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統計案例教學模式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信息以數據的形式體現出來,如何能充分發揮這些數據的作用,挖掘出數據深處隱藏的信息,就成為當今社會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統計學的研究,恰好可以解決這一問題。統計學是研究數據搜集、整理、顯示和分析的一門科學,它以數據為研究對象,以圖表或分析報告為研究結果,其目的就是要挖掘數據內在的數量規律性,從而達到對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因此,作為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必修課程的統計學,如何能在教學過程中,把統計的思想灌輸到學生的知識體系中,讓學生具備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主要探討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案例教學法對教學的作用以及使用案例教學法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統計學應用案例教學法的必要性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統計方法的創新,當代統計學的發展呈現以下幾個特點:1、強調統計學的應用特征,統計學的學習不僅僅是掌握基本的理論和計算方法,而且要學會從問題出發,應用統計思想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統計學真正成為認識世界的有力的工具。2、統計學與各實質性學科的結合,統計學為實質性科學的研究提供方法,促使實質性科學的研究更加深入,同時也使得統計學不斷產生新的研究方法,發展新的分支。3、統計學與計算機的結合,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使復雜數據的計算變得簡單快捷,使統計學得以從大量繁瑣的計算中脫離出來,通過專業統計軟件的應用,直接呈現結果,從而可以把注意力集中于方法的選擇和結果的解釋,這對于統計學的發展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普遍采用單向灌輸式教學,教學的重點放在原理的解釋和計算方法的掌握上,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統計學的過程中總感覺到理論內容過多,與實際結合很不緊密,內容枯燥,公式繁多且復雜,計算量很大,不同的方法在使用時不能正確選擇等問題,從而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導致本課程的教學任務無法完成。因此,選擇一個有效的教學方法,解決傳統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統計方法、提高分析能力、樹立統計意識,最終把統計和實際結合起來。
案例教學法是以案例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由教師按照教學目的的要求提出典型案例,鼓勵學生積極討論,運用各種方法對案例事件進行分析,在分析討論的過程中掌握相關知識的一種方法。在統計學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法,教師可以根據統計學的學科特點和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案例,按照統計學搜集、整理、顯示、分析四個環節的要求,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二、案例教學法的特點
1、目的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選擇最典型的案例,案例的分析圍繞所需掌握的新知識來組織,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和學習熱情,促進對重點和難點問題的認知和掌握。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掌握相關的概念及計算方法,而且也可以幫助學生熟悉該知識點在實際中的應用,使學生把書面知識轉化解決問題的能力。
2、綜合性
每一個案例不是單一的一個知識點的反映,在案例教學過程中,由于案例來源于真實的情景,因此案例所涉及到的內容一般都包含了統計學多方面的知識,是各種分析方法的綜合運用。這就要求教師在前期案例選擇和設計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學生的學習進度,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地引入案例,按照教學要求逐步地提高案例分析的難度,最終使學生在掌握各種方法的同時,也可以把不同的方法融會貫通。
3、開放性
案例教學法在提出問題后,鼓勵學生主動思考,積極討論,把學生由傳統的聆聽者變成重要的發言人,這是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創造性學習的很好的機會。而且很多案例的結論并非唯一,學生在考慮問題的時候就必須由原來單一的思維方式轉變為發散性思維,從不同的方向得出自己的結論。案例教學給學生留下了更多的自我發揮的空間,使學生去思考,去拓展,以達到對知識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4、師生的雙向交流
與傳統教學法不同,案例教學強調師生的雙向交流,改變了教師單向地教,學生被動地學這樣的局面。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問題的提出者,學生是問題的解決者,教師是引導者,學生是實踐者。教師不再給出問題的解決方案,而是提問、聽取學生的意見、給學生以啟發。
學生不再等待教師的解答,而是主動研究案例、搜集相關的知識、縝密思考、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并且在分析過程中積極和教師進行溝通,獲取教師的指導建議。教師與學生的良好交流互動,是教學目的順利達成的重要保障。
5、實踐性
統計學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其突出的實踐性和應用性。案例教學法可以把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課堂上就能夠接觸到各式各樣的實際問題,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可以同時鍛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真正形成統計的思維習慣,把統計貫穿到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
三、統計學應用案例教學法的效果
通過教學實踐可以發現,在統計學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可以達到教與學相互促進,共同提升的效果。
1、從教的角度來看,教師應用案例教學法可以使理論知識的講授從教條枯燥變得形象具體
案例形象、直觀、生動的形式,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組織分析討論、進行歸納總結,極大地豐富了教學的過程。同時,教師在和學生對案例的探討中,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及時補充相關的知識,吸取學生的優點,完善案例材料,最終達到教師素質和教學能力的提升。
2、從學的角度來看,案例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主動性,幫助學生把書本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中,來自真實情境中的案例一方面可以將理論和實際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了解分析實際問題的思路,鍛煉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案例可以將抽象枯燥的理論具體化,生動化,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潛能,使學生轉變為主動學習的角色。
四、在統計學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應該注意的問題
1、案例的選擇要適合學生的具體能力水平,過于高深復雜的案例和簡單淺顯的案例都會影響教學的效果
要保證案例的真實性,不能隨意編造案例,虛假的案例對學生而言無異于課后習題,起不到引起學生興趣和共鳴的作用。案例的背景要與學生所學專業盡可能接近,以便于學生理解和應用專業知識來進行分析和解釋,這樣統計學才可以和專業結合起來,真正成為專業研究的工具。
2、要處理好案例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關系
應該是教學的主體。傳統教學法是統計學理論的傳授環節,案例教學法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傳統教學法交給學生工具,案例教學法是教會學生如何使用這些工具。因此,傳統教學法是基礎,在這個環節學生可以學到統計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計算方法,培養統計學的思維,案例教學法是發展,是在原理的根基上蓋起來的高樓大廈,不同的專業基礎可以蓋出不同的形態,這才能夠真正體現統計學的應用特征。
3、重視教師知識面的拓展,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教師作為案例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師要事先準備案例,給學生呈現案例,和學生交流,聽取學生的看法,及時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如果教師的知識儲備不充分,特別是很多教師缺乏其他專業的專業知識,不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應變能力,就可能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無言以對,更談不上引導和組織了,那么案例教學就無法再繼續下去。因此,案例教學能否實施,實施效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自身的水平。
4、采用多媒體教學,推廣統計軟件
利用多媒體的方式授課,不僅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呈現案例,節約大量的時間,而且可以把統計圖、統計表等分析結果形象生動地展示出來。統計軟件的使用可以使大量數據的處理變得簡單快捷,把學生的精力從計算中解放出來,改變學生“統計學就是數學”的觀念,這樣就可以讓更多的學生掌握統計學的分析方法,使統計學在更廣闊的領域發揮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