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質量審計對原料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在介紹國外客戶質量審計的同時,分析國外客戶對我國原料藥生產企業為何進行質量審計,研究質量審計對我國原料藥企業出口的影響,并從其審計的內容分析我國原料藥企業存在的問題,最后就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提出見解,從而為我國原料藥出口企業如何主動去迎接國外客戶質量審計提供有價值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原料藥出口質量審計認證體系
長期以來,原料藥一直是我國醫藥行業的最重要的出口支柱之一。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原料藥第一大生產和出口國。隨著我國原料藥出口的擴張,以及藥品市場全球國際化趨勢的進一步發展,在國外市場愈來愈依賴中國的原料藥供應的同時,愈來愈多的國外客戶開始注重對其中國原料藥供應商的質量審計,紛紛將其供應商納入其企業生產質量管理范疇,建立動態的質量管理體系。然而,質量管理恰恰是我國眾多原料藥出口企業較為薄弱且不夠重視的環節。因此,正確分析國外客戶為何對我國原料藥生產企業進行質量審計,研究國外客戶質量審計對我國原料藥企業出口的影響,不僅很有必要,而且能從國外客戶質量審計內容發現我國原料藥生產企業存在的問題,從而為我國原料藥出口企業如何主動去迎接國外客戶質量審計提供有價值的對策建議。
一、國外客戶對我國原料藥生產企業進行質量審計的緣由
原料藥的質量如何會直接影響成藥質量的優劣,并且隨著世界各國藥品準入機制的日益完善以及新法規的實施,對藥品生產和質量管理提出了越來越嚴格的要求,從而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國外制藥企業開始注重對其原料藥供應商的質量管理,而制藥企業與原料供應商的關系又大多是相對長期的,因此,對原料藥供應商的選擇和管理已成為國外客戶質量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
原料藥客戶質量審計就是將原料藥供應商納入本制藥企業生產質量管理的范疇,作為本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一個延伸,將其作為一個子系統來進行管理,對其質量體系的運行情況進行有效監督管理,從而確保其供應的原料藥質量,并通過對供應商的質量體系進行審計評估,確認該原料藥供應商的可靠性,是否具備穩定地供應符合質量要求的原料藥能力。
國外制藥企業對其原料藥供應商的質量體系審計包括對其供應商的廠房、生產設備、工藝流程、組織機構、生產管理人員、文件記錄、質量控制等因素進行審查,確信其具備供應符合質量標準產品能力的一系列活動。通過對供應商的審查評估、反饋、改進提高和再審查評估這樣一個循環過程,來獲得一個安全、穩定、可靠的供應商,從而為最終生產出符合要求的成品藥提供原料藥上的保障。
二、國外客戶質量審計對我國原料藥企業出口的影響
我國雖然是原料藥生產大國但并非強國。隨著這幾年我國藥品GMP規范的實施、發展和原料藥企業對GMP認識的不斷加深,在質量管理體系方面,特別是部分具有前瞻性的出口企業,一直在不斷完善和規范企業自身的質量管理控制,以順應國際市場質量管理規范的要求。但是,大多數的原料藥生產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還不是很規范,存在著諸多問題,對于國外客戶的質量審計的認識和準備也不夠充分,很多企業還未意識到國外客戶質量審計的重要性,甚至直接關乎企業的原料藥出口貿易。下面以江蘇某原料生產企業為例:
江蘇某原料藥生產企業和國外某家大型制藥企業一直保持著相對長期的供求關系。去年底,國外客戶根據自身質量體系管理需要,對這家原料藥企業進行質量審計。客戶審計的結果是江蘇這家原料藥企業由于缺乏規范的質量管理認證體系,特別是文書工作這一質量管理重要的環節,由于沒有完整的可追溯的文件記錄,對產品的質量存在著間接的危險隱患,因此,毫無疑問,被認定為不合格的供應商。與此同時,國外客戶立即終止接下來的訂單計劃,直到該生產企業獲得認可為止,再重新予以考慮,甚至考慮退回在進行審計前,該原料藥企業最近一批發運的貨物。
由此可見,一家規范的國外制藥企業,其質量審計非常嚴格,即使生產企業供應其的原料藥一直保持穩定的質量,只要被認定為不合格的供應商,國外客戶就有可能終止對該原料藥企業的訂單和未來的合作關系,這對于原料藥企業的出口貿易將產生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對于長期依賴供應于國外某家大客戶的這家國內原料藥生產出口企業,甚至可以說是致命的:除非是個別特別定制的產品,該制藥企業所需要的某種原料藥供應可能僅此一家,多數情況下,同一原料藥可能有多個供應商可供制藥企業選擇。原料藥的質量直接關乎最終成藥的質量,繼而影響其療效及使用的安全性,甚至會危及藥品使用者的生命,這也是為何越來越多的國外制藥企業已經不再僅從經濟成本控制的角度來考慮,更多的開始將對供應商的質量管理納入其中的原因所在。
三、從國外客戶質量審計內容看我國原料藥生產企業存在的問題
1.缺乏人員的配置和系統培訓機制
生產企業人員配置及對相關人員的培訓對于整個生產企業的質量管理控制體系的規范進行具有較大的影響,因此,客戶在對供應商進行質量審計時往往要對其進行考察。我國原料藥生產企業在這一方面的工作還不夠規范和重視,有些企業在人員配備方面缺乏明確的崗位職責分工,也沒有配備專人對文件系統進行控制,相關的生產人員也未進行相關規范化的操作培訓。
2.文件系統管理記錄不夠詳細和規范
文件系統能在一定深度上反映出一個生產企業質量體系的管理規范化程度及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水平,因此,客戶審計時對其原料供應商文件系統的檢查往往都較為細致,以考核該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我國原料藥生產企業雖然都有建立本企業生產管理記錄文件系統,但大多數企業的文件系統并不是很詳細和規范,特別是在SOP現場操作記錄方面,例如關鍵點的控制、偏差處理等。
3.多數企業缺乏有關的認證意識
對于原料藥生產企業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須符合GMP,其他還有ISO9000、ISO14000系列標準。不同國家對于該國藥品市場準入的規范和要求又有所不同。以目前歐美市場為例,歐美是對原料藥管理最為嚴格也是最大的市場,取得COS證書、通過FDA或取得DMF認證是我國原料藥進入歐美主流市場的必經之路,這些要求也成了進入該市場的頗具挑戰性的非關稅貿易壁壘,而這種壁壘只會越來越高。因此,是否通過有關的認證,也成為國外客戶在對供應商質量審計時,必然要關注和考核的項目。而我們原料藥生產企業長期以來缺乏認證意識,這對企業出口貿易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
4.我國原料藥生產企業環保意識較弱
目前,歐美等發達國家在制藥行業中開始普遍推行健康、安全和環保管理體系,即HSE管理體系,并進行ISO14000認證。長期以來,我國原料藥生產企業環保意識較弱,隨著國家環保力度的不斷加大,雖然在這方面有所改善,但通過ISO14000認證的企業并不多,這對我國原料藥長期穩定的出口必將產生不利影響。對此,我國原料藥企業應該要未雨綢繆,及早推行HSE管理體系和ISO14000的認證,取得擁有國際化的“綠色通行證”來應對國外的綠色貿易壁壘。
5.工廠生產清潔管理存在的問題
工廠生產清潔管理也是供應商在對企業質量審計過程中考核的一個項目,這里的“清潔”不僅有清潔的一般含義,包括對生產環境、生產工藝以及生產人員的清潔管理,還包括對清潔劑、消毒劑或殺蟲劑及蟲害防治的使用制度,以及在防止微生物、微粒污染方面要達到一定的要求。我國原料藥企業很少有特別制定清潔管理方面相應的操作規程并進行相應的執行記錄。
四、解決企業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主動去迎接國外客戶質量審計1.建立完善的員工配置管理和培訓體系
首先,從上至下,從管理人員到具體的生產操作人員,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圖,明確生產過程中各個崗位人員的工作職責要求。其次,對相應的操作人員進行規范化的崗位操作培訓,配置相應合格的人員從事原料藥生產、質檢等各環節工作。并配備專門人員對相關的文件系統進行管理和控制。
2.建立詳細和規范的文件系統
現場記錄包括現場操作記錄、相關日志等,應及時填寫,若記錄中出現偏差,相關生產管理人員需按照相關制度進行及時處理、解決。客戶在對文件進行系統檢查時,特別是現場審查中,主要關注工藝路線、批次記錄、關鍵點控制、偏差的處理、產品中可能的雜質和污染、是否存在可能的交叉污染、以及清潔管理等問題,這些都需要有詳細和明確的記錄。
3.積極做好相關的認證工作
企業應及時了解國外市場原料藥的相關準入法規,積極做好相關的認證工作,這樣就不會因為認證問題無法出口相關國家,而丟掉訂單或者耽誤時間,避免這一類非關稅壁壘造成的損失。有些認證所要花費的時間較長,例如美國FDA認證,首先要申報DMF,然后從申報DMF到FDA,至少也需要3年的時間。如果通過了FDA檢查,那么標志著企業的質量管理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搶得市場先機。
4.加強企業的環保意識
原料藥生產易造成環境污染,這是有目共睹的,也是發達國家進行“轉移生產”的主要原因之一。原料藥的生產反應過程中,容易產生廢氣、廢水、廢渣,它對環境造成污染,給操作人員身體健康帶來危害,甚至潛藏對藥品污染問題。企業應從環保角度出發,建立高效的廢氣凈化系統和污水處理系統,做好三廢處理工作,積極爭取通過ISO14000認證,拿到“綠色通行證”,走健康、持續發展之路。
5.抓好生產清潔管理工作和操作規程的制定
生產企業在應對生產環境、生產工藝以及生產人員制定相應的清潔管理操作規程的同時,要有相應的清潔執行操作記錄以及對清潔劑、消毒劑或殺蟲劑制定相應的使用制度,應保證清潔劑、消毒劑或殺蟲劑等的使用不會對物料產生污染問題,并應加強生產存儲區域的蟲害防治問題。
據食品商務網公布的數據顯示,2007年,我國原料藥出口已達135.6億美元,同比增長27.1%。要繼續這種快速增長的態勢,首先,制藥企業應從自身質量體系管理方面考慮,構建動態的質量管理體系,其次,要考慮當今世界各國對藥品生產和質量的要求日益嚴格,國外客戶必定會越來越注重對其原料藥供應商的質量審計如何應對。因此,要減少國外客戶質量審計對我國原料藥出口企業貿易的影響,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質量管理保證體系,遵循“質量是生產出來的”,并適時地順應各國不同市場對原料藥的規范化需要,認真地總結客戶在質量審計過程提出的意見,不斷地自我完善,這樣,不僅能夠從根本上保證企業所生產出來的原料藥的質量,成為穩定可靠的原料藥供應商,還能增強企業在國際原料藥市場上的競爭力,為企業在出口貿易中贏得更多的機會。
參考文獻:
[1]趙治華:原料藥生產企業對客戶質量審計的自檢[J].醫藥質量,2004(8)
[2]李晶:制藥企業GMP文件編制探討[J].中國自然醫學雜志,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