來說顯得尤為重要。賴志杰(2013)也指出,健康管理是應對慢性病等問題的有效之策。通過“全程動態健康檔案管理”,可以實現對領導干部和所在單位的動態監督,及時發現單位已經出現的風險點甚至問題,防止風險擴大或問題日積月累更加嚴重。同時,“體檢結果”可以及時被運用到離任經濟責任審計等審計檢查,提高了審計工作效率,也可以及時成為干部人事任用的依據。另外,還實現了評價標準的規范化,使審計人員在進行審計評價時,減少主觀推理和判斷,從而有利于規范審計評價行為。
二、設計思路
構建“全程動態健康檔案管理”評價系統,需要實現評價方法的科學性、評價內容的全面性、評價模式的創新性。
(一)評價方法任中審計與離任審計相結合。進一步擴大任中審計的比重,突出經濟責任審計結果的運用(李曉慧、金彪,2013),可以發揮審計監督的預警預防作用。審計評價與審計內容相統一。審計評價要以審計內容為基礎,做到審計什么就評價什么,既不夸大也不縮小,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審計評價出現偏頗、虛假等問題,使審計評價有理有據(王成浩,2015)。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評價指標設置應當簡明實用,并易于操作。通過對各類指標進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評價,客觀公正地綜合評價組織領導干部的履職水平。
(二)評價內容2014年7月《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第十六條規定了對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的經濟責任履職情況進行審計的主要內容,涵蓋了主要審計內容和審計重點,是當前國家層面對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最為具體的指導標準。以此內容為基礎進行審計評價,有利于確保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的全面性、完整性,符合審計評價與審計內容相統一的要求。
(三)評價模式根據任中審計與離任審計相結合的原則,轉變審計評價模式,從而前移審計監督服務關口,實現對企業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更加及時、全面、客觀、公正的履職評價,促進組織健康有效發展。
三、體系構建
全程動態健康檔案管理是指被審計領導人員履職(日常經營狀況、“亞健康”的風險預警健康保護促進、“非健康”的問題糾正改善等)過程的規范、科學記錄,主要是以問題為導向的健康檔案記錄方式,貫穿了整個任職周期,涵蓋了各業務重要風險,實現了信息的多渠道動態收集。該體系主要由“健康檔案表”和“健康報告”組成。
(一)健康檔案表健康檔案表由8類37個指標組成,基于《細則》所整合的8類審計內容,涵蓋對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的重點,分別為:法規政策執行、能力構建,推動可持續發展情況;履行重大事項決策情況;項目投資管理情況;內部控制情況;會計信息真實合法情況;主要經營業績情況;廉潔自律情況;以往審計問題整改情況。將8類審計內容細分為37項評價指標,最后將各個指標分數加總,得出被審計單位的總得分,形成一份被審計單位健康檔案表。健康檔案表總分設為1000分,根據各利益相關方對每類審計內容重視程度的不同,綜合企業各部門意見,對8類37個指標設以不同權重,每類審計內容的占比如圖1所示。根據總評分,對被審計單位進行評價,分為“優”“良”“中”“差”四個等級,總得分901-1000分為優,751-900分為良,601-750分為中,低于600分為差。由于黨員領導干部必須發揮廉潔表率作用,若廉潔自律情況中有一項被評為“差”,或存在“嚴重的違法違規、會計信息造假、私設小金庫”等一票否決事項,則綜合評定不能為“優”或“良”。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表(健康檔案表)如表1所示。對“法規政策執行、能力構建,推動可持續發展情況”共細分為3個定性指標,其中執行國家法律法規、財經法律方面,分為全面執行、基本執行、執行一般、執行差4個等次,對每一等次設置分數段。對“主要經營業績情況”細分為12個定量指標,通過量化指標,減少審計人員的主觀意見,客觀并實事求是地揭示問題。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使審計評價結果更加科學、準確和客觀。
(二)健康報告在對被審計單位評價打分之后,形成“xx公司經濟責任履職健康報告”,健康報告由4部分組成,如圖2所示。首先,對被審計單位進行綜合評價,給出評價得分和評價等次。其次,進行健康狀況分析,在給出8個模塊的健康評價表之后,對每個模塊給出具體得分并進行具體分析,指出該模塊扣分的主要風險點。再次,指出被審計單位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主要經營業績、經營效率方面的問題,需立即整改的重大經營風險。最后,給出整改建議。
(三)“健康檔案”動態監督“健康檔案”動態監督評價模式包括任期內定期、不定期評價和離任審計評價,如圖3所示。其中,定期健康評估工作由被審計單位自評、上級業務管理部門復評、審計部綜合評價三個階段組成。被審計單位根據當前管理現狀自評,主動揭示問題、提出整改建議。上級業務管理部門作為各業務線條主管部門進行復評,分析原因,提出管理建議。審計部在上述結果基礎上,結合以往審計發現問題、審計在線系統遠程監控數據等資料,完成綜合評估,并出具健康履職評估報告。
四、案例分析
廣東聯通下轄21個地市分公司,其審計部門通過建立并推動實施“健康檔案動態管理”型經濟責任審計模式,實現了對地市分公司總經理履職情況更加及時、全面、客觀、公正的評價。
(一)評價信息來源日常經營狀況:包括主要經營業績情況,將重點業務發展情況、主要財務指標趨勢情況、績效考核改進情況納入任期內健康檔案進行持續跟蹤。“亞健康”風險預警信息:包括各業務口監控所獲取的風險預警信息、審計系統在線監控風險預警信息等。“非健康”問題:各業務口的內外部檢查、審計發現的問題。并重點關注4類問題:紅線問題;紅線之外,影響廣度(覆蓋地市)≧7個地市;紅線之外,影響年會計信息年度累計,或造成資金資產流失≧5000萬元;紅線之外,影響利潤金額或造成項目虧損金額/當期總金額≧5%。為實現信息多渠道動態收集,審計部聯合同級各部門成立經濟責任健康檔案管理工作組。工作組的主要職責是及時采集信息,通過定期健康評估及各類檢查結果,不斷完善豐富領導干部履職健康檔案,對發現的風險問題進行及時提醒、預警、糾正。
(二)動態管理流程“動態健康檔案管理”全流程包括事前(總經理任職初)、事中(總經理任職內)和事后(總經理離任時)三個環節。管理模式全流程如表2所示。事前(上任時和任內):事前告知評價標準和規則,尤其是審計問題整改情況,在評價得分表中占5%權重,對未整改的重要問題啟動問責,使領導上任時心中有數,主動關注和重視審計問題整改,促進風險及早防范。事中(任期內):通過建立健康檔案日常管理機制,及時提示風險、挖掘短板,不僅督促問題得到整改、風險及早解決,同時促進經營短板和業績的對標提升。事后(離任審計):在全面客觀的審計評價基礎上,將審計成果納入考核和問責,加強審計成果運用。
(三)項目進展情況伴隨地市分公司離任審計項目的開展,廣東聯通將經濟責任健康檔案管理新模式向全省21個地市分公司總經理進行宣講和測評,引導“一把手”對經營風險問題和制約公司經營短板問題提早關注并重視整改。截至2017年4月,廣東聯通審計部已先后完成14個地市分公司離任健康評價工作,以及2016年度全省21個地市分公司任中健康評估工作。“動態健康檔案管理”模式得到被審計領導人員的高度重視。新模式使之全面了解公司面臨的主要經營短板,并推動短板補強;通過清楚了解離任審計評價內容,提前梳理問題并整改,改善了企業健康度并提升了治理能力。風險意識強化,形成大監督合力。地市分公司結合內控評審工作定期(年度)開展健康(控制)自我評估,省公司專業管理部門發揮業務監督管理職能,定期評價管控效果和不足,通過上下聯動、橫向協同,風險意識在實踐中得到進一步強化。審計問題得到重視和整改,經營風險得到及時解決。審計問題整改情況在評價得分表中占5%的權重,且領導離任時仍未整改的重大問題,將通過經濟責任審計聯席會議機制界定責任、啟動問責。截至2017年4月,平均審計整改率從實施新模式前的57.36%提高到85.49%。經營短板問題得到有效改善,有力促進了效益提高。健康評價體系包括對經營短板的評價,如某地市分公司健康評價報告中指出利潤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一些主要套餐疊加本地傭金,存在被商利用套取傭金風險,實際上套餐用戶質量不高,營銷投入效益有待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波.經濟責任審計的若干基本理論問題[J].審計研究,2005(5):84-88
2黃河.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方法存在的問題與應對策略[J].經營管理者,2016(31):46
3李建華.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J].會計之友,2011(8):106-109
4戚振東,尹平.經濟責任審計產生的動因和權力監督特征研究[J].審計研究,2013(1):15-19
5譚雅妃.經濟責任審計應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方法的思考[J].商場現代化,2015(5):254-255
6韋小泉,王立彥.地方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審計研究,2015(5):20-27
單位: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