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統計教學形勢與革新路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個國家應用統計學知識的多少,反映一個國家的發達程度。進入21世紀,現實需求推動了統計學的同步發展,國家頒布的學科分類標準已將統計學列為一級學科,教育部也將統計學課程列為財經類專業本、專科教學的核心必修課程之一。學科的發展必然對課程教學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為了推動統計學教學的發展,我們必須了解發展趨勢,掌握應用需求,把握突出矛盾,積極推進統計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改革。
一、統計學課程教學面臨的形勢和挑戰
統計學的課程特點突出。一是概念非常多,而且很多概念之間又存在著十分復雜的關系,給學生的理解記憶帶來了一定困難。二是計算公式多,而且計算有一定難度,對于數學基礎不太好的學生來講,有的會對統計學中的數字和公式產生排斥性條件反射,學習信心不足。三是邏輯性和推理性都很強,而且對結果的準確性要求很高,對于理解力和想象能力比較弱的學生,消極的學習心態加重。四是現實教學與實踐應用之間結合不夠緊密,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未能深刻理解統計的用途,認為自己學習統計只是為了通過考試。
隨著大統計學思想的建立和統計學在其他學科中的應用需要,大多數學校和教師在財經類專業的統計學教學過程中,除了保留社會經濟統計學原理中具有現實意義的統計的基本概念、統計數據的搜集整理等以外,都系統地充實了統計推斷的內容,如統計數據的假設檢驗、方差分析、回歸分析等。這一變化使得統計學的內容更適合學科應用的發展需要,但同時也進一步增加了教學難度。
二、統計學教學的發展趨勢
現代統計學教學更加注重運用現代技術、拓展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創新教學方法、完善教學手段,各方面教學改革相互作用、相互促進,共同推進教學的變革。
1.統計學與計算機技術的結合將推進教學內容的改革
統計數據處理手段的每一次飛躍,都給統計實踐帶來革命性的發展。由于專業統計軟件的開發與商品化,使得統計工作變得非常簡單,變得更加方便與快捷,使得大規模統計調查數據的處理成為現實。因此,在應用性統計教學過程中,只需要給學生講清楚統計基本思想、計算的原理和正確應用的條件、正確解讀計算的結果即可。
2.模擬實驗、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方式的結合
將推進教學形式的改革當前,更多的教師注意將講授式教學、啟發式教學、問題探究式教學、訓練與實踐式教學、多媒體教學等結合起來,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傳授已經形成的知識的同時,要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鍛煉,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日常教學中,我們可以將本班作為樣本采集的對象,由教師設計模擬課題,學生在設計調查方案的基礎上,組成若干調查小組,在校園內正式進行一次統計調查活動。從具體調查對象和單位確定、小樣本抽取、問卷發放、回收與審核、數據輸入與資料整理、估計與分析,一直到調查報告的編寫、調查總結或體會的形成,全部由學生自己來完成。這樣,同學們就親身參與了統計調查、統計整理和統計分析的整個過程,熟悉工作程序,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深化對書本知識的理解,效果很好。
三、實踐教學中對教學方法的創新與思考
適宜得當的教學方法,對于統計學教學同樣非常重要,在知識的傳授中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1.同類歸并法
在統計學原理中,有些重要名詞內涵是一致的,但在不同章節卻叫法不一。這種名稱前后不一致、不統一的現象極易使學生混淆,不易理解。把意思相同、內涵一樣的名詞歸納在一起,能有效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如絕對指標、統計絕對數、數量指標、總量指標等。這樣很好地幫助學生理清頭緒,加深了學生對同類名詞的理解,幫助學生學會了靈活運用相關概念。
2.典型案例法
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收集社會經濟生活中的熱門話題及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統計資料,結合教學中的有關章節,有針對性地把抽象概念、原理和公式貫穿其中,精心設計出既有實用性又有現實教育意義的教學案例,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調整后的統計教學活動,是一個師生交流、互動、共同發展學習的過程,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可以充分展示他們的才能。改革后的統計教學,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為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統計活動的機會。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引導學生積極從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統計知識與技能,獲得廣泛的統計活動經驗,最終提高解決統計問題的能力。