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金融行業內部審計模式的轉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金融行業也相繼發展起來,其內部審計就是一個非常獨立的系統。在當前互聯網的時代下,大數據逐漸開始應用到金融行業內部審計系統中,在極大程度上提高了其內部審計的效率和質量。為此,以大數據對金融行業內部審計的影響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并對大數據對金融行業內部審計所產生的利弊進行了相應的探討。
關鍵詞:大數據;金融;內部審計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大數據的應用也在不斷的加深。在金融行業內部審計的過程中,大數據的應用對其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大數據的應用,不僅僅可以使其審計效率更高、計算更加精準,而且還可以使審計的范圍更加全面。但是由于目前的大數據開發還處在一個非常初級的階段,在進行金融行業內部審計的過程中,大數據的應用仍然會帶來一些問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數據在金融行業的發展。
1理論概述
1.1大數據定義
大數據(bigdata),是指在突破傳統數據處理模式的前提下,使用新的處理模式,來對數據進行有效的整合,是一種具有多樣化、高增長率、具有一定優化能力的信息化資產。通俗來講,大數據就是在打破傳統意義的基礎上,對常規軟件無法進行有效整合的數據來進行有效的分析和處理。我們正處在一個數據爆炸性增長的“大數據”時代,在這種信息化時代下,信息的傳播以及其傳播的方式更加迅速,這就對人們對數據的收集、整合及掌控的能力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大數據技術是以數據為本質的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新一代革命性信息技術,在進行數據挖掘的過程中,能夠在極大程度上帶動程序、模式、技術等方面的創新。
1.2金融機構內部審計的定義及作用
金融機構內部審計,就是指在金融機構內部所建立起來的一種相對客觀、公正的監督體系,其主要是以金融機構內部控制為目的,來對金融機構的經營活動進行相應的審查和評價。對于金融機構而言,內部審計是保障金融機構能夠得到有效運行的一個基礎。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下,國際金融行業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一些金融機構也提出了相應的措施,以應對國際金融的沖擊。為了能夠更進一步地加快自身的發展,金融機構必須對內部的審計機構進行強化。金融行業內部審計對數據的準確性要求非常高,而且金融行業多涉及的業務范圍非常廣泛,操作的流程也非常詳細。從圖1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金融行業在進行內部審計的過程中,操作的流程非常詳細,對內部的控制也非常嚴格,做好金融機構的內部審計是極其重要的。
2金融機構內部審計模式現狀分析
2.1金融機構內部審計特征
我國的金融機構內部審計發展還處于一個比較初級的階段,而且現在各方面還不夠完善,因此發展的速度也比較緩慢,從而導致在進行實際工作的過程中遇到一些阻礙。根據相關的研究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當前的金融機構內部審計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1)內部審計機構設置不夠合理,影響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在金融機構內部審計的過程中,獨立性是保障審計工作能夠有效進行的一個前提,同時也是審計質量能夠得到有效保證的一個最基本的因素?,F在我國很多金融結構內部的審計部門與其他部門都屬于一個相對平等的審計部門,缺乏一定的獨立性,那么就會導致在進行審計工作的過程中,其審計報告并不能夠及時匯報到領導層,難以保證內部審計的時效性;(2)內部審計重要性被忽略,缺乏權威性。我國的很多金融機構的內部審計部門,都與其他的管理部門保持在統一管理層,而且相應的領導對審計部門也不夠重視,而且其他的部門也會忽視審計部門的重要性,從而導致內部審計的工作難以得到相應的效果,最主要的問題,還是處在領導層面;(3)缺乏一定的標準,缺乏規范化。我國的金融機構內部審計工作缺乏一定的標準,也沒有一個有效的規范,就導致在進行內部審計的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難以保證內部審計的高效性。我國的金融機構起步比較晚,金融機構的內部審計還處于一個比較初級的階段,很多管理層人員還沒有意識到內部審計的重要性,這是我國金融機構內部審計所存在的最大的一個問題。
2.2金融機構內部審計模式
目前金融機構發展模式有了一定的轉變,現在的金融機構發展定位不僅僅只是局限于業務拓展這一板塊,更多的是注重金融機構本身效益的提升和增長。而我國金融機構內部的管理模式已經不能夠完全滿足公司治理的需要,針對這一問題,我國的大部分金融機構都應對內部審計模式進行改善。以交通銀行為例,現行的審計模式實際是條塊結合的模式:總行審計部、地區審計部和省直分行審計部,實行垂直、統一、獨立的條線一體化運作管理。其在進行內部審計的過程中,首先是通過相關工作人員所搜集整理的信息,進行一定的篩選;其次將信息輸入到相應的計算機軟件,來進行相應的分析;最后通過之前審計的經驗,來對所得出的數據進行判斷。通過人為的方式來搜集信息,信息的目標把控比較準確,但是容易出現數據的誤差,而且在進行信息錄入系統的時候,也很難保證數據錄入的準確性。
2.3金融機構內部審計局限性
金融機構內部審計已經逐漸得到了相應的重視,但是其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金融機構內部審計的效率,影響了金融機構的更進一步地發展。接下來,我們就來對交通銀行內部審計所存在的局限性進行一定的分析:(1)管理模式單一,出現了專家領頭、單方向地審計識別“單業務條線風險”。交通銀行內部審計主要是以內部控制制度作為相應的審計目標,然后在進行審計的過程中,對其進行不斷地完善,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使得內部審計的流程更加繁瑣,從而影響到交通銀行實現生產經營的目的。(2)內部審計工作的范圍太小,局限性太大,大多采用抽樣結構化數據,無法反映出實際的效果。現在交通銀行的金融機構內部審計實質上也是一個流程,在進行審計的過程中,并沒有嚴格按照內部審計的標準來進行。而且現在的金融行業發展太快,行業變動太大,固定的審計模式難以滿足金融市場變化的需求。(3)內部審計方法太固定,大多數還在采用“現場+非現場”審計的方式。這種類型的審計方式,所涉及的工作環節非常多,涉及的審計人員也比較多,那么在進行內部審計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一些問題,而且審計的效率也非常低。(4)評價標準不夠客觀,還在使用“專家經驗+風險主觀評估”的審計方式。目前交通銀行內部審計大多數還是采用了詳細審計或者是傳統抽樣審計的方式來進行,這種審計方式缺乏一定的標準,很多方面也不夠規范。成本高,效率也比較低,并且難以應用到相應的計算機技術,這是金融機構內部審計非常大的一個局限性。
3大數據對金融行業內部審計模式轉變
3.1大數據對金融行業內部審計的必要性
在互聯網的條件下,金融機構可以通過網絡獲取更多的有效資源,現在的數據資源正在改變金融機構內部審計工作模式。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也為金融機構內部審計的工作提供了更加豐富的信息資源,可以通過一些相應的平臺來進行信息的整合和搜索。而且現在通過對一些數據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內部審計可以從一個更高的層面來為金融機構的發展提供一個更加廣闊的空間,而且在互聯網技術的運用下,內部審計的質量也會得到很大的提升,從而使得金融機構的生產經營效益不斷加強。由此可見,將大數據充分利用到金融機構內部審計監督工作中是十分有必要的。
3.2大數據對金融行業內部審計模式面臨的轉變
傳統的審計工作相對比較獨立,但是在與互聯網分離的條件下,傳統的內部審計比較缺乏相應的數據分析。在當前大數據的條件下,金融行業內部審計模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經過一定的分析,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當前金融行業內部審計模式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
3.2.1管理模式與視角的轉變
傳統的內部審計工作中,實行的是由專家領頭、單方向審計識別“單線條業務”的管理方式;現在的內部審計工作中,實行的是多元信息化及成績和信息“全面識別風險”模式。傳統的審計過程中所使用到的管理模式有限,金融機構的內部審計主要是對其中的數據進行一定的檢查以及企業運用的狀況進行一定的監督,從而發現其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所采用的視角過于單一,從而導致審計的內容不夠全面。在大數據的環境下,金融機構內部審計的管理模式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更加全面的視角使數據的分析更加全面,從而更進一步地降低了金融交易的風險?,F在金融機構內部審計已經逐漸適應了信息數據化的環境,同時也為金融機構內部審計管理模式進行了一定的創新,并改進了相應的審計分析方法,使數字化審計模式在金融機構內部審計中得到了更深層次的應用。
3.2.2審計范圍與內容的轉變
傳統的內部審計工作中,實行的是抽樣結構化數據分析方式;現在的內部審計工作中,使用到的是全覆蓋審計全面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的方式,所涉及的范圍更加全面。傳統的金融機構內部審計,主要是通過抽樣的方式來進行,由于過于龐大的數據量,使得審計數據難以得到有效的保障。現在大數據已經成了金融機構內部審計工作的一個基礎,這是日常工作人員進行信息獲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來源,那么就對相應的工作人員篩選信息的能力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大數據背景下,信息技術也相互融合,例如:數據挖掘、云計算等相應的信息技術也逐漸發展起來,這也說明未來金融機構內部審計的模式能夠得到更進一步地優化。
3.2.3工作方式與方法的轉變
傳統的內部審計工作中,實行的是“現場+非現場”的審計方式;現在的內部審計工作中,實行的是“信息化+智能化”的審計方式。在進行實際審計的過程中,以往主要是通過現場審計和非現場審計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相關的工作,涉及的工作環節非常繁多,工作量也非常大,其中很容易出現問題,工作效率也比較低?,F在只需將相應的數據錄入對應的系統,通過云計算進行分析,就可以快速而精確地得出所需要的分析結果,還可以減少工作的環節,降低計算的錯誤。傳統的設計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當前金融機構發展的需求,難以進行數據之間的分析和融合,而在大數據的條件下,可以使數據信息更加高效,并提高數據的精準性。
3.2.4評價依據與標準的轉變
傳統的內部審計工作中,實行的是“專家經驗+風險主觀評估”的評價體系;現在的內部審計工作中,實行的是“持續性審計信息觸發”的方式。在進行相關問題研究的過程中,主要是根據以往的工作經驗來進行判斷,傳統金融行業內部審計缺乏科學、系統的管理。在現在金融機構內部審計發展的趨勢下,傳統的內部審計已經滿足不了金融市場發展的進程。而現代的審計,主要是將現代審計與企業的日常運營管理相結合,來進行相關數據的采集和分析,并進行金融機構的內部審計。
4總結
大數據技術是一個比較新型的,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應用技術,在金融行業內部審計的過程中,發揮著十分有效的作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不僅僅可以使其內部審計的范圍面更加全面,還可以提高資源整合的效率,降低人為的風險。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仍然會受到一定的限制,主要是因為目前的大數據發展還處以一個非常初級的階段,而且互聯網在數據的安全性方面,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然而,在當前的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大數據在金融行業內部審計的過程中,仍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賀夢琪.內部控制審計費用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15.
[2]劉鍵.基于內部審計視角的商業銀行公司治理評價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0.
[3]王乾.論大數據分析的方法論意義[D].武漢:武漢科技大學,2015.
[4]韓健洛.交通銀行網點建設研究(1907—1945)[D].上海:東華大學,2016.
[5]周霞,林津翹,華峰.大數據時代企業內部審計新常態研究[J].中國內部審計,2017,(03):13-17
作者:張夢娜;康丹 單位:遼寧對外經貿學院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