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會計監督與內部審計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兩者之間的聯系
1)會計監督與內部審計監督的初始依據是一樣的,對企業有些監督內容是一致的。從根本上來講,會計監督所依據的是國家所制定的法律法規,以及財政方面的政策,而審計要對公司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提出相應的建議,其所依據的也是國家所制定的法律法規,以及財政方面的政策。從兩者定義上看,會計監督是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的有關管理制度,來規劃本企業的資金運用,使其提高效益;內部審計監督是一種經濟監督,監督并使企業的經濟活動往正常軌道上進行,以及資金是否更加合理運用,這在會計監督上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更好地掌握企業的資金運用。2)會計監督和內部審計的最終對象與目的相同。會計監督主要是為了保護企業的財產安全和資金的合理運用,防止個別人員的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使企業的資產安全完整。在此之中,會計監督所依據的是國家所制定的法律法規以及財政方面的政策。作為經濟監督管理中的一部分,會計監督有著重大意義。內部審計監督主要是為了更加地保證企業遵守國家所制定的法律法規,企業使用的會計信息合法合理,本企業的經濟管理制度的各項工作具有合法性,這樣也可揭示企業的經濟活動的效率,以便于企業管理,促進經營管理狀況的改善和經濟效益的提高,因此,兩者在最終對象與目的上是相同的。
2兩者之間的區別
1)會計監督與內部審計監督的產生基礎與主體是不一致的,對于會計監督,它是因企業內部資料的管理監督,生產資料的合理運用而產生的,以更好地服務于經營者產生最大效益為目標。其主體為財務的機構以及所有人員,在執行的過程中,可相互監督管理。對于內部審計監督,其產生于企業的所有權、經營權、使用權等分離后的一個監督機構,其主體為企業所設立的設計機構以及相應的審計人員。因此,大部分內部審計監督是在會計監督之后進行的經濟監督活動,會計監督存在于每一筆的經濟活動,日常的經濟開支,發現違反紀律的行為要給予制止,而在此活動發生之后,內部審計監督才定期的進行監督檢查,因此,兩者之間又存在著明顯的區別。2)會計監督與內部審計監督范圍是不一致的。會計監督是產生于企業內部財務資料運用以及管理,并且更好地服務于企業自身,以業產生最大效益為目標,但是其監督的對象也只是限于企業財務自身;相反,內部審計監督范圍不僅僅是監督財務,并且還會監督工程預算、決算、每個部門的經營管理活動,更會監督單位領導人員的經濟責任的履行情況等,所以會計監督是事前的監督,審計監督不僅僅是事前,也是事后監督,審計監督遠比會計監督范圍廣泛,并且審計監督的內容也包括會計監督,是一個再監督的經濟活動。3)會計監督與內部審計監督獨立性不同,同時產生了權利的不一致。會計監督是本企業財務部門的領導所負責的,所有會計人員以及會計機構執行的一項經濟監督活動,監督本企業的財務不予接受不真實不合法的憑證,以及抵制違法的會計行為。但是,并未獨立于財務,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因此,所有會計機構以及會計人員都有拒受、制止、糾正違法憑證,以及向上級反映等權利。內部審計監督無論在什么企業中,都須保持著自己的獨立性地位,其監督企業的憑證、財務報表、工程預算、決算等是否合法,是否公允。一般情況是直接受單位的最高領導和國家審計部門直接負責,并不受企業的業務量等的一些未知因素干擾,一直保持自己獨立的位置。因此,其具有檢查、調查取證、提出意見,并經過上級同意,還可將其向相應的主管部門匯報等權利,所以兩者在獨立性、權利上有著明顯差異。
3結語
在中國現階段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必須將會計監督與內部審計監督一起合理運用,相輔相成,才可將其作用得到最大的發揮,因為不論是會計監督還是內部審計監督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陷。1)會計監督中,本身會計監督就是財務機構與財務人員自身進行的,缺乏很大的獨立性,因此難免會發生一些財務人員以自身考慮問題,致使會計監督失去部分有效性。2)在會計監督中,由于會計監督只是僅限于財務經濟活動過程中的監督,所以企業某一個單位進行違法犯罪活動,會計監督無效,并且若所負責會計監督的領導有所“指示”,將使會計監督人員處于兩難的位置。但是,這些問題在內部審計上可以得到充分的解決,內部審計具有很強的獨立性,是直接受單位領導人負責,國家審計機構業務指導,可以避免會計監督的有效性的丟失,并且也可以對整個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審計監督,乃至監督單位領導人的經濟責任履行情況,可以很好地彌補會計監督的缺陷。但是,內部審計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內部審計大部分都是事后監督,事后監督存在著單位提供的信息不真實的可能性,這就需要會計監督來進行彌補。因此,內部審計與會計監督應該相輔相成,甚至是并存,不能由其中一個代替另外一個。建立會計監督機構,會計人員應該保證所提供的資料的真實完整性,讓內部審計工作更加便于開展;負責會計監督的領導應以身作則,更好地領導會計機構以及會計人員做好會計監督工作。內部審計也應運用好自身獨立性,服務于企業,兩者缺一不可,共同構成企業的內部監督,以更深層次地提高企業的管理制度,為企業創造更大經濟效益。
作者:江林玻王歡高禮鴻單位:重慶工商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