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衛生計生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的推進,國家對現代衛生計生單位管理要求越來越高,要求衛生計生單位在不斷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同時也要增強其行業競爭力。內部控制建設是國家加強對衛生計生單位監督管理,規范其內部權力運行,促進依法行政,推進廉政建設的重要措施,是對衛生計生單位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的客觀要求,同時也是提升衛生計生單位管理水平的重要體現。本文分析了國內新形勢下衛生計生單位在內部控制建設方面存在的典型問題,并由此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衛生計生單位;內部控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內部控制建設既是衛生計生單位的一項重要管理活動,也是一項重要的制度建設安排,是提高衛生計生單位自我管理水平的基石。衛生計生部門必須制定和落實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同時在內部管理體制中引入制衡機制,才能在單位經濟活動中實現防控風險的目標。不僅如此,內部控制與制衡對于提高單位管理水平,改進衛生計生單位醫療,提高公共衛生服務的質量和效率,規范財經秩序,建設專業化、精細化、規范化管理的服務型醫療衛生服務單位都具有重要意義。下面針對衛生計生內部控制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剖析。
1目前衛生計生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缺乏內部控制理念,輕視內部控制效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內部控制作為堵塞漏洞、完善監管、優化流程等的有效管理途徑,在確保經濟活動合法合規、資產安全有效、財務信息真實可靠,以及提高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越來越得到各行各業政事業單位的高度重視。但在進行衛生計生單位體制改革的過程中,一些單位的負責人對內部控制建設工作的認識和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他們對于中央和上級的相關文件精神消極對待,虛與委蛇、敷衍了事,以至于對內部控制的具體內容和要求模糊不清;甚至有的單位負責人不認同內部控制建設屬于單位的重要工作,認為做好醫療公共衛生服務業務才是單位主要任務,內部控制建設完全是沒事找事。此外,一部分財務人員也存在著錯誤認識,認為現行財政部門逐年出臺了一系列資金監管制度、部門預算編制以及決算編制審核制度等,完善了國庫集中支付系統,能對單位各項開支進行全程監管,而開展多此一舉的內部控制建設除了增加自身工作量外別無它用,因此認為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工作是勞民傷財、出力不討好的事。
1.2內部控制執行力度不夠
筆者通過調研發現,部分衛生計生單位內部控制執行力在諸多方面存在落實不到位的情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單位制度是一套,內部控制制度又是一套,存在“兩張皮”的情況,內部控制制度形同虛設,例如:個人借款長期不清賬,未做能到“前賬不清,后賬不結”,甚至存在部分領導跨越制度,繞開本該執行的審批程序,使內部控制失效的情況。第二,做事敷衍,遇事推諉,重視結果而不重視過程,無過程監管,例如:單位內部預算的執行隨意調整,致使單位績效目標管理的管理效果大打折扣,而當制度執行涉及單位多個部門時無人跟蹤、督促與落實;主管部門對所屬單位的重大項目的監管不到位,特別是對特大項目采購審批存在走過場的情況,審計發現的問題整改情況未跟蹤;未仔細對資產進行定期盤點,特別是部分基層醫療機構存在藥品管理混亂、盤點不清的情況;固定資產存在賬實不符的情況;檔案管理不規范,存在財務檔案資料移交及借閱較隨意以及重要檔案資料或信息缺失的現象;績效自評價分析工作僅觸及表皮,難以深入,或者簡而化之。第三,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與績效考核結果相脫節,比如:績效未根據考核結果兌現,打人情分或怕得罪人打平均分等,未做到獎優罰劣,從而未能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
1.3內部控制執行缺乏監管約束,監督部門獨立性缺失
內部控制監督是內部控制建設的基本要素,也是內控措施圓滿執行的重要保障機制。一般情況下,衛生計生單位雖然大部分設立了內審部門,但內審部門作為內部控制的監管部門,其執行監督的權力受到單位領導的直接約束,缺乏獨立性,不能有效、獨立地對單位內部控制執行進行監督。此外,作為衛生計生單位主要的外部監督力量的財政、審計等部門其關注的焦點大多集中于財政資金的使用是否合法、合規。對于醫療機構來說,自用資金才是單位的運營資金主要組成部分,而審計部門往往對被審計單位的自用資金執行情況不予重視。這些外部和內部監管的缺失,使得衛生計生單位內部控制制度體系的完善失去了助推力。
2加強衛生計生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對策
2.1強化第一責任人意識,提高對內部控制的認識
加大宣傳力度,把內部控制的管理理念傳至單位所有干部職工,讓其充分意識到內部控制在有效保護單位資產的安全與完整、防范腐敗與舞弊行為以及實現單位績效目標管理等方面的重要性。在具體的工作中,要運用好內部控制方法,加強對單位重大風險環節和關鍵崗位的掌控,分解職責,責任目標落實到人,逐漸形成制度管人,而非人管制度的良好內控建設氛圍。與此同時,還需強化衛生計生單位全面貫徹內部控制管理的理念,不能為“內控”而控,為“檢查”而查,全面樹立內部控制的思想,實現內部控制循序漸進地從被動轉向主動。只有實現主觀能動性的自我轉變,才能真正地有序提升衛生計生單位的內部控制執行力。
2.2內部控制重在建設,關鍵在于執行內部控制體系建設中
制度建設是基礎,執行是關鍵。曾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強調:“好的法規制度如果不落實,只是寫在紙上,貼在墻上,編在手冊里,就會成會為稻草人,紙老虎,不僅不能產生應有的作用,反而會損害法規制度的公信力。我們要下大氣力建制度、立規矩,更要下大力氣抓落實、抓執行,堅決糾正隨意變通、惡意規避、無視制度等現象。”因此,內部控制制度關鍵在于執行。當然所有制度的制定、執行和完善都離不開集體智慧和個人的參與,而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依靠單位各級管理人員和每一位干部職工逐步提高對內部控制建設的覺悟,正確理解內部控制的內容和要求,并認同嚴格執行內部控制的真正含義,只有這樣才能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單位內控制度。此外,衛生計計生單位的內部控制建設還應結合精神文明建設,加大宣傳和培訓力度,逐步讓單位每個干部職工都認可內部控制管理理念,最終讓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回歸日常化,使其成為干部職工遵守執行內控制度的自發行為。假若能努力做到這一點,那么提升單位內部控制執行力的效率和質量會真正地從口號轉變為實際的工作成效。此外,內控制度的有效執行也是財政部門內部控制工作考評的重點。在衛生計生單位內部控制常態運行機制建立以后,單位及各部門負責人都應帶頭執行內部控制制度的相關規定,并動員單位全員學習,使內部控制的執行成為一種工作常態。
2.3提高單位內部審計水平,強化內部控制職責監管
通過內部控制度監管,能夠增添單位各個部門、各個崗位之間嚴格執行內部控制制度的動力,保證內部控制執行的效率;同時,還可以發現內部控制體系在設計和運行中存在的缺陷,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意見,促進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不斷改進和完善。應賦予單位內部審計部門相應的內部控制監督職責,內部審計部門應根據其權責范圍,做到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本單位的風險評估,摸清在內部控制執行過程中面臨的風險的關鍵點及其監管的薄弱環節。此外,在執行內控制度的過程中,還應將單位的重要或重大業務事項列為關注的核心,尤其對一些權力過分集中的重要崗位和關鍵領域要充分引起注意,在綜合考慮單位內部本身的業務特點及管理需求的基礎上,提出合理的內部制度改進意見,不斷完善其內控建設制度,形成與其內、外部環境充分適應的衛生計生單位內部控制體系。
2.4靈活運用內部控制方法,做好內部控制建設執行的協調工作
開展內部控制建設工作,包括單位層面和業務活動兩方面工作,在執行過程中卻往往涉及單位的諸多職能部門,貫穿于單位的各個層面和執行的每一個細節,并最終在財務管理的業務活動中反映出來。因此,應充分利用好內部控制方法,使得不同屬性的內控制度從不同角度上各盡其用,同時單位的各個部門應擔負起相應的內部控制職責,從源頭上建立和健全權責對等、彼此約束的監督機制,全力推動內部控制執行協調工作的順利進行。
3結語
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是一個動態的、不斷完善的過程。內部控制制度的生命在于嚴格執行。在新時展進程中,衛生計生單位,特別是醫療衛生單位要保證良性運營并實現其自身發展,就必須懂得完善本單位的內部控制建設,來達到控費、降低衛生計生單位的營運成本的目的,從而促進和實現我國衛生計生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張少春.抓實抓好內控規范實施工作努力打造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升級版”[J].財務與會計,2013(8).
[2]田祥宇.王鵬.唐大鵬.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特征研究[J].會計研究,2013(9).
[3]周小燕.羅紹德.我國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中國內部審計,2013(7).
作者:董澤艷;陳琳 單位:云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