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公司治理審計需求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目前對審計需求的研究大多是基于管理層與外部投資者之間的沖突,考察企業是否會通過聘請高質量的外部審計師,來降低管理層與外部投資者之間的成本,并提高企業價值(SimunicandStein,1987等)。然而,中國企業所面臨的問題主要是大小股東之間的利益沖突。這種利益沖突對上市公司追求高質量的審計服務有著怎樣的影響?本文將從成本視角來考察中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對審計需求的影響。
中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高度集中,公司治理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大小股東之間的利益沖突,大股東是否會通過聘請高質量的外部審計服務,來緩解大股東與小股東之間的問題?中國學者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例如,孫錚和曹宇(2004)從審計需求的一般理論出發,發現國有股、法人股及境內個人股股東促進上市公司選擇高質量審計的動力較??;境外法人股及境外個人股股東促使上市公司管理人員去選擇高質量審計動力較大;曾穎和葉康濤(2005)考察了股權結構、成本與外部審計需求之間的關系,發現成本較高的上市公司更有可能聘請高質量的外部審計師,以降低成本。我們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公司治理機制對高質量的審計需求影響。本文中,公司治理主要包括股權集中度、股權制衡度、以及董事會特征。
二研究設計
2.1樣本篩選
我們以中國深滬兩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2002、2003和2004年三年的數據為分析樣本。上市公司年度報告來自巨潮資訊網()。上市公司的財務指標數據、股權結構、董事會特征及會計師事務所的數據來自于CSMAR股票市場與財務數據庫。樣本排除了當年退市的公司、ST和PT公司以及金融行業的上市公司。同時,剔除部分數據值缺失的上市公司,最后得到3551個樣本。
2.2變量與模型
由于審計質量無法直接觀測,絕大多數的研究文獻都認為大規模的審計事務所通常能提供更高質量的審計服務。同樣,本文也以國內“四大”(包括“四大”的合作所或成員所)作為高質量的替代變量。變量的具體定義如表1。
表1、變量說明
變量名稱符號變量定義
因變量審計事務所規模SWSG國內“四大”包括“四大”的合作所或成員所,SWSGM=1;否則,SWSGM=0。
解釋變量股權集中度CR1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
股權制衡度SSH第二到第十大股東持股比例之和。
董事會規模DSH董事會人數多于全體樣本公司平均數,DSH=1;否則,DSH=0。
董事會獨立性DLDS董事會中獨立董事所占比例
董事長與總經理兩職設計CEO董事長兼任總經理時,CEO=1;否則,CEO=0。
控制變量公司規模LnA總資產自然對數
財務杠桿Lev資產負債率
本文的計量模型如下:
其中,變量定義如表1。統計軟件采用SPSS11,回歸分析采用SPSS11中Logistic回歸分析。
三實證檢驗結果與分析
3.1變量描述性統計
對以上變量進行單樣本K-S檢驗發現大多數變量均與正態分布存在顯著差異,因此,本文采用非參數檢驗對解釋變量和控制變量進行檢驗,結果如表2。
表2、變量描述性統計結果
變量NMinMaxMeanStd.DeviationZ統計量
(雙尾)
CR1SWSG=13210.110.860.4930.1567-3.543***
SWSG=032300.01060.84850.42170.1698
SSHSWSG=13210.00460.55040.19460.1574-3.170***
SWSG=032300.00120.64380.18360.1375
DSHSWSG=13216119.341.8334-1.026
SWSG=0323071511.642.1256
DLDSSWSG=13210.166670.54540.35290.03345-2.065**
SWSG=0323000.60.31240.05785
CEOSWSG=1321010.071650.2583-1.178
SWSG=03230010.12700.3330
LnASWSG=132119.762126.782322.17631.2563-8.102***
SWSG=0323016.789324.423521.03790.9012
LevSWSG=13210.03820.96540.43060.1643-3.894***
SWSG=032300.01171.1280.59260.6258
*,**,和***分別表示10%,5%和1%水平下顯著。(下同)
表2列示的是獨立樣本Mann-WhitneyU檢驗的結果,可以看出,3551家上市公司中,321家聘請了“四大”事務所,3230家聘請了其他事務所。選擇“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的上市公司(SWSG=1)與未選擇“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的上市公司(SWSG=0)在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第二至第十大股東持股比例、獨立董事在董事會中所占的比例、資產總額的自然對數以及公司財務杠桿上有顯著的差異,而在董事會規模和董事長與總經理職位是否重合上,兩者間不存在顯著差異。
3.2回歸分析
為進一步檢驗本文的理論假設,本文采用2002-2004年混合樣本數據,對所有變量采用強制進入(Enter)策略進行Logistic檢驗,結果如表3。
表3、回歸結果
ModelBS.EWaldSig.
Constant-31.273***2.764278.6590.000
CR110.534***2.65420.5730.000
CR12-9.368***1.98413.2850.000
SSH2.473***0.57419.2590.000
DSH-1.9680.4311.1930.271
DLDS1.632**1.3685.3460.032
CEO-0.3320.2411.1580.346
LnA1.353***0.079225.340.000
Lev-3.263***0.42658.450.000
-2LogLikelihood=1436.84,Cox&SnellRSquare=0.231,NagelkerkeRSquare=0.356,N=3551,
=44.783PercentageCorrect=94.6%
表3顯示,模型在0.01水平上顯著(=44.783),Cox&SnellR2和NagelkerkeR2分別為0.231和0.356,顯示該模型的擬和優度適中,錯判矩陣顯示,該模型的正確率為94.6%,正確率很高,這說明采用該模型是合理的?;貧w系數顯示,CR1的系數顯著為正;CR12的系數顯著為負,這表明隨著股權集中度增加,大股東越有動機通過雇用高質量的審計師來降低企業的成本,體現出利益協同效應;但是,隨著股權集中度的進一步增加,大股東掠奪與侵占中小股東的能力增加,體現出壕溝防御效應,大股東更傾向于侵占外部中小股東的利益,內部人沒有動力雇傭高質量的審計。綜合以上兩種效應,表明上市公司選擇高質量審計的概率與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成顯著的倒U形曲線關系。
SSH的系數顯著為正,表明第二大股東至第十大股東的股權制衡效應已有所體現,產生了強烈的高質量審計服務的需求而對第一大股東形成強有力的制約。DLDS的系數顯著為正,這表明獨立董事通常會有動力要求企業雇傭高質量的外部審計對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報表進行審計。
公司資產規模與上市公司是否選擇“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間存在顯著正向關系,表明上市公司的規模越大,越傾向于選擇“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這與理論的預期相一致。資產負債率與上市公司選擇“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負相關,這表明債務的確能減少自由現金流量的成本,降低了上市公司對高質量審計師的需求,從審計師選擇的角度為自由現金流量假說提供了一定的經驗證據。
3.3可靠性檢驗
由于由于審計質量無法直接觀測,以上我們以國內“四大”(包括“四大”的合作所或成員所)作為高質量的替代變量,為了檢驗這一變量的可靠性,我們還用國內“十五大”作為高質量審計的變量,重復以上檢驗,發現結果基本一致。證明本文的結果是可信的。
四結論
從審計需求一般理論出發,本文對我國A股上市公司2002-2004年審計需求與公司治理的關系進行了分析。研究發現,在控制了公司規模和財務杠桿情況下,公司治理結構對管理層聘請高質量的審計產生了顯著影響,具體表現在:公司對高質量的審計需求與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成倒U型關系;與第二到第十大股東持股比例之和及董事會獨立性顯著正相關。這一結果說明,在不能短時間內根本改善中國上市公司股權高度集中的情況下,努力發展機構投資者,加強公司內部股權制衡對緩解大小股東之間利益沖突具有積極意義。同時,本文實證表明公司財務杠桿與審計需求負相關,這證實了負債的“控制效應”,也從審計師選擇的角度為自由現金流量假說提供了一定的經驗證據。最后,本文的結果表明,缺乏有力的證據支持董事會規模和董事長與總經理兩職合一對審計需求存在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