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財政預算執行審計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新《預算法》的實施為我國預算法制度開啟了新的篇章。自我國2004年開始修改《預算法》至新法實施,這十多年的時間里,預算管理進行了改革、財政職能發生了轉變、財政環境也發生了改變,新法的實施為我國財政指明了發展方向。財政預算執行審計貫穿于財政預算的始終,而財政預算又影響著執行審計。本文基于新預算法對財政預算執行審計進行研究,對今后的執行審計工作目標重新進行了定位,并對執行審計工作的重點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財政預算;預算法;審計
財政執行審計工作的目的并不是為了進行檢查和監督,其目的是為了能夠及時的發展我國財政中所產生的問題,找出相應的原因,并采取措施改變現狀,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發揮財政預算執行審計的積極作用,對開展今后的財政預算工作和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和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另外,通過對財政審計執行進行研究,還能夠提高財政預算資金的使用效率。
一、基于新預算法的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目標的新定位
新《預算法》的主要執行部門分別是財政部門與預算部門。基于新《預算法》的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目標定位也就是這兩個部門的工作定位。實際上,財政預算審計工作的目標就是為了能夠讓預算編制更加完整精細,進而提高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的規范化、效率化。審計部門作為政府中的一個職能部門,要對政府負責,但是預算執行審計報告則要向人大進行匯報。所以,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的目標要有新的改變,其改變就是要實現政府的行政命令暢通、政策要落到實處、加快體制改革與制度創新。將財政預算在財力與項目進行統籌安排,遵循量力而行原則,同級政府之間轉移制度制度要根據政府的實際情況進行安排。新法中明確指出,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就是發表對預算執行情況的看法,也是對最后形成的決策發表看法。所以,財政執行審計就是為了方便人大及常務委員會的檢查和監督,加大對財政預算的約束力,促進預算法制化。
二、基于新預算法的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的重點內容
結合新《預算法》的相關變動內容,除了以往關注的財政預算審計工作的內容,還應重點關注一下幾點內容:
(一)預算執行的嚴肅性
目前,最新規定顯示,對于已經由人民代表大會批準的預算,不能夠隨意修改,如果需要修改,必須經過相應的法定程序才可以進行預算調整。具體來說,在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的財政支出,必須要嚴格按照所規定的預算標準為基礎,對于沒有在預算之內的項目,不提供財政支出。在審計環節,應該強調各項財政支出項目與預算項目之間的一致性,避免出現與預算不相符的財政支出項目,不得超出支出范圍和項目使用范圍,以及避免出現項目信息不真實,套騙預算支出等非法行為。因此,這些規定都充分的體現了預算執行的嚴肅性。
(二)專項轉移支付的科學性、及時性、效益性
在新預算法的最新規定中,對于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的審計,需要基于基本審計的流程和注意事項的基礎上,從項目的設立到資金的使用等全方面的審計監督。一方面,監督專項轉移支付設立依據。對于專項轉移支付而言,需要對其設立過程中的部門規章制度、通知情況進行分析,避免依據部門設立項目,以及審核市場實際情況,避免市場競爭機制對專項轉移支付的干預,保證其設立的科學性;另一方面,專項轉移支付資金撥付的及時性。在資金撥付的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避免資金不到位的情況;另外,核實上下級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的協調性。上下級部門之間要緊密結合;同時,還要針對專項轉移支付進行清理、監督其目標實現情況。總之,專項轉移支付是一種特殊的資金需求,并不在預算之內,因此,在審核過程中,需要有一定的時間規定的,在該項目的基本實施目標實現之后,停止資金支付,并推出該項目。
(三)政府債務的合法合規、規范性
第一,舉債程序合法性。對于舉借債務的審批程序合法性進行審查,明確債務余額在批準范圍之內,及時發現債務風險,同時,審查債務資金是否在當地人大監督的范圍內,是否已經列入預算中。第二,債務使用的合規性。各級政府在對債務的使用范圍需要遵守新預算法的規定,避免跨領域建設和投資,主要用于社會公益項目的項目支出,與經常性支出區分。具體到審計實踐中,應該嚴格監督債務資金的投資規范,避免公款濫用。第三,債務舉借方式的規范。在各級地方政府的債務舉借方式不能通過其他金融借貸介質進行擔保或者舉債,規范各級政府的舉借方式,明確其舉借債務相應的資金來源、還款規劃以及還款能力。
(四)預算信息的透明性
公開透明一直是我國各項事務的主要標準,對于預算信息而言,必然也是公開透明的,對于預算項目而言,一方面要接受人民代表大會的監督;另一方面,還要向廣大的人民群眾進行公開,實現公眾的監督權益,強調人民監督、輿論監督以及新媒體監督的重要性。具體而言,公開預算信息的具體內容、要求、項目范圍等,并將預算使用情況與信息公開情況相對比,促使其公開內容與預算實踐的一致性,避免兩者不對稱。其中,強調對專項轉移支付、舉借債務等特殊信息的公開。
三、新預算法相關規定對決算草案審計的影響
新法中規定預算的范圍應該是政府的全部收支;政府預算包含了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障基金預算這四項內容;同時規定編制預算草案必須是真實合法的,并對決算草案的編制形式以及細化程度進行了明確規定,這些法律內容都為就算菜案審計提供了審計的法律依據。新法中規定縣級以上的財政部門編制完成決算草案之后,要經過同級政府的審計部門進行審計之后才能夠向同級政府申報,這說明決算草案審計制度在法律上正是確立,同時表明決算草案審計具有協助同級政府審定就算草案的功能。
參考文獻:
[1]楊樂,龍小燕,劉西友.預算法修訂背景下開展政府決算審計的思考[J].財政研究,2015(04).
[2]種金睿.深化財政決算草案審計應處理好的幾個關系[J].中國審計,2013(22).
作者:卜明 單位:江蘇省泰興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