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審計組織現場管理與控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政府投資項目所具有投資額大的特點,決定了投入審計的人員往往較多,這也成為此類審計項目現場管理的重點及難點。如何加強人員管理,選擇何種組織模式,是審計項目成功與否的關鍵。為有效使用審計資源,調動審計人員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審計人員的能動性,就要做好審計現場的組織管理。可從以下兩方面加強管理:
(一)建立層次型管理體系
要合理使用審計資源、充分發揮審計人員能力,就要建立分層次管理體系。首先第一層次為審計組,第二層次為按大類分成的財務審計分組與工程審計分組,由審計組長指定各分組組長,各分組組長對審計組長負責,直接領導各自分組成員;第三層次是由各分組在各自分工范圍內細分成的各專業小組,同樣由審計分組長指定各專業小組組長,各專業小組組長對審計分組長負責,直接領導各自審計成員。第四層次則是各審計人員單個個體。采用層次型管理模式的具有以下優點:一是分工明確,責任清晰,便于管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對于工程審計,由于采用了層次型管理,專業審計組的組長可以全面掌握該專業施工的整體情況,避免了相同專業交叉施工造成的工程量重復計算。
(二)定期召開審計組業務會議
在建立了層次型管理體系基礎上,審計組長應定期召開審計業務會,以使審計信息在專業審計組內部和各專業審計組之間互通有無,充分實現“上情下達、下情上報”。在以往的投資審計中,財務人員與工程人員往往脫節,各管一攤,造成某些重要信息不能充分溝通,從而使被審計單位的某些與審計項目無關的費用進入建設成本。采用這種會議制度,可以搭建一個溝通的平臺,使財務分組與工程分組之間,各專業組之間將各自發現的問題線索同時擺出來,審計組可以共同對此線索進行分析,群策群力,使審計風險水平大大降低。
二、審計現場的進度管理
為提高審計工作效率,節約審計成本,進度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用制發審計工作聯系單和制作審計進度橫道圖兩種方法進行控制,可達到較好的管理效果。
(一)制發審計工作聯系單
審計工作聯系單是審計組長簽發,由被審計單位有關人員簽收,要求被審計單位配合審計工作的一種書面通知。具體使用時,進行連續編號,一式三份,審計組長簽發,被審計單位有關人員簽收后,審計組留一份備查,被審計單位簽收人領取兩份,可用于在本單位不同部門間協調。使用審計工作聯系單有以下作用:一是書面記錄被審計單位配合審計工作的有關情況,避免了口頭傳達可能產生的推諉,以書面形式督促被審計單位配合審計工作,力度更強。二是以書面形式形成的審計工作聯系單記錄,使審計過程有據可查,在過程之中即加強了控制。三是審計工作聯系單可以作為審計日記的有效補充,存入審計檔案。《審計日記》是記錄審計人員開展審計工作的底稿,對于被審計單位配合實施審計的情況,以及被審計單位原因造成的審計時間拖延,審計日記往往難以體現。《審計工作聯系單》作為《審計日記》的補充,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二)制作審計進度橫道圖
這里的審計進度橫道圖是借用工程管理專業的專用術語,進度橫道圖的作用是將不同的直線置于同一起點,用直線的不同長度代表不同工序的進度。這里將每個審計人員比作工序,將其工作量作為直線長度,進而可以全面、直觀地反映實施審計的進程,發現各專業項目審計進展的快慢,掌握實施審計的節奏。同時,此圖較直觀,掛在墻上,還可以激發審計人員的工作熱情,發揚比、學、趕、幫、超,爭先創優的精神。
三、審計現場的質量管理
在加強了審計現場的組織管理和進度管理之后,重點要作的工作也是審計工作的最終落腳點就是如何加強質量管理,這是貫徹審計項目始終的靈魂。針對投資審計項目特點,采取以下方式提高審計質量:
(一)實施正式審計前,要求被審計單位填列“結算資料交接表”
投資審計項目的特點是,大量的投資以工程價款結算的形式存在,工程項目價款在通常情況下在招標時予以確定,但簽訂合同時,一般約定如果工程出現變更,則按照實際投資予以結算。因此在以往審計過程中,經常出現施工單位為多計取投資,在審計人員核對工程量過程中補辦變更、簽證的情況,而且簽證多為隱蔽工程部分。對于此類變更、簽證的真實性,由于項目已經竣工,很難核實。如果盲目認可此類投資,審計風險則加大。針對這一情況,采取在審計實施前要求被審計單位填列結算資料交接表的辦法,可大大減少審計風險。即由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共同登記結算資料交接表,特別是對于變更、簽證的數量要逐項核對登記,在雙方蓋章確認,明確后補的變更、簽證一律無效后再開始就已提供的變更、簽證和結算資料進行審計。這種方法在提報投資額方面從源頭上進行了控制,既減少了風險又節約了鑒別變更、簽證真實性的時間,也節省了人力、物力,可謂是一舉數得的好方法。(二)審計過程中,以“工程量核對表”記錄階段性審計結果
眾所周知,投資審計的工作量大部分集中于工程價款結算審計。工程價款結算由兩部分組成,即工程量與相應單價的乘積,一般來說單價“記錄階段性審計結果
眾所周知,投資審計的工作量大部分集中于工程價款結算審計。工程價款結算由兩部分組成,即工程量與相應單價的乘積,一般來說單價在合同中已事先約定,如無明顯不當之處,一般不作調整,所以審計人員的工作量主要來
來自對工程量的核對。對于較大型政府投資項目來說,工程結算又分為多個專業,每個專業又可細分為多個合同段,由于工程量計算過程較復雜,且為防止被審計單位事后對審計人員花費心血計算出的以工程量為基礎計算出的審減額不簽字確認,因此以書面形式記錄計算已審核的結果,然后再經過雙方核對無誤后,簽字確認就顯得尤為重要。這種書面記錄形式可稱作“工程量核對表”。使用工程量核對表一方面記錄了審計人員的工作過程,提高了審計質量控制水平。另一方面消除了個別施工單位在全部工程量核對完畢后,發現投資審減額較大,采用拖延或抵賴的態度,不在結算定案表上簽字的不利影響。
(三)審計組長現場一級復核制度
為提高審計質量水平,審計組長作為審計項目三級復核制度中最貼近現場的一級復核,應明確其責任,要求其充分利用可在現場直接查看被審計單位現場提供的資料和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復核的優勢,在審計現場定期復核組員的審計工作底稿、檢查審計日記,使審計質量得以較好控制。
四、審計現場的信息管理
實現將審計信息轉化為審計成果的前提是信息共享,只有在審計人員之間充分實現信息共享,才能在最短的時間里凝聚最多的智慧,發現更多的問題。這一點對較大型政府投資項目審計而言尤為重要。
為加強審計現場的信息管理,可應用無線網絡實現信息資源共享。較大型政府投資項目審計人員較多,經常分散在多個辦公室協同工作。如何進行高效、可靠的內部通訊和資源共享就成為擺在審計組面前的一道難題。可以根據現有技術裝備特點,利用INTEL“迅馳”移動技術,通過無線網絡模式在各臺筆記本電腦之間建立小型無線局域網,在此基礎上實現方便、快捷的通訊,比如可以將審計人員共同需要查看的被審計單位對外簽訂的合同明細等資料信息只存放于一臺電腦中,其他用戶可進行查看,實現信息高度共享的目的。應用無線網絡的優點:一是可以減少計算機資源的占用。二是方便快捷地實現了信息資源共享。
五、審計現場的考核管理
為提高審計工作效率,提升審計工作質量,還必須加強現場審計人員工作情況的考核。
(一)填寫“審計質量、進度責任書”
“審計質量、進度責任書”是由審計組人員和審計組長共同填寫的,用以記錄并考核審計人員工作成果、工作進度的檔案,還可與審計進度橫道圖結合使用進行考核。使用審計質量、進度責任書一是可以明確分工,增強審計人員的責任意識,二是通過量化評比,可以促進審計人員的競爭意識和自律意識,進而達到加強審計現場管理,提高審計質量的目的。
(二)建立中介機構審計人員工作檔案
大項投資審計項目由于所需工作量較大,政府審計機關一般整合審計資源,充分利用中介機構人力資源,聘用中介機構人員參與審計,以彌補政府審計力量的不足。但中介機構人員畢竟不是政府專業審計人員,為督促借用人員增強責任意識,并且為以后聘用打下基礎,除要求參加審計的中介機構人員編制審計底稿、審計取證以外,還需為借用人員建立《中介機構審計人員工作檔案》。此檔案主要記錄所聘用的中介機構審計人員的專業特長、執業情況,同時還記錄其參與政府審計過程中廉潔自律、工作紀律、文明服務等方面的表現和審計成果。
建立中介機構審計人員工作檔案的優點可分為以下兩方面:一是可以督促社會中介機構審計人員增強責任意識,提高執業水平;二是可以以檔案為依據,為其審計的項目打分確定審計工作質量,并作為今后再次聘請中介機構審計人員的參考依據。
通過上述幾個方面的手段來加強政府投資項目審計的現場管理,可有效防止審計實施過程中,各種不利因素對審計工作帶來的不良影響,達到降低審計風險,提高審計質量的目的。
摘要:審計署在制定2003-2007年審計發展規劃時提出堅持“兩個并重”的思想,即“實行財政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審計與效益審計并重”和“實行審計與專項審計調查并重”,要求效益審計要從投資審計做起,而投資審計的最大效益就是核實工程價款,揭露決策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